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英语教学中的数字叙事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曾婧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输出在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和英语素养的提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叙事作为一种强调语言输出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文章在对数字叙事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教学前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后评价三个层面,对数字叙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依托数字叙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英语教学数字叙事应用原则应用策略

    基于PBL模式的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行动研究

    王力崔海英刘欣红赵金川...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学习现状,基于PBL模式的教学行动研究,开展了有计划的语音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行动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以及学生访谈意见,提出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语音会话课程的改进方案,以探究语音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语音会话能力。

    PBL模式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行动研究

    基于Blackboard的英语沟通技巧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徐嗣群刘璐璐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南方科技大学提出了"大学文化培育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南科大语言中心开设了英语沟通技巧选修课。进入2023年,随着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大规模在线教育正在重塑教育形态,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面向未来,南科大必须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新技术革命,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和科研组织方式,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英语沟通技巧课程是南方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程,文章探讨了本课程基于Blackboard在线教学平台的混合式课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设计在线平台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甬剧《典妻》字幕翻译的研究

    曹宁黄婷玮陈睿容王若宣...
    11-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翻译,尤其是中国地方戏剧的外译,是文学翻译中较受忽视的领域。功能对等理论从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等四个方面对翻译进行指导,旨在传递源语信息的含义与效果,而非仅翻译字词本身。这正是戏剧台词字幕翻译所追求的。为克服母语的影响、避免译文生硬晦涩,译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融合目的语接受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并有意识地传递字幕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等,既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误解,同时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功能对等戏剧翻译甬剧《典妻》

    基于目的论的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以《天工开物》为例

    储可桐胡洁蓝朱利双许格格...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有效地译介中国科技典籍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该文基于目的论三原则,以《天工开物》大中华文库英译本为例,探讨其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的翻译技巧及衔接手段。

    目的论三原则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蓝诗玲英译《西游记》翻译策略研究

    冯小艳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的《西游记》英译本作为目前全球最新的节译本,受到西方读者的热烈欢迎与广泛好评。以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西游记》蓝译本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探讨译著在语言、文化及交际生态层面的三维转换,尤其是原作的传统经典文化与幽默成分的构建与再现,总结汉学家译者外译中国典籍的翻译模式与一般规律。《西游记》蓝译本英译研究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助推典籍外译,促进中国优秀经典文学作品走出去意义重大。

    《西游记》蓝诗玲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以纪录片《云南》为例

    李洁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融合了字幕、影像、解说和配乐等符号,呈现出多模态融合的特征。文章以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系列纪录片《云南》为研究语料,以张德禄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方面探究在多模态情景下如何利用字幕翻译实现意义对等,以期为纪录片字幕翻译提供些许参考。

    多模态话语分析纪录片字幕翻译

    再译"上焦"等中医术语的理论选择

    李琳郭霞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脏腑类中医术语的翻译一直是一项难题。文章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和语域理论指导下对"上焦"等中医术语的再译,研究发现:集合了中西医术语的两个语域标志的译文会更精确、实用。中医术语在翻译中要根据源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的特点,选择最贴切、有效的译文,尽力忠实地传递术语的内涵。

    中医翻译语域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上焦文化负载词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词语的翻译策略探析——以葛浩文英译《红高粱》为例

    孟秋宏严胜荣黄洁李洁...
    29-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中国文化体现着民族特色,又有着深厚传统与强烈特色,因此如何正确翻译中国的传统历史符号,对于宣传中华文化,让目标读者跨过历史鸿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至关重要。通过以葛浩文《红高粱》的英译本为例,从翻译方法出发研究了对中国文化符号词的翻译。研究结果表明,葛浩文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更易接受,同时也能正确传达原文丰富的文化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符号归化异化

    概念隐喻视角下翻译专业学生隐喻翻译策略探究

    慕容玉贞
    32-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翻译对学生译员的翻译实践造成困难,文章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译者的时政译本中的隐喻翻译进行分析,探讨翻译专业学生译者识解隐喻的映射过程和隐喻翻译策略,以期为翻译教学提出建议。研究发现:1)学生译者在识解不同类型概念隐喻过程整体上是一致的;2)不管翻译哪一种类型的隐喻,字面隐喻翻译策略使用频率最高;但学生译者并未考虑译文是否产生相同的隐喻映射关系;3)当相同的概念隐喻多次出现,则采用不译的策略;译成非隐喻形式的翻译策略次之。

    概念隐喻隐喻映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