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丙戊酸镁联合齐拉西酮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应用

    王燕赵娅莉蔡婧
    4536-4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丙戊酸镁联合齐拉西酮在双相情感障碍(B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BD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39例)和联合组(39例)。单一组采用丙戊酸镁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用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lβ)]水平、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36/39)]较单一组[64。10%(25/39)]高(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TNF-α、IL-4、IL-1 β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GDNF、BDNF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BRMS评分、HAMD评分较低(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5/39)]与单一组[10。26%(4/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齐拉西酮治疗BD效果显著,能减轻机体炎症,提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抑郁及躁狂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双相情感障碍丙戊酸镁齐拉西酮

    穴位针刺联合骶管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未智慧
    4539-4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针刺联合骶管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中医骨伤医院收治的100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穴位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骶管封闭术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时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肌生物力学[腰背屈肌与伸肌比值(F/E)、腰背伸展状态下的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VAS评分、F/E高于观察组,JOA评分、AP、PT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封闭术联合穴位针刺治疗LDH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腰背肌生物力学,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症位针刺骶管封闭术

    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效果

    孙辉曾佳郑大炜
    4543-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西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2例。A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百令胶囊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外周血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升高,B组高于A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评分、外周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均增加,B组高于A组(P<0。05)。随访8周后,较A组,B组急性加重再入院率更低(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血气指标的调节,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步行能力,控制患者急性加重再入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西药百令胶囊肺功能

    消囊调经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孙培培袁俊俊周艳艳
    4547-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消囊调经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59例)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联合组(59例)在西药组基础上接受消囊调经汤治疗。两组均接受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治疗后比较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卵巢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结果 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1。53%)高于西药组(76。27%)(P<0。05);联合组卵巢体积、包膜厚度、卵泡数量小于西药组,卵泡最大直径大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卵巢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末期速度高于西药组,血流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消囊调经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效果显著,对PCOS患者的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起到改善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消囊调经汤炔雌醇环丙孕酮卵巢形态血流动力学

    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高小盼王晶李江丽
    4550-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在评估乳腺癌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整理影像学表现,将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结合影像学结果整理患者的皮质形态与血流信号的表现情况。结果 超声影像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后,前哨淋巴结异常,但大小与结构未发生显著改变,皮质局限性突起、偏心性增厚或皮质弥漫性增厚(>3 mm);随疾病进展,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长短径比值<2;肿瘤细胞在破坏淋巴结后,影像学下淋巴结门强回声消失或偏移;血流信号杂乱且阻力升高。经病理诊断,100例患者中已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47例(转移组),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为53例(未转移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03%(43/47)。转移组患者乳腺皮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偏心增厚型(61。70%)、向心增厚型(23。40%)、狭窄型(14。89%);未转移组患者的乳腺皮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向心增厚型(26。42%)、狭窄型(73。58%),组间狭窄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流分布状态表现为混合型、周边型、散在型、淋巴门型,分别为8。51%、53。19%、25。53%、12。77%;未转移组的血流分布状态表现为混合型、周边型、散在型、淋巴门型,分别为5。66%、5。66%、13。21%、75。47%,组间周边型、淋巴门型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且能够结合超声诊断的影像学结果对患者的皮质形态以及血流状态作出明确,对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病灶位置,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乳腺癌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表现

    手术室首台骨科腰椎手术切皮时间延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原影李温霞
    4554-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手术室首台骨科腰椎择期手术切皮时间的因素,并据此构建应对策略,旨在为提升手术室使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23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首台骨科腰椎择期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切皮时间延迟原因,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针对真因进行分析,进行对策制定和执行。在对策执行后对2023年7月首台骨科腰椎择期手术切皮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3年3月首台骨科腰椎手术切皮时间延迟率为83。33%(70/84),经过改善后,2023年7月首台骨科腰椎手术切皮时间延迟率为23。38%(1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腰椎择期手术切皮时间推迟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跨部门协作,完善手术室的运营流程,并推行细致入微的管理手段,有助于减少手术切皮时间的延误,从而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手术室首台择期手术切皮时间

    消化内镜手术患者口渴现状及影响因素

    杨嫚蒋秋焕薛文俊时莉莉...
    4557-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手术患者口渴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办理住院且接受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41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口渴数字评分法、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评估工具,以面对面方式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患者口渴的影响因素。结果 417例患者术后口渴发生率为90。9%;184例(44。1%)患者发生轻度口渴,166例(39。8%)患者发生中度口渴,29例(7。0%)发生重度口渴。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禁水时长、术后禁水时长及焦虑得分是口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消化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口渴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消化内镜手术患者的口渴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口渴问题的认知、重视程度及管理能力,改善患者手术治疗舒适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消化内镜口渴舒适度围手术期

    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对脑肿瘤患者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徐畅潘圆圆王慧仙
    4561-4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脑肿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MCMQ)、自护能力(ESCA)、希望水平(HHI)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改良Barthel指数(BI)。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ESCA、HHI、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改变患者应对方式,提升自理水平,增强自护能力,促进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脑肿瘤应对方式自护能力授权理论希望水平

    基于"肺主治节"理论的阶段性康复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王艳璞卢吉锋
    4565-4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肺主治节"理论的阶段性康复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依从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CHF患者,按康复方案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肺主治节"理论的阶段性康复模式。比较两组运动自我效能(SEE)、康复依从性、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EE、MLHF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依从性(97。87%)高于对照组(83。72%)(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6MWT较对照组升高,LVESD、LVEDD较对照组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FVC、PEF、FEV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肺主治节"理论的阶段性康复模式能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及运动自我效能,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肺主治节阶段性康复模式心功能生活质量

    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化互动达标理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付晓燕张钦李爱丽
    4570-4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化互动达标理论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S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院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院内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化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负面情绪、伤残接受度、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FMA)、巴氏指数评分、伤残接受度量表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化互动达标理论干预能提高IS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伤残接受度、生活质量,且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

    缺血性脑卒中问题导向系统化互动达标理论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