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下)
海外英语(下)

杨小红

月刊

1009-5039

0551-3490391

230071

安徽合肥市政务区翡翠路1118号10楼

海外英语(下)/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下旬 中考)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是一本初中生双语有声杂志。内容贴近《英语课程标准》,选材广泛,全面覆盖考点,同步配合复习。它集时尚、实用、趣味与知识性于一体,其目的在于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开阔视野,认识世界,顺利通过升学以及各种初级水平考试。 本刊为月刊,每月下旬出版。主要栏目包括:时文阅读、阅读训练营、美味英文、海外风景、文化博览、语法攻关、词汇加油站、洋腔洋调、策略点拨、中考题苑、快乐驿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背景下民族文化负载词的外宣翻译

    李海丽李海玲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发展,机器翻译越来越强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的翻译市场,各个行业都有不同层次的翻译需求,机器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翻译效率,降低成本而受到青睐。文章结合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现状及民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特点,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说明目前机器翻译在处理民族文化信息负载词汇时还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但可以进行初步翻译之后再由人工翻译进行修订,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效率又保证翻译质量。

    机器翻译民族文化负载词人工翻译人工智能

    动态对等原则指导下的习语翻译策略

    吕艺
    39-4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更是记录和展现特定文化的工具。同时,语言的发展也深受文化的影响。习语作为典型的语言现象,在文化传播中拥有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在习语的翻译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的问题,阻碍文化内容的客观表达与有效传播。对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原则,即在接受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对等物,然后按照由意义到风格的翻译处理,这一原则在习语翻译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结合一些经典习语的翻译实例,对英汉习语翻译中可以使用的四种方法——直译、释译、省略翻译和注释翻译进行介绍分析,以丰富习语翻译的策略。

    习语翻译动态对等语言与文化

    《道德经》罗慕士英译本的诗学研究

    马翡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经》原文及罗慕士英译版本具有明显的诗学取向。老子的诗学语言取向主要体现在和谐的音韵效果、含蓄的文字意境、丰富的修辞和灵活的句式,罗慕士的英译本则从韵律的使用、词的选择、修辞句法的创新呈现其诗学风格。同时,结合翻译理论对译文进行赏析,并通过和理雅各的译文进行对比,发现罗慕士通过在语音、词汇、句法层面的创新,使《道德经》译文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和传播价值。

    道德经诗学罗慕士译本翻译

    运用深度翻译策略进行跨文化诠释探究——以Olivia Milburn《越绝书》英译本为例

    倪华英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绝书》是一部反映江浙地区(长三角地区)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史籍,是一部追溯越文化源头的重要史书。英国汉学家Olivia Milburn把《越绝书》翻译为The Glory of Yue—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Yuejue Shu。译者运用深度翻译策略,通过副文本方式,包括绪论、章节加绪、章节评论、参考文献等文本外翻译和大量的注释这种文本内翻译方式,体现了译者如何解读这本史书的历史文化观,较好地完成了对此书的跨文化诠释。

    《越绝书》英译深度翻译副文本跨文化诠释

    英译汉过程潜在困惑与翻译对策探究

    徐艺萌令狐鸽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是一门艺术,对促进世界各国沟通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的推陈出新,许多学者的翻译学习尚且停留在表层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仍是一大难点。因此,有效的翻译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英译汉过程潜在困惑,文章以一篇科技类文本的翻译作为研究语料,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具体的翻译对策,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促进更顺利、更有效的文化交流。

    句法文化翻译困难语篇

    深度翻译视域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

    徐岳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其中民族体育项目因其"身体活动"的天然优势,在对外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直以来相关的文字翻译工作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完美地传达项目的内涵和文化。在深译视野的指引下,以"独竹漂"的英文译名为例,对现有的典型译例进行了剖析,归纳出深度翻译理论指导非遗民族体育项目翻译模式,以期为我国的非遗民族体育项目的翻译工作带来借鉴,推动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对外译介,促进我国文化对外传播。

    深度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独竹漂体育译介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爱情隐喻的翻译分析研究

    郁晓婷龚玉苗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研究从修辞学转向认知语言学。该文以《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为依托,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书中爱情隐喻的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霍克思在爱情隐喻的英译过程中运用多种翻译策略,部分实现原文中隐喻的认知功能,证明隐喻在人类理解抽象事物、认识抽象世界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文化差异、语境等因素影响爱情隐喻在语言翻译中的构建,在语言中探究文化和认知模式的作用。

    红楼梦概念隐喻爱情隐喻隐喻翻译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翻译

    张春花
    59-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也是新闻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标题位置醒目,是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其翻译质量往往会影响新闻的阅读量与关注度。德国功能派目的论强调目的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导向,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在目的论视角下,基于英语新闻标题在语言、语法和修辞方面的特点,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套用和灵活处理修辞等翻译方法翻译英语新闻标题,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读性。

    目的论三原则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翻译

    互文性视角下的宋词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白雪韩敏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是继唐代之后我国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因而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宋词讲求格律,平仄。根据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它不仅体现在文内的暗指,同时还体现在文内的结构上。在互文性视角下,译者可以理解宋词的互文性表达,领略宋词翻译之美。该文试从许渊冲英译本入手进行文本分析,探讨许渊冲宋词翻译的音韵、意象在互文性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互文性理论宋词许渊冲音韵意象

    框架语义学视域下《传习录》陈荣捷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李扬张婷婷
    65-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框架语义学关注个体经验、知识背景与认知背景对语义的建构,对于典籍翻译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该文以《传习录》心学框架的文化元素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如何通过框架操作来构建并强化目标语读者对心学框架的认知,以期从认知层面上为中国哲学典籍的外译与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传习录》英译王阳明陈荣捷框架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