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DC-1、ZEB1表达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胡瑞华
    315-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30例HBV-ACLF患者和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纳入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DC-1、ZEB1水平.对HBV-ACLF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分为生存组(76例)和死亡组(54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DC-1、ZEB1水平;分析血清SDC-1、ZEB1、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HBV-ACLF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HB组、HBV-ACLF组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BV-ACLF组高于CHB组(P<0.05).死亡组HBV-ACLF患者白蛋白低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水平及MELD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预测.MELD评分、SDC-1、ZEB1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V-ACLF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均与近期预后相关,且血清SDC-1、ZEB1与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最高.

    多配体蛋白聚糖-1乙型肝炎病毒E盒结合锌指蛋白1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

    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皇甫家铭黄玉杰柳雨田科...
    319-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依从率,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观察两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HSS各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伸膝肌群、屈膝肌群峰力矩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可有效提高老年THA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机器人坐卧式康复训练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肌力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高危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杨琛尹中普张贵周聪...
    32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调查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45例(43.69%)纳入耳鸣组,非耳鸣组58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咽鼓管鼓口异常、睡眠障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将耳鸣患者纳入阳性,非耳鸣患者纳入阴性,按照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4.60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7.93%.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率较高,咽鼓管鼓口异常、睡眠障碍、血清IL-6、IL-8、TNF-α水平升高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较高,可为临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耳鸣高危因素模型

    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梁献丽王雅楠孟中伟马林虎...
    327-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试验组接受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比较两组种植精准度、术后恢复情况、牙周健康指数[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术后修复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评分(WE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颈部距离偏差、根尖部距离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小(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持续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短(P<0.05).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I、PLI指数低(P<0.05);术后7 d、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ES评分、WES评分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应用于牙列缺损治疗中,可提升种植精准度和修复美学效果,缩短术后疼痛及肿胀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牙周健康,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牙列缺损口腔种植修复术数字化导板种植精准度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李焕丽冯凤喜王卫民李印玉...
    330-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根治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104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复合喉罩通气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ESPB复合喉罩通气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拔管、苏醒、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及麻醉苏醒后15 min时患者躁动发生情况[采用躁动行为量表(ABS)评估].结果 两组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两组V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时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后15 min时,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ESPB复合喉罩通气麻醉对NSCLC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效果强,可缩短拔管、苏醒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非小细胞肺癌麻醉镇痛喉罩通气麻醉竖脊肌平面阻滞

    儿童重症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寇果陈超辉张磊
    334-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状肺炎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的413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为重症将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组(5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36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儿童重症状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在性别、出生体重、人工喂养、早产、窒息、先天性气道畸形、佝偻病、手术史、有兄弟姐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生活环境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个月、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生活环境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童重症肺炎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年龄≤3个月,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生活环境不良,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的患儿,需加以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儿童重症肺炎的患病率.

    儿童重症肺炎危险因素年龄营养免疫功能

    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朱海玉王锦倩王雪周晓铎...
    337-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效果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院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南阳市中心医院抽取清洗后的173件医院器具/物品,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检测法评估手工清洗消毒质量情况,根据是否合格分为合格组(141件)和不合格组(32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不合格影响因素.结果 不合格组器械类型精细类、重度污染程度、清洗消毒时间≤0.5 h、终洗用水质量不合格、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比例高于合格组,污染器械放置时间长于合格组(P<0.05).器械类型精细类、重度污染程度、清洗消毒时间≤0.5 h、终洗用水质量不合格、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污染器械放置时间过长是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较差,可能与器械类型、污染程度、污染器械放置时间、清洗消毒时间、终洗用水质量、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等有关,相关管理部门需给予重视,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以提高清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效果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不同抗凝方案在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急诊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师延刚于晓琳耿玉安刘瑞芳...
    34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抗凝方案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急诊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炎症状态及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接受CRRT治疗的110例急诊脓毒症患者的资料,将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的5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采用房颤抗凝治疗出血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风险.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T、APTT降低,Fib水平升高,且观察组PT、APT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颤抗凝治疗出血评分系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抗凝相比,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方式可更好地减轻急诊脓毒症CRRT治疗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出血风险.

    脓毒症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抗凝炎症状态出血风险

    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

    丁建华
    345-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应答的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激素序贯疗法.观察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周,记录心血管损害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主要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WBC、MMP-9、VEGF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观察组心血管损害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素序贯疗法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免疫球蛋白无应答的患儿,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MP-9、VEGF表达,降低心血管损害风险,安全性可.

    川崎病儿童免疫球蛋白激素序贯疗法疗效

    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心脏重症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

    耿俊义高杰郭长英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心脏重症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及对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心脏外科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分组,各40例.A组接受苯磺酸瑞马唑仑镇静药;B组接受美右托咪定镇静药.比较两组镇静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混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Scv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A组达到目标镇静时间、镇静深度满意时间、停药后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A组第1次脱机时间短于B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A组HR、MAP高于B组,SvO2/ScvO2低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24 h,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镇静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B组(P<0.05).围手术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右美托咪定,苯磺酸瑞马唑仑更能减轻心脏术后重症患者认知损害,促进术后恢复,提供满意镇静效果.

    苯磺酸瑞马唑仑右美托咪定镇静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