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许晖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是培养学生具备创造性的劳动技能和扎实的技术素养的必然之路,是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协同教育必要性的探索,进一步理清协同育人的逻辑关系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融通路径,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品质观,并能为培养具有职业技能和劳动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协同育人

    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框架体系构建

    李锦堂
    3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育人是党和国家对应用型高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新命题.第二课堂是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系统化、规范化、课程化的特征.第二课堂存在系统化不强、活动分散化,规范化不足、活动无序化,课程化不够、活动低层次等问题.通过革新问题,构建以目标体系为导向、以内容体系为核心、以运行体系为支撑、以评价保障体系为基础的第二课堂"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框架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实践育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

    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策略研究

    夏晶晶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入职青年教师在积极性、创新意识和职业发展需求方面的特点,和面临的专业经验不足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培养和发展策略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青年教师在适应高校环境和提升专业能力方面的困难.具体对策包括建立结构化的导师制度、加强初始教育和入职培训、建立同行支持和交流网络,以及为青年教师提供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参与研究项目和提供持续教育机会.这些策略不仅促进了新教师的个人和专业发展,也为高校培养高质量教育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师培养职业发展教育策略

    探究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与"五育"的关系

    朱丹宁
    38-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内涵以及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五育"的侧重点展开论述,并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与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阐述,希望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真正培养出我国社会发展急需的优质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五育"道德意识实践能力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协同育人路径

    黄乐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推广,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本研究旨在探索"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与班导师如何协同育人,实现教学、教育和教辅的有机融合,并揭示了辅导员与班导师在课程与活动设计、信息交流与反馈以及家校合作中的协同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三全育人"在高校中的深入实施.

    "三全育人"辅导员班导师协同育人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

    程燕方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社会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也面临着新的任务.本文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成果内容,以期为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利参考.

    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路径

    基于劳模精神指引下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路径研究

    周佳佳
    46-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确的劳动观是指导大学生行为的依据,直接反映着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今大学生面临劳动共情能力差、劳动观的功利化现象严重、体力劳动意识淡薄、脑力劳动能力缺乏等诸多问题.在劳模精神的指引之下,大学生要对标劳动模范群体品格特质,学到、悟到、实践到.本文以"劳模精神"为指引,分析劳动模范身上正确的劳动观,从而指导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通过学习、探索、实践等途径成为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劳模精神劳动模范劳动观劳动教育

    以劳动教育实现"五育融合"的路径探析

    周维浩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融合"是全面育人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劳动教育的回归和全面落实,教育现状已然实现从"五育不全"到"五育并举"的转变,但"五育断裂"问题仍存在.因此,当前要把握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其综合育人的独特作用,推进和实现"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新转变,使"五育"之间相互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即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增加劳育的内容和在劳育中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方式,才能有效地解决"五育断裂"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五育断裂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基于正念训练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研究

    王远王彦君
    52-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念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生活幸福感,促使大学生能够有效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与各种挑战.本文将基于正念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分析,探究正念训练在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用意义,充分结合基于正念训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计,提出部分理论性的正念训练教育参考建议,保证正念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前瞻性.

    正念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泛偶像"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困境与路径研究

    张晓艳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偶像的传播呈去中心化特征,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媒体空间进行自我推广而可能成为"网红"或偶像,出现了"泛偶像化"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当代大学生选错偶像的风险,甚至部分学生开始效仿一些低俗、肤浅的"网红",使得其价值观、自我认知产生了扭曲.在"泛偶像"时代,各类媒介载体对偶像流水线式的生产、宣传和炒作,给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了诸多困境.因此,政府应强化监督管理,降低公众偶像示范行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高校则应发挥家校协同引导教育作用,重视理性引导,同时还应开展"榜样+偶像"教育,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泛偶像"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困境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