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徐超富

双月刊

1671-6124

jkxb2002@126.com

0731-88872209、88872472

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

    冯建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教育学的标识性概念

    从潘懋元先生的人生发展看教育家精神养成

    刘铁芳谢颖婷
    6-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潘懋元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借鉴孔子自述对潘先生人生历程的分析表明,教育家精神在潘先生身上突出体现为对民族、国家和教育的挚爱,持续学习与发展的精神,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基本问题的长期关注,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持续的探究精神.潘先生教育家精神的养成路径为从民族精神中获得个体成长的养料,开展回应民族与时代需要的创造性实践,进而回归民族精神,完成教育家个体作为精神性存在的超越.

    潘懋元孔子教育家教育家精神

    人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蕴含与落地培育

    龙宝新郭琴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隐藏在教育家集体人格及其实践背后的精神共相,从教育家的人格"长相"入手来透视教育家精神是精准定义教育家精神的科学之道.教育家是"梦想、思想、创想"的时代杰作,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实践旨趣的精神镜像,人民教育家精神是为民"立德、立学、立教"实践的意义浓缩与精神镜像.新时代人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蕴含是:"家国天下"的立德精神、"知行统一"的立学精神与"仁智兼修"的立教精神.从"三修",即修身、修心、修业入手,升华教师的师魂、睿化教师的心智、精化教师的技艺,是人民教育家精神落地培育的现实路径.

    人民教育家精神精神镜像立德精神立学精神立教精神

    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政策意义与实施策略探析

    吴刚平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义务教育新课程语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与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相对应,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强调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和价值关切,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育人载体.为此,学校需要充分运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政策空间,统筹协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特别是,明确学校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优化跨学科学习活动的主题结构,运用任务教学、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等多种综合教学形式,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科主题学习交融互渗,以实现课程协同育人和整体育人价值.

    跨学科主题学习政策意义实施策略

    论"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

    温小军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形式上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但在内容上各学科之间却"跨而不合"或"合而不深",在结果上则难以导向对主题的深度理解."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学科性与跨学科性客观冲突、主学科与相关学科不同立场的博弈、预定设计的实践性调适的结果."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样态的拓展与丰富,也可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积极稳妥落地.同时,它也可能带来一些缺憾:引发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误读,难以彰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应有价值.基于以上反思,当下乃至未来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应主动实施"拼盘",又需积极超越"拼盘".

    跨学科主题学习"拼盘"式学科跨学科

    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需要说明理由

    范奇
    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失范一旦确立为法律概念,则要求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遵循说明理由等法治规则.分析教育部典型案例发现,当前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说理程度较低,具体包括处理主体混乱、事实认定与依据不足、推理过程缺失、考量因素不明、程序制约机制及司法审查机制欠缺等问题.说明理由是让执法者依靠良心裁决的推理与判定过程外部化与客观化的一种法定义务,师德规范的伦理性等特征使其适用对说明理由机制更为依赖,从说明理由视角切入在规范、实践与理论层面具有正当性基础.域外法治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说明理由机制在学校师德失范行为处理中的价值功能,广义层面的机制经验包括:主体上设立处理师德失范的专业机构,构建以自然公正为基础的说明理由机制;行为上基于司法审查明确师德失范行为认定的要素,建构师德失范处理的过程基准,防止师德失范概念的模糊化;结果上注重教师基本权利的平衡与保障,推崇三段论法律说理和比例原则的运用,实现师德失范处理的司法化.我国可从搭建说明理由的技术支撑、完善说明理由的制度体系、营造准司法化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机制建构,实现高校教师师德失范处理说理的普遍化.

    高校师德失范说明理由准司法

    师德问责:为何问、问什么、如何问

    安相丞陈蓉晖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指向教师师德责任履行的师德问责逐渐成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中的关键一环,这是师德责任本质的应有之义,是师德失范防治的现实所需,也是维护教育良序的必然要求.师德问责内容因其介入节点的不同而不同,于教师行动前的问责指向教师知觉与意志,于教师行动后的问责指向教师良心与行为.师德问责施行应以动态、全态、常态问责为实践进路,以教师自觉、自讼、自控为内核动力,以督责、归责、追责机制为外部保障,如此才能确保师德问责精准有力、科学合理地发挥其效能.

    师德失范问责制师德责任自我问责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钟云华余素梅雷杰
    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驱动因素,心理资本是否对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也产生重要影响,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问题.对全国 632 份创业失败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有正向促进作用,能正向预测其创业失败修复水平;失败学习和恢复导向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经济成本负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失败学习和恢复导向影响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的程度.促进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可从营造宽容创业失败氛围、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构建大学生创业失败经济补偿机制和大学生加强失败学习准备等方面入手.

    心理资本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经济资本失败学习恢复导向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双重视角

    马翔姜华刘盛博
    6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聚焦于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缺乏对后续创业绩效的关注,尤其缺少不同创业教育类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对 696 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表明,创业教育可进一步细分为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这两类教育既能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绩效,又能通过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间接影响创业绩效,且创业能力的中介效应强于创业意愿.研究突破以往研究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笼统概念的局限,探索了两种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内在机理,发现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是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重要的影响指标,有望为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提供借鉴与启示.

    创业理论教育创业实践教育创业绩效创业意愿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研究——以创业课程满意度和创业激情为中介的实证考察

    李润亚张潮张海珠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构建以创业课程满意度和创业激情为中介的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拓展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的研究范围,并为创业教育以及创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利用"问卷星"在山西省域内的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研究显示,创业教育能够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能力,创业课程满意度整体维度和子维度在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机理中存在中介作用,创业激情整体维度和子维度在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机理中存在中介作用.因此,整合创业教育内容、搭建创业教育平台、优化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课程满意度、激发创业热情,是提升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业教育创业课程满意度创业激情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