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炎调方调控LncRNA-Miat对急性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作用

    郑佳萍王倩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调方调控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Miat)对急性脓毒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急性脓毒症患者 10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炎调方,2 组均连续治疗 10 d.观察组 6 例因意识改变或昏迷无法口服中药退出研究,为保持例数一致,对照组剔除 6 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 48 例进入研究.统计 2 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LncRNA-Miat、磷脂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表达水平、免疫功能[核因子κB(NF-κB)mRNA、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mRNA、白介素-1β(IL-1β)、IL-18]、肠道微生态(乳酸杆菌、肠杆菌、葡萄球菌)、28 d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3.33%(40/48)高于对照组62.50%(30/48),观察组发热、口渴饮冷、汗出、气喘、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EN、LncRNA-Miat、NF-κB、NLRP3 mRNA、IL-1β、IL-18、葡萄球菌、肠杆菌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PACHEⅡ、SOFA较低(P<0.05);2 组28d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炎调方治疗急性脓毒症患者,可有效调控LncRNA-Miat表达,改善患者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机体免疫,缓解临床病症,促进病情好转.

    炎调方LncRNA-Miat急性脓毒症肠道微生态免疫功能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TRIM14和HOXB7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鲁诚章茜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结构域蛋白 14(TRIM14)、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行手术治疗的OSCC患者 148 例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中TRIM14、HOXB7 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OSCC患者癌组织TRIM14、HOXB7 表达水平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COX回归分析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OSCC癌组织TRIM14、HOXB7 高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OSCC癌组织TRIM14、HOXB7表达与肿瘤T分期、M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分化程度相关(P<0.05).OSCC患者 5 年生存率为 49.32%(73/148),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 TRIM14、HOXB7 高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 TRIM14、HOXB7 低表达患者(χ2 = 14.480、24.841,P<0.001).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T3-T4 分期、M1 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癌组织TRIM14、HOXB7 高表达均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SCC患者癌组织TRIM14 与HOXB7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 5 年生存预后明显相关.

    三结构域蛋白14同源异型盒基因B7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川楝素调节Notch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郑勇何凯吕磊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川楝素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癌细胞 8505C,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川楝素对 8505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 8505C细胞分为对照组、川楝素-L、M、H组、川楝素+DAPT(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组;EDU法检测 8505C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 8505C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RT-PCR检测不同 8505C细胞组Notch1、HES1、HEY1、Ki67、MMP-2 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不同8505C细胞组Notch1、HES1、HEY1、Ki67、MMP-2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川楝素-L、M、H组8505C细胞EDU阳性细胞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Ki67、MMP-2 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均显著性降低,Notch1、HES1、HEY1 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川楝素-H组相比,川楝素+DAPT组EDU阳性细胞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Ki67、MMP-2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Notch1、HES1、HEY1 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川楝素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 8505C增殖、迁移和侵袭.

    川楝素Notch信号通路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松萝酸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马海龙李璐姜洁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松萝酸调节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 50 只SD健康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松萝酸低剂量组(25 mg/kg)、松萝酸高剂量组(100 mg/kg)和RU.521 组(cGAS抑制剂,5 mg/kg),每组 10 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再灌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NBT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cGAS mRNA、STING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ax、Bcl-2、Caspase-3、cGAS、STING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形态正常,凋亡率较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受损严重、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血清 CKMB、TNF-α、IL-6 水平、MDA 水平、cGAS mRNA、STING mRNA表达水平、Bax、Caspase-3、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CAT、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松萝酸低、高剂量组和RU.521 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血清CKMB、TNF-α、IL-6水平、MDA、cGAS mRNA、STING mRNA表达水平、Bax、Caspase-3、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组织SOD、CAT、Bcl-2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RU.521 组各项指标与松萝酸高剂量组几乎相当.结论 松萝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实现的.

    松萝酸cGAS-STING信号通路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

    TP53INP1介导TGF-β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广雨龙杨扬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蛋白 53 诱导的核蛋白 1(TP53INP1)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膀胱癌切除术的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 40 例,检测TP53INP1、TGF-β1 表达量.膀胱癌细胞传代培养后分为TP53INP1-NC组、TP53INP1 组、TGF-β1-NC组、TGF-β1 组、TP53INP1+anti-TGF-β1-NC组、TP53INP1+anti-TGF-β1 组.分析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情况.结果 与癌组织比较,癌旁组织TP53INP1、TGF-β1 表达量较低(P<0.05).与TP53INP1-NC组比较,TP53INP1 组TP53INP1、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量、凋亡率水平较高,增殖率、细胞迁移数水平、B淋巴细胞瘤 2 基因(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量较低(P<0.05).与TGF-β1-NC组比较,TGF-β1 组TGF-β1、Bax、Caspase-3、E-cadherin表达量、凋亡率水平较高,增殖率、细胞迁移数水平、Bcl-2、MMP-2、MMP-9 表达量较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显示,与TGF-β1-NC组比较,TGF-β1 组WT-TP53INP1 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对MUT-TP53INP1 荧光素酶活性影响较小(P>0.05).与TP53INP1+anti-TGF-β1-NC组比较,TP53INP1+anti-TGF-β1 组TGF-β1、Bax、Caspase-3、E-cadherin表达量、凋亡率水平较低(P<0.05),增殖率、细胞迁移数水平、Bcl-2、MMP-2、MMP-9 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 TP53INP1 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TGF-β1 而参与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为膀胱癌诊治提供了新方向.

    肿瘤蛋白53诱导的核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膀胱癌增殖迁移

    红景天苷调节Nrf2/ARE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韩婕智勇
    30-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调节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神经元细胞HT22 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红景天苷低剂量(20 μmol/L)组、红景天苷高剂量(40 μmol/L)组、红景天苷(40 μmol/L)+ML385(Nrf2 抑制剂,1 μmol/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细胞均进行OGD/R诱导.通过MTT和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铁试剂盒检测细胞内铁浓度;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GPX4、SOD、MDA、ROS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PX4、COX2、ACSL4 及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被破坏,线粒体缩小,嵴消失,外膜破裂,细胞活力和增殖率、GPX4、SOD活性、Nrf2、HO-1、GPX4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Fe2+浓度、MDA、ROS活性、COX2、ACSL4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低、高剂量组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GPX4、SOD活性、Nrf2、HO-1、GPX4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Fe2+浓度、MDA、ROS活性、COX2、ACSL4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高剂量组比较,红景天苷+ML385 组显著逆转了上述指标变化.结论 红景天苷能够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OGD/R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

    红景天苷Nrf2/ARE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元铁死亡

    CHF患者CRP/Alb、PDGF、BUN/Cr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宋鑫先本婧刘峥嵘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水平变化,并分析各指标预测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效能.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3 月收治的109 例CHF患者,根据1 年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26 例)和存活组(83 例).比较 2 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临床用药]、CRP/Alb、PDGF、BUN/Cr水平,分析CRP/Alb、PDGF、BUN/Cr水平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CHF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价值,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 CRP/Alb、PDGF、BUN/Cr水平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BNP高于存活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 CRP/Alb、PDGF、BUN/Cr高于存活组(P<0.05);CHF患者CRP/Alb与PDGF、BUN/Cr呈正相关,PDGF与BUN/Cr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了NYHA心功能分级等混杂因素后,CRP/Alb、PDGF、BUN/Cr仍是CHF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CRP/Alb、PDGF、BUN/Cr预测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ROC下面积(AUC)分别为 0.712、0.801、0.738,三者联合时的AUC为 0.911(P<0.05);CRP/Alb、PDGF、BUN/Cr高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 CRP/Alb、PDGF、BUN/Cr与CHF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病情转归的一个方案,为临床评估预后、治疗等提供参考依据.

    CRP/AlbPDGFBUN/Cr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

    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冠心病患者血清Irisin和Nrg4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孙嘉林苏晓灵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Irisin和Nrg4 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65 例,依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A组64 例,B组123 例,C组 78 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按照1∶1匹配后每组58 例,探讨血清Irisin和Nrg4 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Irisin和Nrg4 与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65),中度组(n=59)和重度组(n=50),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清Irisin和Nrg4 与子痫前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二者的交互作用.结果 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冠心病患者在平均收缩压、糖尿病、LP-PLA2、Irisin和Nrg4 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risin和Nrg4 与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均呈负相关(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Irisin和Nrg4 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 OR分别为 0.235(95%CI:0.078~0.724,P<0.05)和 0.176(95%CI:0.025~0.260,P<0.05),Irisin和Nrg4 是保护因素(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isin和Nrg4 存在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血清Irisin和Nrg4 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负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

    血压昼夜节律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sKlotho、OPN水平与1型糖尿病儿童糖代谢紊乱及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王琦邢晓婧杨丽微
    44-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1 型糖尿病(T1DM)儿童血清分泌型Klotho(sKlotho)、骨桥蛋白(OPN)水平与糖代谢紊乱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诊治T1DM患儿 116 例为研究对象(TIDM组),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 36 例和无并发症组 80 例.另选择同期拟行择期手术的 60 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sKlotho、OPN水平.Pearson分析T1DM患儿血清sKlotho、OPN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IDM儿童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Klotho、OPN对TIDM儿童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T1DM组血清s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41,P=0.000).T1DM组血清O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9,P=0.000).并发症组血清sKlotho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而OPN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DM 患儿血清sKlotho与FPG、FINS、HOMA-IR、HbA1c呈显著负相关,血清OPN与FPG、FINS、HOMA-IR、HbA1c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sKlotho是影响T1DM 患儿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PN是影响T1DM 患儿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Klotho、OPN二者联合诊断T1DM患儿并发微血管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 0.850,大于两指标单独检测0.778、0.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83、4.349,P均<0.001).结论 T1DM患儿血清sKlotho降低,OPN升高,两者与T1DM患儿糖代谢紊乱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评估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1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代谢Klotho骨桥蛋白

    血Fib、TNI、TnT及Lp-PLA2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邓莹沈丽娟储云鹏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纤维蛋白原(Fib)、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 T(TnT)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0 至 2021 年诊治的AMI患者 122 例作为研究组,入院后第 3 个月按照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AMI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发生MACE)39 例和预后良好组(未发生MACE)83 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4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血Fib、TNI、TnT及Lp-PLA2 水平,并分析血Fib、TNI、TnT及Lp-PLA2 对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Fib、TNI、TnT、Lp-PLA2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Fib、TNI、TnT、Lp-PLA2 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Fib、TNI、TnT、Lp-PLA2、四者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26、0.816、0.878,0.947、0.947,在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Fib为 56.4%、100%,TNI为 51.3%、100%,TnT为 51.3%、100%,Lp-PLA2 为 76.9%、84.3%,四者联合为 82.1%、100%.结论 AMI患者血Fib、TNI、TnT及Lp-PLA2 水平呈高表达,且预后不良血Fib、TNI、TnT及Lp-PLA2 水平越高;血Fib、TNI、TnT及Lp-PLA2 四者联合对AMI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血纤维蛋白原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急性心肌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