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

李立

月刊

1002-2619

hbzyzz@126.com

0311-8598962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中医/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丁奇高永荣刘熙鹏曹兵...
    1102-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 将88 例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 44 例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治疗组 44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解痉汤治疗,2 组均治疗 14 天.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治疗7 天、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BF)、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因子水平;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35/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7 天、治疗后MBF、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 组治疗后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丙二醛(MDA)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GSH、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sFlt-1、sICAM-1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CS、MMS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痉汤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治疗SAH,能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流、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李文雯胡业华杨倩吕振华...
    1107-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 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 例)和治疗组(58 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治疗,治疗4 周后统计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膝关节功能[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评分]及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53/58),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6/58),对照组分别为77.19%(44/57)、10.53%(6/5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关节僵硬、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Lequesn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OPG、BG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可有效控制KOA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改善其骨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且用药安全性高.

    骨关节炎,膝中药疗法经筋刺法

    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联合肌内效贴技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曹红军刘旭斌姜岳波姚佳艺...
    1112-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联合肌内效贴技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78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9 例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9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联合肌内效贴技术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手体积值、上肢肌围度值水平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观察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4.87%(37/39),对照组总有效率 76.92%(30/3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FMA上肢部分评分均升高,(P<0.05),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MA上肢部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患手体积值及上肢肌围度值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患手体积值及上肢肌围度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血清IL-6 及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 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8%(3/3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4%(4/39),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联合肌内效贴技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肩手综合征并发症徒手淋巴引流手法肌内效贴技术

    大黄制剂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林剑鹏沈卫星崔恒官
    1116-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黄制剂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80 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2 组均予以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 例予以常规处理,研究组4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制剂治疗.统计术后1 周2 组疗效、创面菌群情况,分析术前、术后1 周2 组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情况,于术后 1、7d评估 2 组术后疼痛及创面渗液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术后1 周研究组创面存在大肠埃希菌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周2 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1 周研究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渗液评分低于术后1d(P<0.05),且术后7d研究组VAS评分、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制剂应用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可减少创面菌群,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创面渗液,整体提高治疗效果.

    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大黄制剂创面菌群炎性反应创面渗液

    五桑饮含药血清通过抗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和增强细胞自噬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研究

    徐震宇李恬盖云
    1120-1126,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五桑饮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足细胞损伤的保护和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五桑饮煎剂灌胃SD大鼠7d,制备含药血清.用含药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分别处理高糖诱导的小鼠足细胞48 h,以低糖和高糖处理的足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测量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以及细胞裂解物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荧光分析细胞自噬.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检测基因的表达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抗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SIRT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含有五桑饮的大鼠血清可改善足细胞增殖,降低LDH释放,抑制细胞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氧化应激反应.五桑饮含药血清进一步促进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自噬,促进Beclin-1 和p62 的mRNA水平,并促进SIRT1 和p-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五桑饮含药血清通过激活SIRT1/AMPK途径促进足细胞自噬,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五桑饮自噬动物实验

    冬凌草甲素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水平、凋亡率及异常转化情况研究

    祝龙詹其林黄菊方婷婷...
    1127-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水平、凋亡率及异常转化情况.方法 选取U266 细胞、RPMI8226 细胞和KAS-6/1 细胞,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生长水平,采用酶标仪 492 nm处检测光密度检测物厚度D值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MI8226 细胞和 U266 细胞的凋亡情况,最后对所检测细胞进行异常转化的观察.结果 研究组U266 细胞、RPMI8226 细胞和KAS-6/1 细胞的生长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Notch 1-siRNA与核因子κB(NF-κB)-siRNA表达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PMI8226 细胞、U266 细胞凋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异常转染、异常克隆、异常增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明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 U266 细胞、RPMI8226 细胞、KAS-6/1 细胞体外生长,有效激活Notch信号通路调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冬凌草甲素多发性骨髓瘤Notch信号通路细胞凋亡

    黄帝内针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杨丽美陈建权宋立杰马明会...
    1132-1135,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帝内针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44 例CAG伴Hp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72例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72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帝内针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64/72),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52/7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91.67%(66/72),对照组Hp根除率 81.94%(59/72),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8.33%(6/7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4%(5/72),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帝内针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CAG伴Hp感染疗效确切,可提高Hp根除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相关因子水平,且安全可靠.

    胃炎,萎缩性幽门螺杆菌黄帝内针胃肠道微生物组炎症因子

    益肾解痉汤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唐乐田利军柳庆明许阳阳...
    1136-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解痉汤联合针刺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12 月收治的120 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组,在均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组40 例加用益肾解痉汤治疗,针刺组40 例加用针刺治疗,联合组40 例加用益肾解痉汤联合针刺治疗.3 组均治疗4 周后统计疗效,比较3 组治疗前及治疗2、4 周肩关节上举活动度、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3 组治疗前及治疗2、4 周血清P物质(SP)及缓激肽(BK)水平变化情况,比较3 组治疗前及治疗2、4 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变化情况,比较3 组治疗前及治疗2、4 周尺神经与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及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 97.50%(39/40),中药组82.50%(33/40),针刺组80.00%(32/40),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2、4 周肩关节上举活动度、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均增大(P<0.05),SHS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2、4 周肩关节上举活动度及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均大于中药组及针刺组治疗同期(P<0.05),SHS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治疗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 组治疗2、4 周血清SP及BK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2、4 周血清SP及BK水平均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治疗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 组治疗2、4 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解痉汤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修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P、BK水平有关.

    卒中肩手综合征中药疗法针刺疗法

    电针联合祛风化痰通窍方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石小平孟彦儒
    1141-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祛风化痰通窍方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6 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28 例予电刺激及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组28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联合祛风化痰通窍方治疗.2 组均5 天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障碍量表(SSA)评分、吞咽困难分级评分变化;比较 2 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前白蛋白值变化;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3%(27/2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1/2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吞咽困难分级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困难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前白蛋白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吸入性肺炎、低营养状态、焦虑加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祛风化痰通窍方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焦虑状态,安全性高.

    脑梗死吞咽障碍电针疗法中药疗法

    生肌止痛熏洗法联合腕踝针在肛周脓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曹建梅范从畑丁晓红
    1146-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应用生肌止痛熏洗法联合腕踝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肛肠科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2 组,每组 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高锰酸钾熏洗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生肌止痛熏洗法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创面恢复时间、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术后1、7、14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患者 2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中,出血患者7 例,感染患者3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应用生肌止痛熏洗法联合腕踝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恢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疗效显著.

    肛周脓肿生肌止痛熏洗法腕踝针创面恢复时间疼痛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