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高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张永洲

月刊

1003-2614

hljgjyj@c163.com

0451-88060218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南路1号

黑龙江高教研究/Journal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对毛泽东思想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研究和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繁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交叉科研组织模式发展路径分析

    于依琼聂映玉陈青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组织交叉科学研究面临诸多挑战.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通过从平衡数学学科内部分支到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从研究单一问题到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从促进合作交流到建立学科集群等措施,成功构建了组织交叉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其关键因素在于传承交叉科研核心价值观、孵化多元化交叉平台、实施自主灵活用人机制和精准定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发现,其交叉科研组织模式展现了与超学科理论核心原则高度一致的生长逻辑.借鉴超学科理论,提出交叉科研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传承、基础学科与优势学科多维融合、研究成果的社会应用与转化等策略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组织交叉科学研究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交叉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基础学科超学科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动态及启示:基于《美国在线教育发展全景报告》(第8版)的分析

    王继翔姜珠璧刘薇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美国著名在线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Matters(QM)和高等教育研究咨询公司Eduventures Research联合发布的《美国在线教育发展全景报告》,从美国高等教育管理视角全景式地调查了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构在线教育的现状、影响和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源于各样本高校首席信息官,其视角可以为人们了解美国在线教育的发展与趋势提供直观的认识.以2023 年推出的《美国在线教育发展全景报告》(第8 版)(CHLOE 8)为基础,分析并梳理了美国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发展动态及走向,有助于对世界在线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和关键挑战作出预判,为中国在线高等教育的创新变革提供参考和启示.

    美国在线教育发展动态趋势CHLOE

    研究生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研究

    周均旭王涛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0 年我国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研究生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研究生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科技创新在研究生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生教育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产学研合作的门槛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研究生教育显著促进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则不显著.对此,应聚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视科技创新机制转化作用,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调节效应,优化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研究生教育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

    教育博士招生制度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韦卫起航李祥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博士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的战略机遇和教育博士招生规模扩大的时代诉求,完善教育博士招生制度是把好教育博士人才培养"入口关"的重要问题,是提升教育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开端.基于2024 年31 所高校教育博士的招生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教育博士招生制度设计从实质正义和程序公平两个方面体现正义属性,但还存在选拔标准学博趋同、招生指标分配不均、类型特征不够凸显等问题.教育博士招生制度改革,要扣准教育博士类别要求和人才规格定位,从选拔标准应差异化、招生指标应动态化、评价标准应科学化等方面,进一步回应满足面向2035 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培养需要.

    教育博士招生制度程序公平实质正义内容分析法

    以"融合式教学"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

    任艳妮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课必然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走向"融合"式教学阶段.数字化技术促发了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将网络云课堂、线下专题教学课堂、翻转课堂、"克隆班"异地-同步课堂、社会大课堂等五大"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引入高校思政课改革,具有助力思政课教学向智能化、全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迈进,促进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转变的价值意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性、个性化教学,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实践原则,以内生机制保障"融合式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不断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教学"高质量发展实践理路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探析

    何莹李春梅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等特征相契合,具有丰富的系统意蕴.基于系统论视域,发现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仍存在理念偏差、动力不强、协作不畅、对接不足等系统困境,并从系统集成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优化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部要素协调+外部环境互动"模式,通过建章立制、凝聚共识,契合需求、激发动力,整合资源、协同共建,统筹规划、因时而新等路径,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系统集成,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系统论系统集成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

    技术调节理论视野下的"师-技"关系及其实践指向

    周建平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技术调节理论看,"师-技"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共塑"关系.在教师使用技术情境中,教师与技术相互形塑,不仅技术调节着教师的经验和行动,而且教师也在"处置"、重构乃至重塑技术."共塑"论不仅拒斥"替代论"、消除"恐惧论",而且超越"代具论"和"互补论",其实践意蕴在于让我们重新认识技术使用中教师的地位,明晰教师的技术使用责任,突破对技术的功能性认识,倡导技术"使用的技艺",在技术设计中融入教师的教育价值诉求,真正让教师使用好技术.

    技术调节"师-技"关系"共塑"

    基于扎根理论的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范伟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认同反映的是教师个体对其所在学校的支持度和认同度,对减少教师流失、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9 名民办高校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探究了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作压力、组织声誉、组织支持、感知到的领导力等外部刺激因素,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个体的工作不安全感、相对剥夺感和身心耗竭,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组织认同水平.建议从政府、学校和教师等三个层面,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构建优良校园生态,培育教育情怀,以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扎根理论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

    朋辈心理咨询进社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育人功能实践路径研究

    邢晓雪王怀勇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指南,探讨朋辈咨询进入学生社区的天然耦合性,并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提出朋辈咨询嵌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心理育人功能的多重路径选择,在微观环境中注重发挥朋辈咨询员的匹配优势,在中观环境中以朋辈咨询体制为抓手优化社区心理育人体系建设,在宏观环境中利用朋辈咨询资源加强常态化的"文化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打通高校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

    "一站式"学生社区朋辈咨询心理育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及边界条件:一项元分析

    崔小雨李辉苏涛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及边界条件,基于29 篇实证文献的44 个独立研究、53 个效应值、41 819个独立样本,通过元分析方法对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量化综述.结果发现,就主效应而言,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主观幸福感,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更强.就边界条件而言,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会因其所处地域、院校、年级而异:相较西方地域文化,职业使命感对东方地域文化下大学生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均更强;相较普通院校,职业使命感对行业特色院校大学生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均更强;相较高年级,职业使命感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更强.

    大学生职业使命感幸福感元分析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