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学院学报
哈尔滨学院学报

胡永昌

月刊

1004-5856

xuebao0451@vip.163.com

0451-86649367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集中反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本刊在办刊中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巢穴污染者"的自我救赎——论伯恩哈德与耶利内克作品中的语言暴力书写

    张世卉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马斯·伯恩哈德与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奥地利当代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因犀利的语言风格及对祖国奥地利的嘲讽,被冠以"巢穴污染者"的称号.文章以伯恩哈德与耶利内克作品中的语言暴力书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及背后的文化反思,发现这种语言作风格指向的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救赎.以语言暴力为视角,有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具有重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伯恩哈德耶利内克语言暴力"巢穴污染"

    语篇连贯视域下新闻报道隐性评论探析

    郎曼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语篇连贯为视角,即导语和结论内部之间的语义联系的角度,分析了德国《明镜在线》中关于北京的新闻报道的隐性评论的识解过程及其规律.新闻报道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编排隐藏自己的评论和态度,表现在语言层面便是命题间的语义联系中含有报道者的隐性评论.其识解依赖于命题事实间的三大关系与新闻报道的语体特征相结合产生的特殊效果:并列关系可以使"背景事实"与"新闻事实"之间产生对比反差的效果;因果关系通过为"新闻事实"无标记地提供"因"或"果"来暗含报道者的评论;时间关系通过"预测"来暗示对"新闻事实"的评论.

    隐性评论语篇连贯新闻报道命题事实间关系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任务复杂度对二语书面语产出的影响研究

    司璇赖倩倩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动态系统理论为视角,选取《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 版)》中的书面语语料库,采纳计量语言学中的四个词汇计量指标对不同任务复杂度下的书面语词汇产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任务复杂度的变化会引起词汇计量指标的变化,而计量指标内部之间、计量指标同任务复杂度之间紧密相关.研究表明,书面语词汇子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整个词汇子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与适应,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任务复杂度二语书面语产出语料库语言学计量语言学

    北京"双奥会"中的中国文化符号表达及外宣译写策略研究

    冀倩方梅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随处可见,主要有艺术形态、自然资源、生活方式、人文资源等四大类.北京"双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词译写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异化中有归化,归化中有异化,体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双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的呈现及译写折射出自信开放的国家形象,也彰显出中国人真诚友善的可贵品质,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文化符号中国文化特色词

    基于"四项工程"构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途径创新性研究

    吴旭峰李赫鹏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要明确建设过程中的困境和弱势,又要通过多层面全方位的角度系统性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可从思想、内容、机制、平台等四个创新点着手,注重形式创新和内涵拓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合理应对相关问题及不足,强化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效益和活力.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创新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劳动育人实践探究——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刘庆生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基础,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高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校(淮南师范学院)实施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高校有劳动育人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教育资源投入匮乏和育人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创新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劳动育人实践路径,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为有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劳动育人高校新时代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大思政"知识图谱及可视化分析

    魏丹丹李旭盛鹏飞张世文...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选取 1 332 篇国内有关"大思政"主题的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从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分析等多个角度绘制可视化图谱,研究表明:(1)"大思政"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但跨地区和跨单位的合作相对较少,还未形成大型合作团体,主要以分散的形式存在;(2)出现"课程思政""大思政课""思政课""思政教育"和"协同育人"等研究热点,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大思政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基于网络圈群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策略

    庞美青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圈群是大学生重要的虚拟社群空间,其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承载了大学生的言行活动及思想话语.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实现对网络圈群的全覆盖,通过提升思政话语在圈群中的传播效度来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形塑学生价值理念.文章基于网络圈群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传播进行深入研究,在阐释网络圈群与思政话语传播之间的交互关系基础上,分析其面临的传播困境,探讨优化传播模式的策略.

    网络圈群虚拟社群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要求与实践路径研究

    邵文佳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新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实现其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要从语言知识体系及认知水平的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国家形象意识的增强与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加强等方面完善.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综合、动态的过程,促进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可以从建立成长型思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追求、构建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共同体等方面入手.

    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能力要求实践路径

    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赵鹏飞高忠坡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知识、历史、思想和方法等,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和研究,将其融入数学教育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