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蒋炳武

双月刊

2095-2694

jnccmc@sina.com.cn,xb5938@126.com

0315-3725938

063000

中国唐山建设南路57号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高级医学学术期刊,以报道医学各学科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医学教育、卫生管理等人文科学。主要栏目有论著与综述、临床经验、中医中药、技术方法、临床护理、研究简报、教育教学、卫生经济与管理,内容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和医学教育、医院(卫生管理)诸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活性成分在改善矽肺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中的潜在机制

    王永恒赵玉涵刘义民胡佳浩...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并预测可能的中药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R软件分析GSE30180 数据集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自FerrDb 平台获取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取二者交集.通过 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利用Cytoscape软件进一步筛选 Hub 基因,利用Coremine数据库预测与上述关键基因相关的中药,并通过TCMSP数据库确定其活性成分.结果 本研究确定了 10 个矽肺纤维化过程中与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相关的DEGs,其中IL-6、PTGS2、EGR1 为核心基因.本研究预测了 16 种与 3 个核心基因密切相关的可能治疗矽肺纤维化的中药,包括丹参、柴胡、鸦胆子、黄莲等,分子对接分析显示关键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 3 个核心基因有交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在矽肺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中药治疗策略.

    矽肺铁死亡生物信息学

    螺旋CT能谱成像对结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李泽茂冯莉王星稳周伟...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CT能谱成像技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化程度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 2019 年 9 月~2022 年 12 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经术前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 82 例.依据结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中高分化组(62 例)和低分化组(20 例).采用GE Revolu-tion 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能谱成像扫描,测量并记录动、静脉期病灶 40~140kev 单能量 CT 值、碘基值(IC)、水基值(WC)以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计算标准化碘基值(NIC)和能谱曲线斜率(λ).结果 动脉期:低分化组 40~140kev单能量 CT 值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结直肠癌 IC、NIC、λ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静脉期:低分化组 40~130kev单能量 CT值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结直肠癌IC、NIC、λ、Eff-Z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相比于动脉期,静脉期 40~90kev单能量CT值及能谱参数IC+NIC+λ+Eff-Z 联合预测结直肠癌不同分化程度的效能较好,其AUC为 0.943.结论 能谱CT成像可以在术前较好的预测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为临床医师提供影像学依据.

    结直肠癌分化程度能谱成像单能量CT值

    G-CSF、PLGF和PTX3在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分析

    吕民英付晓梅齐莎莎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血清正五聚蛋白 3(PTX3)在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 年 1 月~2023 年 3 月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按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 修订)》标准,分为轻症组(46 例)和重症组(64 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志愿者 11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G-CSF、PLGF 和 PTX3 进行比较.进一步比较轻症组及重症组患儿之间的FVC、FEV1、FEV1%、G-CSF、PLGF 和 PTX3 差异.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FEV1、FEV1%、FVC与G-CSF、PLGF、PTX3 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 FEV1、FEV1%、FVC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重症组患儿的 FEV1、FEV1%、FVC 均显著低于轻症组(P<0.001);观察组患儿PTX3、G-CS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GF低于对照组(P<0.001);重症组患儿 PTX3、G-CSF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LGF低于轻症组(P<0.001);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 FEV1、FEV1%、FVC 与PTX3、G-CSF呈负相关,与PLGF呈正相关.结论 G-CSF、PLGF和PTX3 在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与肺通气功能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判定以及治疗效果分析的重要参考.

    肺炎肺功能G-CSFPLGFPTX3

    益气固肺祛风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王楠王改丽柴亚斐陈团营...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固肺祛风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 3 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 112 例 AR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6 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使用益气固肺祛风方+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因子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64%vs 78.57%,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 CD3+、CD4+水平及CD3+/CD4+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随访 2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6.07%vs 32.14%,P<0.05).结论 小儿 AR给予益气固肺祛风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较单独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及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布地奈德益气固肺祛风方小儿变应性鼻炎

    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吴利兵曹勇庒华厉波...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 管患者尿路感染(UTI)临床预测模型,提高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治能力.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2022 年 7 月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留置双J 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历筛选最终入组研究对象共 137 例,将尿路感染患者纳入 UTI 组,未发生尿路感染者纳入非UTI组.对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双J 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史、术前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UNT)、手术时间、双J 管侧别、合并肾功能不全情况进行统计,采用 R-studio 4.0.2软件的"RMS"函数包完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绘制,模型及单因素对双J 管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 UTI组与非 UTI 组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双J 管侧别、合并肾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I 组双J 管留置时间、术前COUNT评分、尿路感染史比例均高于非UT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双J 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史、术前COUNT评分均为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 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Bootstrap 法对预测模型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6.753,P =0.32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ROC分析结果显示,双J 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史、术前COUNT评分预测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93、0.747、0.750,3 个单因素联合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术后尿路感染的AUC为 0.925,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 基于双J 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史、术前COUNT评分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泌尿系统术后留置双J 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在早期识别尿路感染高风险人群.

    泌尿系统手术双J尿路感染预测模型列线图

    血清CEA、CA19-9、β2-MG表达与膀胱癌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相关分析

    王爽王丹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 199(CA19-9)、β2 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膀胱癌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4 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 98 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52 例)和化疗无效组(46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CEA、CA19-9、β2-MG水平,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 化疗有效组血清 CEA、CA19-9、β2-MG水平均低于化疗无效组(P<0.001).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CEA水平是影响化疗效果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表达者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血清 CA19-9、β2-MG水平也与化疗效果相关,但不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CEA水平是预测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重要指标,建议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血清CEA、CA19-9、β2-MG检测,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膀胱癌吡柔比星CEACA19-9β2-MG生存分析

    金银花多糖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祁冰洁刘金林刘慧娟刘婷婷...
    123-128,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银花多糖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方法 三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设为空白对照组和金银花多糖干预A组、B组、C组、D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金银花多糖干预各组分别加入浓度为 200 mg/mL、400 mg/mL、600 mg/mL、800 mg/mL的金银花多糖 20 μL.24h、48h后,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cl-2、Bax mRNA表达情况.结果 金银花多糖干预组的增殖率、迁移距离、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凋亡率、Bax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金银花多糖浓度越高,增殖率、迁移距离、Bcl-2 mRNA 的表达水平越低,凋亡率、Bax 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P<0.05).金银花多糖干预组 48h 时的增殖率、Bcl-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24 h;凋亡率、Bax mRNA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24h(P<0.05).结论 金银花多糖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凋亡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对Bcl-2/Bax凋亡途径的调节密切相关.

    金银花多糖三阴性乳腺癌增殖凋亡迁移生物学行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

    马月香吕磊吕晓曼王瑞鑫...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结核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TCMSP)获取参苓白术散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筛选肺结核疾病的相关靶点,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基因;采用 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利用Cytoscape 3.8.0 软件得到"疾病-靶点-有效成分"网络图;将有效作用靶点导入Metascape数据库和微生信平台进行GO 和KEGG富集可视化分析;运用Maestro 12.9 软件将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 189 个活性成分、365 个蛋白靶点,其中 151 个作用靶点可能与治疗肺结核有关.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和菊黄素为Degree值排名前 5 的活性成分;PTGS2、AR、NOS2、MAPK14 和ADRB2 为关键基因,并且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基因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本研究初步预测了方剂参苓白术散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肺结核,为今后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参苓白术散肺结核分子对接作用靶点

    tDCS联合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侯兵王金芝赵越王睿月...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经 tDCS 联合 MT 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3 年 1 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使用 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主要结局指标:Fugl-Meyer 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MA-UL)评分和改良Barthel 指数量表(MB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盒子积木测试(BBT)评分.结果 共纳入 7 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 379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 tDCS 组相比,联合组 FMA-UL 评分[MD=5.17,95%CI(3.80,6.54)]和MBI评分[MD=6.71,95%CI(4.61,8.80)]均显著提高;与单独 MT 组相比,联合组FMA-UL评分[MD=6.72,95%CI(3.67,9.76)]、MBI 评分[MD=17.91,95%CI(2.49,33.33)]及BBT评分[MD=9.52,95%CI(3.30,15.74)]均显著提高.结论 相较于单独使用 tDCS 或 MT,tDCS联合MT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更显著.

    经颅直流电刺激镜像疗法脑卒中Meta分析

    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行为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周鹤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行为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血压、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于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56 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8 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本干预,观察组在基本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知-信-行理念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行为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 24 周后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依从性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酐异常、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提升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行为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并维持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值得使用推广.

    人性化护理高血压并发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