首页期刊导航|海峡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

张炳祥

月刊

1006-3765

hxyxbjb@163.com

0591-87663829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海峡药学/Journal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主要报道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与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药品生产、教学、科研、检验和临床药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氧化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陈金星黄雅馨俞昌喜岳荣彩...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脏脂质堆积,进而引起线粒体、内质网和其他氧化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生成增加可引起胰岛素敏感性改变以及脂质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和活性改变,但是氧化应激对NAFLD发病机制的作用尚不清楚.基于上述观点,本文综述了可能导致ROS过度产生的机制以及ROS驱动NAFLD进展的潜在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活性氧内质网线粒体氧化应激脂质代谢

    正交设计优选枣仁安神酒的回流提取工艺

    陈汀朱慧胡芳唐樑...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回流法制备枣仁安神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芒果苷、阿魏酸、甘草苷、斯皮诺素、甘草酸铵5 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和总固体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酒的度数、加酒量及回流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从而优选出制备枣仁安神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确定枣仁安神酒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加10 倍量的60 度白酒,回流提取70 min.3 批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合理、可靠.结论 经筛选出的最佳工艺制备的枣仁安神酒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稳定性好,为该制剂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枣仁安神酒芒果苷阿魏酸斯皮诺素正交实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黄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吴瑞瑞赵志超朱伟伟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系统分析黄芩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挖掘收集黄芩的化学成分,经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半衰期(HL)3 个条件筛选得到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有效成分靶点预测;同时从TTD、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对T2DM的靶点进行检索及筛选;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核心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核心靶点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 3.6.1 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探讨黄芩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机制;应用SYBYL软件对黄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 从黄芩中筛选出29 个化学成分,涉及治疗T2DM的26 个靶点;GO分析结果表明其涉及细胞对缺氧的反应、血压调节、基因表达的昼夜调节等10 个生物过程,涉及血红素结合、药物绑定、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活性等10 个主要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rDNA异染色质、染色质沉默复合物等10 个细胞组成;KEGG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通过AMPK、PPAR、胰岛素抵抗、化学致癌作用等10 个主要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豆甾醇-PIK3CG、β-谷甾醇-ABCG2 表现出较强的结合活性,黄芩素-PIK3CG、β-谷甾醇-PIK3CG、黄芩素-IGF1R、β-谷甾醇-IGF1R、去甲汉黄芩素-IGF1R等表现出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黄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T2DM,为更全面深入地探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黄芩2型糖尿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依达拉奉对氧糖剥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许群萍刘銮妹张敏萍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氧糖剥夺(OGD)激活的BV-2 细胞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BV-2 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OGD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OGD组.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染色等技术检测RAS相关蛋白ATO、ACE、AT1 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OGD组中ATO、ACE、AT1 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依达拉奉干预后ATO、ACE、AT1 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能抑制OGD诱导的BV-2 细胞中RAS相关分子的表达.

    依达拉奉氧糖剥夺BV-2细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门冬氨酸注射液热原与致敏物质研究

    何晓艳周辉扈麟李子珊...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对家兔给药后是否有热原反应及对豚鼠给药后是否有全身过敏反应,评价该品种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设置(0.5 mL·kg-1)和(1.0 mL·kg-1)两组给药剂量,考察18 个生产企业18 批样品对家兔的热原反应;致敏试验参照Chp 2020 年版四部附录1147 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方法,考察18 批样品、原辅料及主要杂质对豚鼠的致敏反应,通过建立高血钾模型,结合豚鼠血钾浓度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对家兔给药后无热原反应,18 批样品及门冬氨酸钾辅料有致敏反应.结论 建议现行标准中热原检查项统一给药剂量(1.0 mL·kg-1);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导致豚鼠发生的过敏症状为高钾血症所致,提示用该品种进行治疗时应关注血钾浓度.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热原致敏

    中药黑骨藤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王语欣李劲松韩凌飞乔洲...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中药黑骨藤HPLC-ELSD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通用型ELSD检测器建立17 个不同产地的黑骨藤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黑骨藤中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药材质量.结果 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4 个共有峰,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共鉴定了58 个化合物.除2 批广西产地黑骨藤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663 和0.826,其他15 批产地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9 以上.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互相印证.结论 黑骨藤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该药材的真伪鉴别、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黑骨藤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质量控制

    基于矿物元素的阿胶和驴骨胶鉴别研究

    张金聚马恩耀周劲松马志国...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阿胶和驴骨胶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差异,寻找可鉴别阿胶和驴骨胶的特征性指标.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对阿胶、驴骨胶、混合胶中的Ca、P、Mg、Zn、Fe、Cu、Al、Sr元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及Mann-Whitney检验对阿胶和驴骨胶中元素含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阿胶和驴骨胶明显区分;Ca、Cu、Sr、P、Mg、Fe是造成阿胶和驴骨胶差异的主要元素;驴骨胶和混合胶中P元素和Cu元素含量的比值(P/Cu)高于阿胶.结论 P/Cu值可作为鉴别阿胶和驴骨胶的特征性指标,本研究可为阿胶中驴源性杂质的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阿胶驴骨胶无机元素ICP-MS主成分分析

    荆芥穗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研究

    彭双鑫何仕伟邢若彤刘信丹...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而利用优化的提取工艺提取、测定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完善荆芥穗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每个因素的3个较优水平,在此基础上,设计3 因素3 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优提取工艺,最后以最优提取工艺对10 批荆芥穗药材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含量测定.结果 荆芥穗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80℃.10 批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5.82 mg·g-1.结论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荆芥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分析了10 批荆芥穗药材的总黄酮含量,初步拟定荆芥穗药材总黄酮含量的限度标准为不得少于4.0 mg·g-1.

    荆芥穗总黄酮提取工艺含量测定限度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热感冒颗粒中的6种黄酮类成分

    林丽清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清热感冒颗粒中6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0.4%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 6 种黄酮类成分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5.4%~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0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清热感冒颗粒中6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为清热感冒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清热感冒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黄酮类成分

    执业药师培训案例库的构建及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李乐邓喜玲秦冬梅王恒...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效性等原则,构建执业药师培训课程案例库,并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实践两个学期,通过学生评价,学生成绩等指标评价教学改革效果.结果 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启发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综合素养.结论 案例教学法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执业药师案例库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