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照顾者共同决策家庭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陆怡吉彭纪芳于跃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照顾者共同决策家庭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营养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 86 例,依据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照顾者共同决策家庭营养支持.比较 2 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睡眠情况、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心理情况.结果 2 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干预前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2 组PA、ALB、Hb、TRF、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比术前上升且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2 组 SAS、SDS、PSQI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进行照顾者共同决策家庭营养支持,营养状况改善明显,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照顾者共同决策家庭营养支持食管癌术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

    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入量管理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杨苏霞李丹农梅君张梦君...
    95-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入量管理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分娩的初产妇 100 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量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理论的产程入量管理方案,均进行经阴道自然分娩.比较 2 组产程时间、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产妇舒适度评分、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 2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而产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 1 min、产后 5 min 和产后 10 min 的阿普加(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入量管理方案可显著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提高产妇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初产妇分娩结局入量管理方案奥马哈理论产程时间新生儿健康状况

    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赵金凤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94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较 2 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2 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偏(P<0.05).2 组干预后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日常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7.87%高于对照组的 76.60%(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肢体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脑梗死偏瘫吸氧良肢位摆放肢体功能日常运动能力

    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孙洪敏赵静张爱菊
    102-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5 月至2022 年2 月接诊的呼吸衰竭患者 100 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急诊急救工作流程管理,如病情评估、给氧、用药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优化急救工作流程,比较 2 组患者的急救意外事故发生率、急救出错率及急救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观察组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2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急救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 以及FEV1/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及急救出错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来说,优化院前急救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急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降低急救出错率和意外事故发生率,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急救效果和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呼吸衰竭优化急救流程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存活率

    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心理应激状况及对产后子宫复旧进程的影响

    王晓红蒋小慧崔红梅刘亚利...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心理应激状况及对产后子宫复旧进程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21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进行剖宫产分娩的 127 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评估心理应激状况[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CL-90)],出院时、剖宫产术后 42d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心理应激状况对产后子宫复旧进程的影响.结果 127 例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心理应激整体呈中低水平,剖宫产后宫底下降指数为15.74%~25.50%,平均(20.62±1.75)%;不同年龄、体重指数、产次、重度子痫前期、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心理应激状况宫底下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方程:Y=22.135-0.957×1+0.806×3-0.721×5-0.933×7,结果显示,年龄≥35 岁、经产妇、人工喂养、存在心理应激是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后子宫复旧进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心理应激状况会影响产后子宫复旧进程,临床上应加强对子痫前期患者产前的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应激水平,促进产后子宫复旧.

    子痫前期剖宫产心理应激状况子宫复旧进程

    艾司氯胺酮对全麻剖宫产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宋建敏刘正来敖利白耀武...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全麻剖宫产患者应用艾司氯胺酮对其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全麻剖宫产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案.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全麻剖宫产患者 82 例,以单双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1 例.2 组均开展全麻剖宫产,试验组于硬膜外阻滞完成后静脉注射少量的艾司氯胺酮;对照组于硬膜外阻滞完成后静脉注射等量的 0.9%氯化钠溶液.对比 2 组前臂、切口周围痛阈,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痛药用量以及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术后 6 h、12 h以及 24h时的前臂周围痛阈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术后 6 h、12 h以及 24h时的切口周围痛阈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镇痛药用量以及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2 组恶心呕吐、头晕以及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剖宫产患者应用艾司氯胺酮可显著改善术后痛觉过敏情况,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全麻剖宫产艾司氯胺酮痛觉过敏不良反应治疗结果

    microRNAs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进展

    侯九毓段丛妍林维方聂雅羚...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发病机制复杂,多种机制已被证明与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如α-突触核蛋白的积累、氧化应激、异常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等.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研究报道了miRNA在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大量的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也发现了miRNA在帕金森病中的失调,并证明miRNA通过不同的途径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一些参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重要miRNAs.

    microRNA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学神经退行性疾病α-突触核蛋白

    细胞因子与膀胱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锦锐张行军赵凡钟尊合...
    117-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见于男性.各种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与BCa进展相关.经尿道内窥镜切除和开放手术是 BCa 的主要治疗选择.内镜切除后也采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 vaccine,BCG)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募集.现就细胞因子与BCa患者相关的主要细胞因进行综述.本文综述了细胞因子在BCa患者早期发现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膀胱癌预后

    氧化三甲胺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金仙常翔刘长兴肖艳琪...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影响记忆和认知功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成年后痴呆的主要原因,该病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中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最近被确认为AD的潜在危险因素.已经证明TMAO通过各种病理生理途径与AD有关.由于分子拥挤效应,TMAO导致淀粉样β肽和tau蛋白这两种蛋白质聚集.这些蛋白的聚集是AD的关键病理特征.此外,已经发现TMAO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和炎性反应.除了分子研究外,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也支持TMAO与认知功能下降之间存在功能关系.本文对TMAO的产生、以及微生物-肠-脑轴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全面总结TMAO与AD之间的关系,包括来自体外、体内和临床研究的新证据.希望这些知识能在不久的将来改善AD的预防和治疗.

    氧化三甲胺微生物-肠-脑轴阿尔兹海默病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

    夏友娟曹卫娟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APH)是不同病因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所致的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起病隐匿,缓慢进展,临床表现取决于激素缺乏的种类及程度,激素水平测定和垂体功能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APH患者大部分需终生激素替代治疗,替代不足或过量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深入研究发现APH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了解APH的不同病因、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APH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病因激素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