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钴胺片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叶斌邹秀丽刘廉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钴胺片与醋酸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南平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5,采取维生素+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及观察组(n=65,对照组基础上加甲钴胺片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免疫指标、面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改良面瘫评分量表、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结论 在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时采取甲钴胺片与醋酸泼尼松龙的联合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面神经的恢复,进而达到提高临床效果的目的.

    甲钴胺片醋酸泼尼松龙周围性面瘫T淋巴细胞亚群

    阿戈美拉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章高华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Patients with Post Cerebral Infarction Depression,PCID)患者应用阿戈美拉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0月于邵武市立医院就诊的74例PCI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阿戈美拉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抑郁严重程度[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活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认知功能[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水平变化,分析治疗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大脑中动脉RI水平及WCST评分中的持续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应答数分别为(15.34±2.56)分、(0.45±0.11)、(15.05±1.50)个、(30.05±3.21)个、(15.35±2.21)个、(18.55±3.56)个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0.65±3.12)分、(0.55±0.12)、(18.56±1.32)个、(33.69±3.22)个、(18.26±2.98)个、(20.33±3.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3、3.737、10.685、4.870、4.771、2.294,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大脑中动脉PI水平值、MBI及WCST评分中的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分别为(0.89±0.11)、(76.28±4.98)分、(10.34±2.41)个、(69.98±6.70)个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0.84±0.09)、(70.39±4.87)分、(7.36±1.98)个、(63.28±4.6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0、5.144、5.812、5.015,P均<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3.5%,与对照组的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联合文拉法辛能有效减轻老年PCID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并改善脑部血流及活动功能、认知功能,疗法有效性及安全性俱佳.

    阿戈美拉汀文拉法辛脑梗死后抑郁

    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对其血压水平的影响

    邱维芳张贤桂黄为添鲍贵峰...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缬沙坦胶囊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用药方案对高血压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福建省永泰县医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缬沙坦胶囊单一疗法)、研究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联合疗法),各51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心率、血压、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较参照组的84.3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治疗后,研究组心率(84.98±6.22)次/min,较参照组的(89.69±6.34)次/min更低,研究组舒张压(82.12±3.22)mmHg,低于参照组的(86.35±3.41)mmHg,收缩压(122.12±4.11)mmHg,低于参照组的(135.41±3.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88%,较参照组的19.6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结论 缬沙坦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在安全性前提下有效控制血压.

    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高血压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的临床疗效

    杨增峰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使用艾司氯胺酮亚麻醉剂量的具体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3年1-6月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100例须择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50,安慰剂麻醉诱导)、探讨组(n=50,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效果.结果 T1期探讨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讨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讨组患者术后30 min、术后2 h、术后6 h Ramsay镇静量表(Ramsay Sedation Scale,RS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讨组术后30 min、术后2 h、术后6 h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1.26±0.27)分、(1.65±0.39)分、(2.80±0.42)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8、18.494、5.847,P均<0.05);拔管后探讨组患CD3+、CD4+、CD4+/CD8+指标高于参照组,CD8+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常规麻醉诱导基础上配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显著稳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麻醉效果,镇静、镇痛效果显著,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艾司氯胺酮亚麻醉剂量麻醉诱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田茂婷朱应华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4)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n=34)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80.95±8.14)ms]、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86.51±6.44)ms]、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12.41±1.1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7、2.894、8.281,P均<0.05);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141.21±14.99)mL]、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214.88±19.73)mL]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3.02±4.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9、2.040、6.623,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CHF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控制心率变异性,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沙库巴曲缬沙坦环磷腺苷葡胺心率变异性心功能

    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分析

    秦良卿马海燕
    108-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各50例.咪唑斯汀组口服咪唑斯汀、西替利嗪组口服西替利嗪.比较两组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瘙痒、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两组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瘙痒、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咪唑斯汀组低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用药前,且咪唑斯汀组高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咪唑斯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西替利嗪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咪唑斯汀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较高.

    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用于妊娠合并甲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小凤吴素玉郑莉莉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用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期间于宁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74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37例),低剂量组应用低剂量L-T4(起始剂量25 μg/次),高剂量组应用高剂量L-T4(起始剂量50 μg/次).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在L-T4治疗后,相较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SH水平显著下降,FT3、FT4、T3、T4 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组早产率为 5.41%,低于低剂量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P<0.05).组间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对于低剂量L-T4治疗的妊娠合并甲减患者而言,较高剂量更有助于调节孕妇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并改善其妊娠结局,有利于母婴健康.

    妊娠合并加减左旋甲状腺素高剂量临床疗效

    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

    颜凤英蔡惠娜田承仁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于漳州市第二医院就诊的6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多巴胺治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值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24、48 h,观察组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 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6,P>0.05).结论 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能够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改善肾功能,有助于乳酸清除率以及疗效提升.

    重症感染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效果

    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评价

    刘贞祥王军崔晓靖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寿光市中医医院10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实施吡非尼酮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P<0.05).观察组肺部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非尼酮、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的方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吡非尼酮乙酰半胱氨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郁佳佳顾焱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实施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治疗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视网膜厚度、眼压值均减少,且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38±0.10),高于对照组,视网膜厚度(168.65±64.54)μ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同时降低视网膜厚度、眼压值,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甲钴胺前列地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