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药
黑龙江医药

李二林

双月刊

1006-2882

heilongjiangyiyao@126.com

0451-51983683

150090

哈尔滨市南岗区闽江路222号

黑龙江医药/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成为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的核心期刊,是以反映最新技术为特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镜微创与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林铭华兰禄英叶文
    1026-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胃镜微创与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医院2018年3月—2023年3月临床收治胃间质瘤患者86例为对象,按照患者不同治疗术式将其划分为胃镜微创组(n=40)与胃镜联合腹腔镜组(n=46),对比不同治疗模式下组间疗效、安全性、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胃镜联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胃镜微创组,肿瘤切除率高于胃镜微创组(P<0.05),胃镜联合腹腔镜组与胃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镜联合腹腔镜组与胃镜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镜联合腹腔镜组与胃镜微创组术前炎性因子(WBC、CRP)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术后3天两组炎性因子同术前比较,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胃镜微创组术后1天炎性因子水平低于胃镜联合腹腔镜组(P<0.05),术后3天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联合腹腔镜组与胃镜微创组随访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联合腹腔镜组随访疾病复发率低于胃镜微创组(P<0.05).结论:胃镜微创与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安全性均较高,但胃镜微创术后早期炎性因子水平更低,胃镜联合腹腔镜能提升临床胃间质瘤肿瘤切除率,降低疾病复发率.

    胃镜微创胃镜联合腹腔镜胃间质瘤安全性疗效

    生化汤加味颗粒剂辨证治疗子宫复旧不全伴恶露不尽的临床效果分析

    江如星
    1030-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生化汤加味颗粒剂辨证治疗子宫复旧不全伴恶露不尽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腔积液的产妇70例纳入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生化汤加味颗粒剂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子宫恢复情况(子宫三径之和、宫内膜厚度、宫颈积液)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三径之和、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积液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加味颗粒剂辨证治疗子宫复旧不全伴恶露不尽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子宫修复.

    子宫复旧不全伴恶露不尽生化汤加味颗粒剂辨证治疗宫颈积液子宫内膜厚度

    无痛分娩对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者母婴结局、产后恢复的影响

    张洁洪艳吕新平
    1033-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观察组实施无痛分娩,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感、疼痛应激水平、母婴结局、产后恢复.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分娩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在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感与疼痛应激,改善母婴结局,加快产后康复速度.

    无痛分娩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患者母婴结局产后恢复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感

    膀胱功能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TURP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

    曾金财谢伟荣何佳廖平有...
    1036-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TURP术后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频脉冲电治疗,21天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膀胱功能、尿失禁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膀胱功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评分、尿失禁生存质量(I-QO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尿量、BPHQLS评分、I-QO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最大尿流率、膀胱最大尿量、BPHQLS评分、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残余尿量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膀胱功能训练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够改善TURP术后患者膀胱功能,减少尿失禁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膀胱功能训练中频脉冲电治疗膀胱功能尿失禁生活质量

    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对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陈柏谦郭立仪陈志勇叶振君...
    1039-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对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化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联合托烷司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15天后中医症候评分、血常规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5天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5天后,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D4+、CD8+、CD4/CD8+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5天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D4+、CD8+、CD4/CD8+指标水平未显著改善,但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D4+、CD4/CD8+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化学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治疗,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疗效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免疫水平,缓解疾病症状,值得推广.

    穴位埋线隔姜灸化学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

    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研究

    谢长春钟年青王建平王香莲...
    1043-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赣县区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术后行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照组(30例)给予0.15%罗哌卡因+1 μg/mL舒芬太尼+生理盐水(NS)总量至100mL,观察组(30例)给予0.15%罗呱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0.5mg/mL艾司氯胺酮+NS总量至100mL.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运动阻滞情况、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h、12h、24h及48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h内自控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6h,观察组Bromage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h、24h及48h,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12h、24h及48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0.5mg/mL艾司氯胺酮+NS总量至100mL效果确切,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且较为安全.

    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艾司氯胺酮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超声治疗仪在脊柱压缩性骨折PVP术后遗留疼痛中的临床研究

    罗浩李侃李丹荣
    1046-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治疗仪在脊柱压缩性骨折PVP术后遗留疼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脊柱骨伤二科病区住院部的60例伴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PVP术后残余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术后残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在4~6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超声治疗仪);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ODI评分以及症状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在改善脊柱压缩性骨折PVP术后遗留疼痛中发挥积极作用,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超声治疗仪脊柱压缩性骨折PVP术疼痛效果

    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

    匡晓丽华锦嫦黄健
    1049-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4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取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D-二聚体、血小板、纤维蛋白原、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Caprini评分、ADL评分、BMI指数以及是否使用抗凝药物等指标.随机将70%的研究对象分配到模型组,30%分配到验证组,模型组和验证组分别用来构建和验证预测模型.通过单因素x2检验,筛选出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用方程公式预测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分别进行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和R软件进行.结果:模型组与验证组LE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筛查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Caprini评分、ADL评分、未使用抗凝药物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属于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LE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LEDVT风险预测模型绘制的ROC曲线AUC为0.812,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17%、94.95%;拟合优度检验发现,模型组检验值P=0.535,验证组P=0.302;DCA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在0~0.96的阈概率范围内均比极端曲线的净获益更高,临床效应与应用价值较好.结论:基于股骨骨折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构建的LEDVT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LEDVT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参考,帮助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改善.

    股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

    邓智斌
    1053-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0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免疫功能、术后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卧床、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椎体后凸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不仅可提升手术效果,而且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更利于远期脊柱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急性脊柱创伤围术期指标手术效果免疫功能

    骶尾部侧方位弧形切口一期缝合+引流术治疗藏毛窦的临床观察

    古世玲胡红专
    1056-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骶尾部侧方位弧形切口一期缝合+引流术治疗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60例,其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对照组时间段,纳入30例患者;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作为观察组时间段,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骶部藏毛窦切除开放、切除缝合术;观察组给予骶尾部侧方位弧形切口一期缝合+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术后疼痛感持续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长度;并发症发生与复发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76.67%),观察组有效率(96.67%)更高(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感持续时间短、换药次数少、创面愈合时间短、瘢痕长度短(P<0.05).相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复发率(1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复发率(0.00%)更低(P<0.05).结论:骶尾部藏毛窦经骶尾部侧方位弧形切口一期缝合+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缩减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术后并发症少、复发风险低,值得推广使用.

    藏毛窦骶尾部弧形切口缝合引流术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