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头颅CTA及DSA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

    宋鑫
    1092-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实施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及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DSA)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CTA检查及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并分析漏诊原因,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不同部位、不同分级颅内动脉瘤符合率以及图像质量.结果: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89.80%,DS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95.92%,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2、0.089、0.154、0.102、0.200、0.061,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分级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8、0.042、0.051、0,P>0.05);CTA图像质量优于DSA,但是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等级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7、1.480、0.901,P>0.05).结论:头颅CTA及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均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漏诊率,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式,联合应用两种诊断方式对于提高疾病确诊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颅内动脉瘤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质量诊断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希望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袁炎
    1095-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希望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患者希望水平,对比不同资料特征COPD患者HHI评分,重点分析COPD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危险因素.结果:72例COPD患者希望水平呈中水平,HHI评分平均得分为(31.08±3.21)分;不同家庭月收入、自我管理能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COPD患者HH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16、F=169.425、t=8.687、F=47.263,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的COPD患者HH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6、t=1.266、F=0.055、t=1.328、t=0.945、t=0.419,均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能力呈低-中水平、家庭月收入<3 500元、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为低水平是COPD患者希望水平呈中水平的危险因素(OR=2.649、9.394、3.063、5.353,P<0.05).结论:COPD患者多呈中等希望水平,家庭月收入低、自我管理能力低-中水平、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低是其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中医临床疼痛患者心理健康测量评分比较分析

    王芳张健顾海根
    1098-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临床疼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了解其临床心理需求,为临床治疗及心理照护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206例中医临床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临床各类疼痛患者的心理健康因素实施量化评定,探明不同类型疼痛患者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女性患者阳性均分及阳性总分均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40、13.789,P<0.05);城市患者焦虑因子评分低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33,P<0.05);体力劳动患者阳性均分、阳性总分均低于脑力劳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6、9.584,P<0.05);无配偶患者阳性均分、阳性总分、抑郁因子评分均高于有配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22、9.501、61.520,P<0.05).结论: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中医临床疼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在中医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采取充分认知的相应心理照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疼痛心理健康照护

    西安市大学生口腔卫生习惯及口腔疾病调查

    王姿钧杨文陈利英付佳雯...
    1101-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口腔卫生现状对口腔保健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普遍态度和初步探讨口腔疾病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知识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6-15 日西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490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人群中含氟牙膏使用率为16.33%,口腔专业、医学类非口腔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口腔保健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74%、63.19%和65.80%.困扰在校大学生最主要的口腔疾病是牙龈出血.结论:多数在校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但需要积极改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早期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口腔保健意识,以提高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大学生医学生口腔疾病健康教育行为调查认知与态度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冲击波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

    傅继凡刘华徐冬梅袁建...
    1104-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冲击波(ESWT)对脊髓损伤(SCI)后痉挛患者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不完全性SCI伴有下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15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C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联合ESWT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MAS明显低于治疗前、FMA及MBI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2、4.583、12.649、-8.921、-12.466、-24.234、-10.208、-13.256、-20.327,P<0.01),其中 C组患者MAS均低于B组患者和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8、7.341,P<0.05);C组患者FMA、MBI均高于B组患者和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8、-3.877、-2.244、-4.049,P<0.05).结论:rTMS联合ESWT治疗可以有效改善SCI后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同时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脊髓损伤痉挛重复经颅磁刺激冲击波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外科全身麻醉术后护理的应用

    李梅娜李兰兰王晓薇
    1107-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胸外科全身麻醉术后应激反应、麻醉后复苏质量等的改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8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案ERAS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ERAS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RP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麻醉后复苏评分在手术中的不同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7,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改善了胸外科手术中农应激反应的发生,促进了患者麻醉后苏醒,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应用过程中护理质量提升显著.

    加速康复外科胸外科全身麻醉应用

    人文关怀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康复护理在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何帅英任晓华赵勇娜
    11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康复护理在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标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肝功能及疾病知信行水平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乏力、全身症状、腹部症状、活动能力、情感功能、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7、6.662、5.183、4.039、10.791、5.11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7、7.202、5.008、7.9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9、9.266、7.271,P<0.05).结论:人文关怀联合奥瑞姆自理理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肝功能水平,提升其疾病知信行水平,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奥瑞姆自理理论乙肝肝硬化生存质量疾病知信行水平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陈姝卢璐刘晓琴
    1114-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于患儿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2022年3月1日信阳市中医院接受护理服务的3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数字分层方式将其分为普通化参考组与针对性研究组,每组各15例.普通化参考组患儿应用普通化护理方案,针对性研究组在普通化参考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评分、住院指标、情绪状况、护理依从、哭闹、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针对性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评分均高于普通化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4 9、25.476 2、23.555 8,P<0.05);针对性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住院指标均低于普通化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1 4、7.6341,P<0.05);针对性研究组患儿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普通化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1 5、2.372 2,P<0.05);针对性研究组患儿护理总依从情况高于普通化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 4,P<0.05);针对性研究组患儿哭闹次数及时间低于普通化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7 2、7.851 2,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情绪影响护理工作开展,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有助于患儿情绪改善,优化患儿各方面体验,减少哭闹次数,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有益于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家属对于针对性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

    焦虑情绪抑郁情绪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症状评分

    保温护理在全麻患者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低温、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王侯鉴陈晓林
    1117-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保温护理在全麻患者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低温、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接受保温护理分为保温组和非保温组,每组各64例.保温组接受整体保温护理,非保温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体温、手术时长和苏醒时间、应激反应水平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30 min、60 min及手术完毕时,保温组患者的体温水平明显稳定于非保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0、17.957、546.712,P<0.05);保温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意识恢复、导管取出和麻醉监测结束时间明显短于非保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0、7.706、8.948、15.181,P<0.05);术后,保温组患者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明显低于非保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1、16.439、47.519,P<0.05);术后,保温组患者的免疫蛋白球A和免疫蛋白球M明显高于非保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4、9.006,P<0.05);保温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12%)明显低于非保温组(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5,P<0.05).结论:对需要接受全麻手术的肺癌患者,为其安排保温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维持其体温处于正常水平,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避免苏醒延迟,防止其在术后出现大规模的并发症.

    保温护理肺癌手术苏醒延迟去甲肾上腺素免疫功能指标

    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对产妇自我效能以及分娩质量的影响

    王贞仪刘晓琴
    1120-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对产妇自我效能以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信阳市中医院自然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院的产妇作为对照组(n=43),将2019年7月—2020年6月入院的产妇作为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自我效能、各产程时间及分娩质量.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态度、减轻压力、作出决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8、9.652、8.854,P<0.05);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5、6.985、8.256、6.845,P<0.05);观察组顺转剖、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总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8,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实施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体位管理可有效提高产妇自我效能与分娩质量,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风险.

    责任制助产模式体位管理产妇自我效能产程时间分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