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王华

双月刊

1008-987X

hbzy@vip.163.com

027-68890235,15727040219

430065

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及临床并重,着力反映湖北中医学院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肝主疏泄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焦虑症的病机及治疗

    姚明利李琳刘玥芸姜幼明...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焦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医认为焦虑症属情志病,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功能是情志调节的基础.文章综合现代病理学和中医理论,从"女子以肝为先天"及肝主疏泄出发,探讨PCOS合并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并结合肝的生理特点,进一步从经脉、脏腑、气血津液三个角度论证肝失疏泄为PCOS合并焦虑症的核心病机,为临床从肝论治PCOS合并焦虑症提供理论基础.

    多囊卵巢综合征焦虑症情志病肝主疏泄病因病机

    从积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陈雯雯班江文张元戎谭宝...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被归为癌前状态.我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性质不外乎虚实两端,脾胃虚弱为本,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为标是其发病机理,积是该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病理因素.治疗应以扶正、消积两方面为法,即补脾胃、舒肝脾、化痰浊、祛瘀血、消食积、化浊毒等,每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临证加减,验之临床,疗效显著.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积论治中药扶正消积

    基于脉藏泻理论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思路

    彭超闫英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为奇恒之腑,功能似脏,形态中空似腑.脉具有壅遏血液、通行营卫气血运津液的生理功能.脉功能似脏,藏中有泻.脉藏泻失衡,过藏、少藏,过泻、少泻,则脉内外气血、津液失调.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其病位在脉,脉过藏少泻则瘀,脉道失濡则涩滞,远端失养,脉外少气乏津.ASO脉道失于濡润而涩滞,气血藏泻异常,经水气血流通受阻,脉内浊气、浊血过藏,稽留脉中,气化异常,脉外少气.治疗当益气、解散郁浊之气,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出入,恢复藏泻平衡.

    奇恒之腑藏泻理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香砂平胃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研究

    何芸赵小玲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香砂平胃颗粒、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不良(DD)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20例DD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采用香砂平胃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5h、72h胃排空率,胃电主功率(PDP)、主频率(PDF).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BG、2hPG、HbA1c、GCSI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FBG、2hPG、HbA1c、GC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h、72 h胃排空率、PDP、PDF高于治疗前,治疗组5 h、72 h胃排空率、PDP、PD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砂平胃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调节血糖,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增强胃排空,改善胃电活动.

    糖尿病消化不良香砂平胃颗粒莫沙必利

    茯苓杏仁甘草汤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临床观察

    朱其敏蔡春飞徐振卫王黎...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茯苓杏仁甘草汤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CHFDR)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0例CHFDR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呋塞米治疗,治疗组采用茯苓杏仁甘草汤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尿量、体质量指数、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主症和次症积分及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量、LVEF高于治疗前,体质量指数、NT-proBNP、NYHA、中医主症和次症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尿量、LVEF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NT-proBNP、NYHA、中医主症和次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茯苓杏仁甘草汤联合呋塞米可提高CHFDR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利尿,提高心功能,降低中医主症和次症积分,缩短住院时间,但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茯苓杏仁甘草汤呋塞米

    荆防益肾化瘀方诊治肾性血尿疗效观察

    魏晴雪顾鸣佳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荆防益肾化瘀方诊治肾性血尿(RH)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70例R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阿魏酸哌嗪片,观察组服用荆防益肾化瘀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尿相差显微镜下红细胞、畸形红细胞比例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相差显微镜下红细胞、畸形红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尿相差显微镜下红细胞、畸形红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荆防益肾化瘀方诊治RH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血尿、蛋白尿,缓解病情进展.

    肾性血尿中医药疗法荆防益肾化瘀方

    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研究

    闫春梅袁小霞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美罗培南+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总好转率,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退热、咳嗽消失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2、Oi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aO2、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FEV1/FVC高于治疗前,治疗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PCT、WBC低于治疗前,治疗组CRP、PCT、WB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咳嗽消失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CPIS低于治疗前,治疗组CPI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较好,可改善缺氧和呼吸衰竭,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反应,缩短病程,缓解病情.

    重症肺炎小儿中药口服穴位贴敷

    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联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汤园园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联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83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痛、眩晕程度量表评分(DHI),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记忆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分(EQ-5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痛、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颈痛、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记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记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Q-5D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EQ-5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联合艾灸治疗CSA患者,能更有效地改善颈痛、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提高记忆能力和生活质量.

    颈椎病椎动脉型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艾灸

    四磨汤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崔洪蛟陈伟斌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四磨汤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6例F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金双歧,治疗组服用四磨汤联合金双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嗳气和上腹不适消失时间,60、90、120 min胃窦残留量,身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嗳气和上腹不适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食后60、90、120min胃窦残留量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进食后60、90、120 min胃窦残留量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高于治疗前,治疗组BMI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金双歧显著提高治疗小儿FD的疗效,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胃排空,促进生长发育,降低中医证候.

    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四磨汤金双歧

    中药结合腹针治疗老年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郝建雯赵华婧韩玫高晓杰...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腹针治疗老年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老年PSS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睡眠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ISI、CD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SQI、ISI、CD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时间均高于治疗前,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觉醒时间、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结合腹针治疗老年PSS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痴呆,改善抑郁和焦虑.

    卒中老年睡眠障碍中药腹针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