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铆钉缝合法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高世玉张楠刘磊陈涛...
    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铆钉缝合法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因肾细胞癌于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共81例,回顾其临床资料,根据缝合方法分为研究组(改良铆钉缝合,41例)和对照组(倒刺线连续缝合,40例),总结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尿漏发生率、术后肾周血肿发生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结果 研究组热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尿漏及肾周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1例术后尿瘘和2例术后肾周血肿,经过治疗后好转,研究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改良铆钉缝合法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效果确切,可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改良铆钉缝合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神经外科昏迷促醒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丁雅琼刘亚柯侯慧峰张胜勇...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原菌情况,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率,根据是否发生MDRO分为观察组(是)和对照组(否),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昏迷促醒患者发生MDRO的影响因素.结果 211例调查对象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85株,其中有130例发生MDRO,共188株,耐药率为65.96%(188/28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比分别为54.26%、32.98%、12.77%.两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营养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IHSS评分、营养风险是MDRO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IHSS评分、营养风险是诱发MDRO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防止医院感染.

    广谱抗菌药物昏迷促醒中心多重耐药菌影响因素

    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康复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宁妍妍丁倩杨慧李敏...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食管癌(EC)根治术治疗EC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康复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EC患者,随机分成A组(41例)、B组(41例).B组接受双切口入路(右胸-上腹部)EC根治术治疗,A组接受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EC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手术及住院耗时较B组短(P<0.05).术后3个月两组FVC、VC、MVV水平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SP、NPY、PGE-2、TNF-α、PCT、IL-6、CRP水平升高,且B组水平高于A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双切口入路(右胸-上腹部)EC根治术与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EC根治术治疗EC患者清扫淋巴结效果相当,但前者对机体肺功能影响更小,后者更有助于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感,且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影响更小.

    食管癌炎症因子肺功能疼痛介质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与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关系

    刘华青乔璐魏林方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与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清心肌酶学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资料,将发生心肌损伤患者纳入A组(62例),未发生心肌损伤患者纳入B组(30例),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室结构指标、心功能参数、心肌酶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心室结构指标和心功能参数与心肌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为67.39%,A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高于B组(P<0.05),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A)低于B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高于B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IVST、LVDD、LAD分别与CK-MB、CK、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5),E/A分别与CK-MB、CK、CTnI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发生心肌损伤患者IVST、LVDD、LAD水平升高,E/A降低,CK-MB、CK、CTnI水平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心室结构指标和心功能参数与心肌酶水平相关.

    彩色多普勒超声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心肌酶

    血清HMGB1、CCL20、HSP27水平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王伟新张丽娜
    252-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热休克蛋白27(HSP27)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患者牙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60例CP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1∶1原则,另选取同期牙周健康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牙周病变程度CP患者血清HMGB1、CCL20、HSP27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CP牙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价值,并分析不同血清水平患者发生CP的危险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HMGB1、CCL20、HSP2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牙周病变程度CP患者血清HMGB1、CCL20、HSP27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且各指标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HMGB1、CCL20、HSP27水平联合诊断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最佳诊断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8.33%,约登指数0.800,且各指标高水平患者发生CP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1.105倍、1.034倍、1.105倍(P<0.05).结论 HMGB1、CCL20、HSP27在CP患者血清中呈异常高表达,各指标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且联合检测对CP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CP、评估牙周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

    高迁移率族蛋白1CC趋化因子配体20热休克蛋白27慢性牙周炎

    动态监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

    张艳华李微张嘉雯刘静炎...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白三烯E4(LTE4)、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26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治疗7 d后疗效分为有效组(217例)和无效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分析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疗效相关性,分析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联合检测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各指标不同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结果 治疗3、5 d后,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RR高(P<0.05),VPEF/VE、TPTEF/TE低(P<0.05).治疗3、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与疗效、VPEF/VE、TPTEF/TE呈负相关(P<0.05);治疗3、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与RR呈正相关(P<0.05);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联合预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无效的AUC均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P<0.05).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高水平患儿治疗无效危险度高于低水平(P<0.05).结论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能反映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治疗结局的重要辅助途径.

    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肺表面活性蛋白D肺表面活性蛋白D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浆白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杨旭宁吕晓静李晓红
    26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浆白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治疗的71例不伴有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浆白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变化.另根据患者不同发作状态分成不同亚组,比较不同发作状态患者血浆白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变化.根据是否存在自杀意念将其分为不同亚组,分析自杀意念与血浆白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血尿酸水平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浆白蛋白低于对照组,血尿酸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4、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白蛋白低于混合发作状态患者,血尿酸及血清IL-6、IL-4、IL-1β水平高于混合发作状态患者(P<0.05),但躁狂发作者与抑郁发作者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伴自杀意念者白蛋白水平低于不伴自杀意念者,尿酸、IL-6、IL-4、IL-1β高于不伴自杀意念者(P<0.05).结论 监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浆白蛋白、血尿酸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评估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及患者自杀意念中有重要价值.

    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障碍血浆白蛋白血清炎症因子血尿酸

    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陈桂平孙超群翟晓乐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医院接受膀胱癌切除术治疗的256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56例膀胱癌术后有49例(19.14%)发生尿路感染.两组糖尿病、膀胱冲洗时间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干扰素-γ(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膀胱冲洗时间(≥2 d)及血清CRP、PCT、iNOS、IFN-γ水平为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膀胱冲洗时间及血清CRP、PCT、iNOS、IFN-γ水平均为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影响因素,临床需加以针对性防范和干预,促进预后改善.

    膀胱癌手术尿路感染影响因素

    LMR、miR-21、HOPX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瘤体体积变化参数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

    符小春刘秀玲王茹娜
    268-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微小RNA-21(miR-21)、转录因子含同源结构域蛋白同源盒(HOPX)水平,分析其与瘤体体积变化参数[瘤体缩减率(TVRR)]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行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7例)、预后良好组(7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TVRR及治疗后14 d血清LMR、miR-21、HOPX水平.分析血清LMR、miR-21、HOPX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TVRR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治疗后14 d血清各指标水平对预后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治疗后14 d血清LMR、HOPX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miR-21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LMR、HOPX与宫颈癌浸润深度、FIGO分期呈负相关,且与TVRR呈正相关,而miR-21与之相反(P<0.05);LMR、miR-21、HOPX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治疗后14 d血清LMR、miR-21、HOPX联合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LMR、miR-21、HOPX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TVRR密切相关,三者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最高.

    宫颈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微小RNA-21含同源结构域蛋白同源盒预测

    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分析

    曹栋张文召梁斐
    27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认知障碍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34例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为发生组(56例)、未发生组(7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认知障碍与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评分(ARWMC)相关性.发生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WML病变分为非病变者36例、病变者20例,并分析WML病变者、非病变者血清学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评价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认知障碍并发WML的预测价值.结果 CI患者认知障碍与入院时ARWMC评分存在线性关系(P=0.005),且认知障碍与入院时ARWMC评分呈正相关(r=0.485,P<0.001).病变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重度颈动脉狭窄占比、多梗死灶占比高于非病变者,血清RBP、Galectin-3、IL-33水平高于非病变者(P<0.05).高龄、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多梗死灶及血清RBP、Galectin-3、IL-33水平升高均为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P<0.05).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认知障碍并发WML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RBP、Galectin-3、IL-33单独预测(P<0.05).结论 CI患者认知障碍与WML呈正相关,年龄增长、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多梗死灶及血清RBP、Galectin-3、IL-33水平升高是影响认知障碍并发WML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对认知障碍并发WML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脑梗死认知障碍脑白质病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