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梗死出血转化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抗栓药物继续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陈丽花刘秀荣蒋婧秋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出血转化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抗栓药物继续使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厦门国贸泰和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72 h影像学复诊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非出血转化组(n=11)、出血转化组(n=29).分析引发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抗栓药物继续使用的可行性.结果 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入院24 h内的血压指标均优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出血转化组皮质梗死、合并糖尿病史、存在心房颤动、使用抗凝药和溶栓药占比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面积(OR=2.456,95%CI:2.147~4.332)、NIHSS评分(OR=1.512,95%CI:1.072~1.983)、发生心房颤动(OR=2.557,95%CI:1.337~3.567)、使用抗栓药物(OR=3.471,95%CI:1.332~5.102)和抗凝药物(OR=3.479,95%CI:1.301~4.556)是引发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两组患者抗栓药物继续使用的预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发生心房颤动、使用抗栓药物和抗凝药物是引发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发病前后的抗栓药物、抗凝药物的使用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出血转化.

    脑梗死出血转化预后危险因素可行性分析

    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成人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杨文宝
    46-4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成人重症肺炎治疗应用价值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张华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临淄区妇幼保健医院(齐都医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35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肠道恢复情况、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排气恢复时间、进食恢复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86%(1/35)]低于对照组[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减少组织创伤,并有效降低手术引发的炎症反应.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癌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李家米李忠侯识志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足部功能评分

    无创高频通气结合咖啡因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肖建佳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高频通气(non invasive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NHFV)结合咖啡因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安溪县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撤机后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联合咖啡因治疗,研究组撤机后采用NHFV结合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撤机后情况、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研究组撤机成功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研究组72 h内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用氧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撤离后1 h和12 h,两组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撤机后1、12 h,研究组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HFV结合咖啡因在NRDS撤机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并且能够改善呼吸功能、减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酸碱平衡.

    撤机无创高频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价值咖啡因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分析

    薛建亭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康复情况、嗓音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5.61±2.50)min短于对照组(35.21±5.47)min,术中出血量(10.54±2.12)mL少于对照组(18.95±2.34)mL,黏膜恢复评分(2.07±0.48)分低于对照组(3.69±0.57)分,住院时间(8.20±1.35)d短于对照组(15.17±2.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1、16.845、13.749、15.907,P均<0.05).研究组的振幅微扰和基频微扰低于对照组,谐噪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实施低温等离子刀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后续临床中应用.

    低温等离子刀早期声门型喉癌手术指标嗓音功能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明星马根顺何辉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分析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围术期主要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参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析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率更高,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腹腔镜手术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经口营养补充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高翠翠梁欣郭贞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治疗中采取经口营养补充后的效果和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均接受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50例)均接受常规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营养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4.00%(27/50)、94.00%(47/50),均高于对照组的34.00%(17/50)和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4.332,P均<0.05).观察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实施经口营养补充,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营养状态以及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经口营养补充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葛晓风倪佳唐熔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118例)和配合组(11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普通组患儿采用普通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组患儿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儿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体积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配合组患儿的FVC、PEF、FEV1 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配合组患儿的成熟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CD4+/CD8+均高于普通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配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4/118),低于普通组患儿的5.93%(7/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8,P>0.05).结论 针对重症肺炎患儿,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能实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机械通气布地奈德雾化肺功能免疫功能

    髂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苏兴旺袁土养徐孝友刘永东...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髂静脉支架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支架治疗组(40例)和保守治疗组(28例).支架治疗组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支架置入术治疗,保守治疗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血管通畅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Villalta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支架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Villalta评分(10.81±2.97)分、(8.62±2.68)分均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2.54±3.81)分、(9.81±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2.089,P均<0.05).支架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管通畅率80.00%(32/40)、90.00%(36/40)和95.00%(38/40)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16/28)、67.86%(19/28)、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髂静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静脉闭塞性疾病可以提高术后静脉血管通畅率,减轻下肢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髂静脉支架置入下肢静脉闭塞性疾病Villalta评分血管通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