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PLC-Q-Exactive-MS/MS和GC-MS联用技术的蒙药通拉嘎-5化学成分研究

    徐才猛董馨胡少男王智...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分析蒙药通拉嘎-5化学成分,明确其化学物质组成。方法:采用HPLC-Q-Exactive-MS/MS和GC-MS联用技术对通拉嘎-5固有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二级质谱结合CD软件和文献检索,共鉴定出105个化学成份,包括27个生物碱类,26个黄酮类,15个挥发油类,11个酚酸类,5个瑞诺烷类二萜类,5个有机酸类,3个多酚类,3个鞣质类,3个香豆素类和7个其他类。通过GC-MS法结合NIST数据库,共鉴定57个化合物,包括30个萜类、14个烃类、6个醛类、2个脂肪醇类、2个羧酸酯类、1个酮类、1个生物碱类和1个甾醇。结论:建立的HPLC-Q-Exactive-MS/MS 和GC-MS分析方法可对通拉嘎-5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可为系统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参考。

    通拉嘎-5HPLC-Q-Exactive-MS/MSGC-MS化学成分

    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发展路径研究

    唐雯菲邱飞周蓉张光慧...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晃侗苗医药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医学的视角,探讨了"康养"的内涵和侗苗医药康养资源的分类、现状、问题和发展路径。康养是从健康、养生和养老3个维度对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三位一体的拓展,而民族医药富含"康养"元素。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包括药材、食材、其他自然资源、医疗和人文活动5大类,具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和开发、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专门项目和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资源整合、深化创新合作、扩大国际交流4个方面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侗苗医药康养资源新晃发展路径

    3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舌、脉、证特征分析及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游瑾渝刘君滕秀香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舌、脉、证分布的特点及其与年龄相关性。方法:收集346例行EPs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EPs的患者年龄及舌象、脉象、证型等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6例患者整体舌质以舌色淡舌体胖、苔白腻为主;脉象以脉弦、脉沉弱为多;脾肾两虚证是EPs主要证型。舌色淡舌体胖、舌色红舌体瘦、苔白腻、苔干少、脉细数、脉沉弱、脾肾两虚证、阴虚证有随年龄增长占比增加趋势(P<0。05);青中年女性组"舌色淡红舌体适中""苔薄白""脉弦"舌、脉特征占比较多(P<0。05)。结论:EPs患者舌、脉、证与年龄具有相关性。青中年女性多表现为舌红苔薄白脉弦,肝郁证较多;随年龄增长,舌淡胖、舌红瘦、苔干少、脉细数、脉沉弱表现逐渐增加,以脾肾两虚、阴虚为主。

    子宫内膜息肉舌象脉象中医证候

    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与外周血巨噬细胞表型的相关性

    张传举喻学婷颉彦鹏李浩经...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证型与外周血巨噬细胞M1和M2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T2DM患者及2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122名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巨噬细胞表型及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4、IL-10)的含量在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差异。并经Pearson分析各组患者巨噬细胞表型与T2DM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与IL-1β、IL-6呈正相关,与IL-4、IL-10呈负相关;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与I L-1β、IL-6呈负相关,与IL-4、IL-10呈正相关。与健康受试者比较,T2DM患者的FBG、HbA1c、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M1/M2比值、IL-1β、IL-6水平均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IL-4、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T2DM各中医证型患者的FBG、HbA1c、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M1/M2比值、IL-1β、IL-6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气阴两虚组,而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IL-4和IL-10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为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气阴两虚组。结论:各中医证型的T2DM中,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含量最高的组是痰热互结组,最低的组是气阴两虚组;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含量最高的是气阴两虚组,含量最低的是痰热互结组。T2DM的病情变化可能与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有关。

    2型糖尿病巨噬细胞中医证型相关性M1/M2Pearson分析

    龙氏治脊疗法结合放血疗法治疗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

    文舒宁袁小敏赵彪
    79-8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联合放血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龙氏治脊组、放血组、联合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龙氏治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龙氏治脊疗法治疗,放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放血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放血疗法和龙氏治脊疗法。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同时评价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放血组剔除2例,联合组剔除1例,4组共161例完成研究。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龙氏治脊组、放血组、联合组的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龙氏治脊组、放血组、联合组治疗2个疗程后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对照组、龙氏治脊组、放血组总显效率分别为87。5%(35/40)、43。9%(18/41)、68。3%(28/41)、69。2%(27/39);联合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龙氏治脊组、放血组(P<0。05);龙氏治脊组和放血组总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龙氏治脊组与放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龙氏治脊疗法和放血疗法两者无交互作用(P>0。05)。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各评分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都存在交互效应(P<0。01),4组下降趋势不一致,联合组下降幅度最大。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1),4组增长幅度不一致,联合组增长幅度最大。结论:龙氏治脊疗法联合放血疗法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使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神经根型颈椎病龙氏治脊疗法放血疗法析因设计临床研究

    糖痹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范庆轩刘宁乾陈易瑶胡燕...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糖痹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血瘀脉络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体质量指数相近、就诊时间相近、糖尿病病程相似、中医证候积分相似、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相似7个条件进行1∶1配对,共配对30对,每对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糖痹康组)和对照组(甲钴胺组),共治疗12周。以MDNS为主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电生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次要疗效指标,评价糖痹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33%(16/30);经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改善MDNS积分、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NSE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糖痹康与甲钴胺相比,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胫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NSE水平方面更有优势,且糖痹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痹康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甲钴胺配对对照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

    王强薛彬颜威詹纬祎...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海派中医对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意见,构建并形成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为后期研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专家讨论的方式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归纳并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的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确立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结果:第1轮问卷调查共遴选出22名专家,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4;根据专家认同度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结合专家意见,剔除条目4、条目5、条目7,调整条目3,形成第2轮调查问卷。第2轮问卷调查共遴选出22名专家,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6;第2轮问卷调查所有条目的变异系数均<0。5,调查结束并确立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结论: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治疗方案,为今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导引治疗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骨质疏松症导引海派中医诊疗方案德尔菲法

    湖南省中医医院护士雷火灸技术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曹彩虹蒋谷芬徐若馨谢冰婵...
    95-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医医院护士雷火灸技术知信行水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完善雷火灸技术操作规范,促进雷火灸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雷火灸技术知信行问卷对湖南省临床15所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中医医院护士雷火灸技术知识(28。75±11。45)分,雷火灸技术态度(42。21±5。59)分,雷火灸技术行为(50。16±10。5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聘用形式、专业背景、是否接受过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科室是否有自行制定的雷火灸操作规范是影响雷火灸技术知识的因素(P<0。05);月收入、医院级别、科室是否有自行制定的雷火灸操作规范是影响雷火灸技术态度的因素(P<0。05);医院级别、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及科室是否有自行制定的雷火灸操作规范是影响雷火灸技术行为的因素(P<0。05)。结论:湖南省中医医院护士对学习雷火灸技术态度积极,但知识水平有待提升,雷火灸技术操作技能运用不足,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雷火灸技术操作规范,为雷火灸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雷火灸湖南省中医医院护士知信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及分级预测模型的构建

    叶会玲徐敏俞国红叶富英...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及分级预测模型,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专家现场论证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邀请浙江省内中医护理专家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分级评定并构建分级预测模型。结果:根据技术的安全性、学习掌握难易程度及操作难易度将技术分为一级技术、二级技术和三级技术。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4。44%,权威系数为0。91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892~1。000。构建的技术分级预测模型总准确度为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技术分级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能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级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护理技术技术分级预测模型护理管理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翟文静揣强赵蒙蒙刘建平...
    105-11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用药规律,筛选核心处方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RAU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李佃贵教授治疗RAU患者的门诊处方,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SPSS Modeler 18。0分析软件对筛选出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并运用Cytoscape 3。9。1进行复杂网络的可视化,确定核心处方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RAU的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等。结果:共纳入医案156则,录入有效中药处方103份,共计164味中药,总频数为2 121。药物频数较高的是黄连、生地黄、黄芩、柴胡、清半夏、川牛膝、淡竹叶、蒲公英等,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为肺、肝、胃经。核心处方为黄连、生地黄、黄芩、柴胡、清半夏,其重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和生物素酰基-4-氨基丁酸等,关键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等,关键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ACE-RACE信号通路等。结论: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内蕴是RAU的核心病机,并以清热化湿、泄浊解毒法治疗RAU。核心处方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ACE-RACE信号通路起到治疗RAU的作用。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核心处方用药规律李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