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冶金
河北冶金

褚建东

月刊

1006-5008

hbyj@chinajournal.net.cn

0311-87930065 85671316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跃进路167号

河北冶金/Journal Hebei Metallur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废钢检验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马飞跃
    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废钢的综合利用尤为重要.而废钢质量的好坏和成本高低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故国家标准《GB/T 39733-2020再生钢铁原料》对废钢的质量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放射性污染物、爆炸性物品、危险废物、夹杂物、化学成分、锈蚀和镀层方面分析了废钢检验的现状,并对废钢检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通道式放射性检测装置对进厂废钢进行初检非常有必要;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与技术规范有待完善,鉴别程序可操作性不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可对废钢成分进行快速测量,相关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较满意;基于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废钢锈层识别算法,可准确识别训练集和预测集的废钢锈层.加强废钢检验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按化学成分对废钢进行精细分类的研发力度,尤其是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废钢成分进行在线、快速、准确、定量分析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废钢检验化学成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镀层

    大热输入条件下氮含量对低碳Mo-V-Ti-B微合金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

    洪君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leeble研究了大热输入条件下,氮含量对低碳Mo-V-Ti-B微合金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kJ/cm热输入条件下,85 N、110 N和144 N试验钢粗晶热影响区-20 ℃冲击功分别为186 J、97 J和57 J.随着试验钢中氮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粗晶热影响区冲击功逐渐降低.当氮含量从85 ppm增加至110 ppm时,低碳Mo-V-Ti-B微合金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组织由块状铁素体+大量针状铁素体转变为块状铁素体+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发生粗化,故粗晶热影响区冲击功降低.当氮含量从110 ppm进一步增加至144 ppm时,粗晶热影响区组织由块状铁素体+少量的针状铁素体转变为块状铁素体+珠光体,虽然块状铁素体晶粒发生细化,但是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中的"硬相"珠光体的含量增加,并且珠光体尺寸较大,在冲击试样变形过程中"硬相"珠光体与基体形变不协调,从而导致裂纹的萌生,造成冲击功进一步下降.

    氮含量大热输入焊接粗晶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珠光体

    高钒喷射成形高速钢HSF680钢锭组织的研究

    辛栋梅杜文华张海军默雄...
    10-1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喷射成形的原理是将熔融金属或合金在惰性气氛中雾化为细小固态、半固态或液态熔体射流,直接喷射到较冷的衬底表面上,熔滴在沉积器表面附着、堆积、铺展、融合、固结而形成沉积坯件.通过喷射成形工艺生产了 HSF680高速钢钢锭,并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及直读光谱仪对退火处理后钢锭组织、成分进行了检测.对比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成分差异和微观组织差异、不同位置的体密度和气体含量.结果表明:HSF680钢锭从边缘到中心成分偏析较小,其中碳元素相差0.009%,钒元素成分偏析控制在0.015%以内;钢锭平均体密度为7.21 g/cm3,基本接近理论密度;组织均匀细小,为MC先共晶碳化物和铁素体;受冷却因素的影响,MC碳化物的尺寸从边缘到中心为5.8μm-7.1 μm-9.0 μm-9.7 μm;MC碳化物钒元素的成分从49.76%到60.25%不等;氧含量小于25 ppm,夹杂物为DS1级,满足国标要求.

    喷射成形高速钢HSF680体密度夹杂物

    平整机组暗纹缺陷形成机理

    夏铮宋志明郭晓萌张诚...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某双机架平整机组生产过程中带钢出现的暗纹缺陷,分析了暗纹缺陷的宏观形貌,推断出暗纹形成的原因为平整轧制过程中金属流动受阻,并对比机组在湿平整改造之后的暗纹缺陷消失情况,进一步证实了推断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平整过程中带钢的整体受力情况分析,确定了影响暗纹生成的主要作用力为平整轧制力和带钢与工作辊的摩擦力.针对平整过程中辊系和带钢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分别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带钢出口厚度模型和金属塑性变形模型,进一步确定了通过联立模型求解轧制力沿带钢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根据平整过程中轧制力计算模型给出了摩擦系数的反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半无限平面假设分析带钢暗纹的受力模型,并考虑带钢平整过程中受到的垂直集中力和水平集中力,给出了暗纹判定标准并命名为暗纹指数.最后,选取典型规格生产带钢的生产工艺进行计算,确定了不同取样厚度下的暗纹指数,分析了取样厚度与暗纹缺陷发生的关系.

    平整机组暗纹轧制力受力模型摩擦力

    不同卷取温度对Q550D组织性能的影响

    邢天庆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不同卷取温度工艺参数下生产的6.0 mm规格Q550D热卷进行热轧组织性能对比,分析了卷取温度对Q550D热轧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学成分、加热制度、层流冷却模式下,采用较高的卷取温度620 ℃时,可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平均粒径4.98 μm,晶粒度12级,钢的抗拉强度为683 MPa,冲击功为62.7J,均为最低值,但延伸率为24%,塑性最高;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组织中开始产生细小弥散的贝氏体,使得钢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低温冲击韧性,但塑性有所下降;当卷取温度降到300 ℃时,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的M/A岛,平均粒径约5.58 μm,晶粒度12级,钢的抗拉强度为731 MPa,冲击功为106.4 J,塑性明显降低,断后延伸率低于国标下限.实际生产Q550D的过程中,应在保持钢板较高晶粒度的前提下,控制珠光体或贝氏体组织的析出,以满足Q550D综合性能的要求,过低的卷取温度不利于钢板综合性能的控制.

    卷取温度Q550D贝氏体层流冷却冲击功

    1 250m3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分析与控制

    邓超群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罗源闽光1 25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并总结了炉况的恢复过程和实际效果.认为高炉频繁加减风调整产能,慢风率高,外购焦炭质量不佳,烧结矿碱度和亚铁波动幅度大,Al2O3含量高,入炉铅、锌含量高排出率低等原因,造成了高炉炉缸不活、堆积,进而导致炉况失常难以恢复、产量低、消耗高,频繁烧小套.通过改善入炉焦炭的质量,停用高硫焦,降低入炉锌负荷,稳定烧结矿的碱度和亚铁含量,并降低Al2O3含量,调整下部送风制度,堵风口,改善炉缸初始煤气流分布,调整上部装料制度,发展边缘和中心两道气流,保证顺行,降低炉渣碱度,搭配大剂量的锰矿、萤石热洗,炉前增加铁次、换大钻头开口等措施,高炉炉况逐步恢复,炉缸中心温度逐步上升至正常水平,高炉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

    高炉炉缸堆积碱度洗炉

    GCr15轴承钢加热制度分析

    孙帅奇黄博远叩志飞黄磊...
    27-3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河钢集团石钢公司GCr15轴承钢加热制度,进而提高其轴承钢盘条产品质量,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和酸侵腐蚀方法(低倍检测)对GCr15轴承钢铸坯芯部碳偏析情况进行了检测;利用ANSYS软件中瞬态热分析(Transient Thermal)单元分析了 GCr15轴承钢铸坯加热过程温度场;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中DICTRA模块对加热过程中碳元素的扩散距离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铸坯芯部碳偏析区半径约为22.7 mm、偏析区最大碳含量为1.26 wt%;该碳偏析条件下,只有当偏析区加热温度达到1 200℃,有效加热时间大于480 min时,铸坯芯部碳偏析才能扩散均匀,而石钢现行的加热制度下,芯部有效加热时间仅为190 min,不能满足加热保温过程中铸坯碳偏析扩散均匀的要求.同时ANSYS软件计算结果显示,在加热过程中均热段保温时间大于660 min,铸坯芯部碳偏析区有效加热时间才能达到480 min以上.该研究成果对高品质轴承钢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Cr15加热制度EPMADICTRA碳偏析区宽度数值模拟

    电炉喷吹石灰粉高效脱磷工艺实践

    叶飞来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磷是炼钢工艺的核心问题之一.电炉冶炼过程的脱磷主要是通过强化传质扩散,促进炉渣-钢液界面处磷的氧化.山钢莱芜分公司50 t电炉主要生产优特钢,多数钢种要求磷含量小于0.020%,部分钢种要求磷含量不大于0.010%,电炉脱磷任务重,生产过程存在多次补加石灰,影响生产效率.针对补加石灰脱磷造成的温降大冶炼时间长,难以满足电炉高效冶炼低磷钢的问题,通过在电炉平台上增设喷吹石灰粉装置,向喷粉罐内加入袋装散装石灰粉,在电炉冶炼前期,炉内温度1 470~1 500 ℃、低氧模式下,将粒径为0~10 mm石灰粉喷入电炉内,提高冶炼前期脱磷效率;喷粉结束后,调整供氧量至5 000~5 500 Nm3/h,搅拌进行脱磷,实现了高效脱磷.42CrMoA和22CrMoH钢冶炼实践结果表明:熔清后磷含量降低了 0.007 3%~0.007 5%,石灰消耗降低了 7.3~8.0 kg/t钢,平均冶炼周期缩短了4.2~4.6 min,取得了良好的冶炼效果.

    电炉石灰粉喷吹装置脱磷冶炼周期

    直接轧制中连铸坯输送节奏衔接的优化

    柳晓辉王欣艾志明李超...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运筹学中的排队理论,建立了方坯直轧系统中连铸坯排队模型,并对唐钢公司长材事业部方坯-棒材直轧系统分析优化,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当连铸机拉速为3.8 m/min,连铸坯定尺为11.9 m时,4流生产只能满足Φ 12 mm热轧带肋钢筋的轧制节奏,5流生产可以满足所有规格轧制节奏;拉速一定时,铸坯的最大等待时间随定尺的增大而增大,但生产中一般采用调整拉速来改变连铸坯平均等待时间,而非通过调整连铸坯定尺来实现;连铸坯输送过程,空冷到最低开轧温度所经历的时间应小于连铸坯的最大等待时间,此时直轧产线铸坯的直轧率最高;根据铸-轧通钢量相等的原则计算,方坯直轧应该采用少流数、高拉速,短定尺来组织生产,使铸-轧产能匹配同时减少直轧铸坯的头尾温差,降低生产事故风险;方坯直轧系统的主要问题是连铸坯剪切顺序、钢-轧节奏匹配问题、连铸坯的最大等待时间等3项核心问题.

    直轧排队论铸-轧界面拉速铸坯定尺等待时间

    汽车板切边质量控制与改善

    张红波俞学成吴耐付光...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量是钢铁企业的生存之本,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高级别镀锌汽车板来说,表面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质量控制是汽车板生产的重中之重.高等级汽车板在经过连退或者镀锌热处理后需进行圆盘剪切边处理,以保证带钢达到客户的尺寸要求,良好的切边质量是客户稳定使用的保证.切边不良缺陷是汽车板生产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缺陷,需对容易造成切边不良缺陷的点位进行重点分析治理,并制定一系列缺陷预防与控制的措施,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常见的切边不良缺陷主要由圆盘剪工艺参数不良、去毛刺辊效果不佳等原因造成.为提高圆盘剪切边质量及运行稳定性,对剪切过程中的亮印、划伤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改善,通过优化剪刃切边参数、强化剪刃装配精度、匹配剪刃使用310、318 mm肖氏80度的5 mm倒直角上下压环、选用辊面直径为1 000 mm的去毛刺辊等措施,汽车板的边部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切边不良率降低至0.5%以下.

    汽车板切边质量圆盘剪刀头压环去毛刺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