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王育

双月刊

1673-4513

zhubian@bcu.edu.cn

010-62322830

100083

北京市北四环中路269号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论文以及各个学科的专业论文。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及时反映北京城市学院在教育、科研、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环节、学生思想教育以及民办高校最佳运行机制方面的特色,并为社会各界学者提供发表相应学术论文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评健康变化的中介作用

    张鑫龙凌文豪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分析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引入自评健康变化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老年人自评健康变化对其生活满意度可以产生间接影响效应.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势.

    基础型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自评健康变化中介作用

    河南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史建军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河南省2017-2021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加权平均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地市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效果差异明显,多数地市呈现降低或波动趋势;多数地市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对耦合协调度呈现正向影响,对外贸易呈现负向影响.为此,各地应在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环境规制强度;加大联合研发的力度,鼓励和支持绿色创新;扩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发挥绿色信贷的调节作用;优化出口结构,提高能源经济效率.

    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

    公共健康视角下社区休闲体育公园发展路径研究

    王晶晶曾筱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公共健康的多维内涵及社区休闲体育公园的层级与类型,探讨健康中国下社区休闲体育公园的疗愈性、兼容性、延展感、归宁感等时代需求.深入分析公共健康理念在社区休闲体育公园建设中的特征与内在逻辑,从压力释放途径、景观康养载体、社区交往核心、文化特征体现出公共健康对于社区休闲体育公园的适配性,初步构建促进公共健康发展的社区休闲体育公园设计路径,建设社区中的健康公园.

    公共健康休闲体育社区公园发展路径

    话语理论视角下城中村改造社区的治理困境及其化解——以W市FXL社区为例

    应雨亮任敏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W市FXL城中村改造社区为个案,基于话语理论构建一个"交往能量场——协商对话——治理行动"分析框架,分析城中村改造背景下安置社区治理的交往困境及其化解策略.研究发现,因既有社会关联的断裂,城中村改造社区产生出对话区隔、独白话语与对话虚化的治理困境,这束缚住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发展.通过开展对话空间创设、对话实践赋能、话语共识生产的治理实践,能够化解制约社区对话交往的障碍,助推城市改造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

    城中村改造交往能量场对话交往治理共同体

    反诈宣传中警企社协同的框架分析、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张新亮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的反诈宣传形势下,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成为反诈宣传工作突破现有困境的新路径.警企社的协同是反诈宣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重要体现,在具体实践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协同空间分离、职责模糊和民众参与程度较低的困境.实现反诈宣传效能的提升,需要警企社三方从主体规范到系统运转,从目标建立到成果落实的全流程的优化规范,以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电信网络诈骗反诈宣传公安机关协同治理

    新时代民族地区城市更新行动中灵活就业人员心理调适问题探究

    杨勇李琳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民族地区城市更新行动正在有序推进,城市灵活就业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重要形式,灵活就业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其调适问题继而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揭示新时代民族地区城市更新中灵活就业人员的心理现状,深度剖析这一群体在择业机会、就业技能、文化适应等方面遭遇到的竞争压力,并从价值认知、就业服务、文化传承等维度提出心理调适策略.

    民族地区城市更新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心理调适

    中国减污降碳政策的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

    宋雪瑶孙钰
    4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政策制定的视角,利用ROSTCM工具构建减污降碳政策评价体系,运用PMC指数模型对2011-2022年中央层面发布的40项减污降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选取其中6项代表性政策样本进一步绘制PMC曲面图进行多维度深度剖析,为新一轮政策的实施、调整、修正及延续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减污降碳政策设计总体较为合理,40项政策PMC指数均值为6.49,总体评价等级为可接受.(2)减污降碳政策仍存在改进空间,6项代表性政策样本在政策时效、政策客体、政策激励与约束、政策保障四个方面劣势较为明显.在定量评价分析基础上,从政策时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和完善的策略.

    减污降碳量化评价PMC指数模型

    场景理论视角下科技创新推动数字文化空间塑造研究

    王瑞文张丁戈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出发,将数字文化空间的各空间要素与文化价值呈现相融合,探析科技创新应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化空间塑造.从真实性维度提出要强化文化品牌IP意识、促进用户的文化认同;从戏剧性维度提出要满足异质性文化需要、激发用户自主创新动力;从合法性维度提出要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文化表达的平等权利.

    场景理论科技创新数字文化空间空间要素

    绿色资本主义的非现实性与困境——浅析对绿色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刘琳吴云飞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今社会的生态问题,"绿色资本主义"提出了一种试图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改良方案.但是,当今社会的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造成的,因而"绿色资本主义"这种思潮受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的束缚,其主张体现为一种非现实性的幻想,并在实践中屡屡陷入困境.基于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态问题,必须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对"绿色资本主义"进行现实的、强有力的、触及本质的批判,并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探寻超越"绿色资本主义"的实践路径.

    绿色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路径

    社会工作嵌入慈善基金会公益项目研究——以"希望之光"公益助学项目为例

    曹迪刘丽娟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益项目运作是近几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衍生出的新生事物,由于专业人才和项目管理经验的匮乏,慈善组织独立运作公益项目还面临着诸多困境.根据政府政策和慈善需求,慈善基金会公益项目的运作需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及人才进行新的突破和发展.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参与和专业指导可提升公益项目运作管理的整体水平.基于嵌入性发展理论研究和社会工作嵌入"希望之光"公益助学项目的实例,发掘社会工作嵌入过程中可以通过明确社工角色定位、组织社工督导培训、策划创新捐赠活动等嵌入方式对公益项目做出改善措施.

    社会工作社工嵌入性发展理论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