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项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曹晶晶梅展展王文雅韩笑笑...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专项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康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94例LDH康复期患者,将2021年2-10月就诊患者设为常规康复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就诊患者设为专项康复训练组,各47例.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腰椎牵引、推拿、药物干预、常规康复锻炼等),专项康复训练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联合开展专项康复训练.对比两组锻炼依从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专项康复训练组锻炼依从性(95.74%)高于常规康复组(74.47%)(P<0.05);干预1周、1个月、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专项康复训练组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专项康复训练组SAS、ODI评分均低于常规康复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专项康复训练组满意度(97.87%)高于常规康复组(80.85%)(P<0.05).结论 专项康复训练用于LDH康复期患者中,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锻炼依从性,缓解腰椎功能障碍,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满意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专项康复训练腰椎牵引推拿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苏醒余洋王洁孙军...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6例中青年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觉负担量表(SPBS)评估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临床资料特征者SPBS评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BS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SPBS评分与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相关性.采用中介模型分析病耻感在自我感受负担、医学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 186例中青年ACI患者SPBS(36.24±5.63)分;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家庭关怀度、慢性病病耻感、医学应对方式、生存质量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SPBS评分与APGAR、SSRS、WHOQOL-BREF、面对维度呈负相关,与SSCI、FoPQ-SF、回避维度、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家庭关怀度、慢性病病耻感、医学应对方式、生存质量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自我感受负担,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

    急性脑梗死中青年多元线性回归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再入院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户军燕邱作栋周宁王淑娜...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再入院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吸氧、洛尔类药物、利尿药物、普利类药物、低盐饮食、强心剂等治疗.观察组45例在前基础上加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再入院率、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CI、CO)水平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L-6、TGF-β1、NT-proBNP、hs-CRP、TNF-α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且能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心衰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穆艳艳张敬伟袁小笋徐赟...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8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靶向治疗组与化疗组,各74例.化疗组接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靶向治疗组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对比两组疾病控制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血管生成指标[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60.81%(45/74)]较化疗组[44.59%(33/74)]高(P<0.05).治疗后,靶向治疗组CD4+较化疗组高,CD8+较化疗组低(P<0.05).治疗后,靶向治疗组TK1、VEGF较化疗组低(P<0.05).治疗后,靶向治疗组血清CEA、CA50、CA125水平较化疗组低(P<0.05).治疗后,靶向治疗组KPS评分较化疗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能改善免疫功能,抑制血管生成,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机体功能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奥希替尼培美曲塞顺铂

    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

    畅慧君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IC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联合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接受替格瑞洛联合丁苯酞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两组治疗2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F)量表评分及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表(MoCA)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高(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照组ADR分别为8.33%、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D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疗效较佳,可调节血清CGRP、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减轻负面心理,且ADR较少.

    丁苯酞替格瑞洛缺血性脑血管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联合西地碘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王伟新张丽娜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与西地碘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CP患者,以1∶1原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68例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西地碘治疗,联合组接受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西地碘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附着丧失(AL)]、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生活质量[CP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CP)]、血清因子水平[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瘦素、内脂素]、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6.47%)(P<0.05);治疗后联合组PD、AL、PLI、GI、VAS及OHIP-C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TREM-1、HMGB-1、内脂素低于对照组,瘦素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12.12%)低于对照组(34.6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联合西地碘治疗CP效果显著,可改善牙周状况,减轻痛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西地碘慢性牙周炎

    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效果

    刘婷婷段玉薇王楠赵璞...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肝胃不和型胃脘部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即口服奥美拉唑及中药,治疗组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GIQLI)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HAMA,GIQLI得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患者得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效果较好.

    肝胃不和胃脘痛虎符铜砭刮痧慢性胃炎

    清心疏肝方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肝气郁结型抑郁的效果

    姚莉高可平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清心疏肝方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肝气郁结型抑郁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南阳市中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肝气郁结型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心疏肝方.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嗜睡)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S-QOL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心疏肝方联合子午流注针法可改善脑卒中后肝气郁结型抑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抑郁清心疏肝方子午流注针法

    健脾逐瘀方联合中药穴位敷熨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虚肾瘀证的效果

    朱亚歌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逐瘀方联合中药穴位敷熨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虚肾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虚肾瘀证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穴位敷熨)和观察组(50例,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穴位敷熨+健脾逐瘀方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3个月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浆黏度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逐瘀方联合中药穴位敷熨治疗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虚肾瘀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健脾逐瘀方中药穴位敷熨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虚肾瘀证

    DCE-MRI、CT、乳腺钼靶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丁永刚袁军辉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CT、乳腺钼靶(MG)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和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48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DCE-MRI、CT、MG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法及其联合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诊断,148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71例.在DCE-MRI检查中,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分别为70、17、1、60例,CT检查中为62、19、9、58例,MG检查中为41、8、30、69例,联合检查中为70、3、1、74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DCE-MRI、CT、MG、联合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56、0.737、0.973.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CT、MG(P<0.05),特异度高于DCE-MRI、CT(P<0.05),准确性高于DCE-MRI、CT、MG(P<0.05);DCE-MRI的敏感度高于CT、MG,特异度低于MG,准确性高于MG(P<0.05);CT的敏感度高于MG,特异度低于MG(P<0.05).结论 DCE-MRI、CT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MG具有较高的特异度,DCE-MRI、CT、MG三者联合可提高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CT乳腺钼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