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础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础教育论坛
基础教育论坛

李锦韬

月刊

1674-6023

jcjylt@126.com

024-86209776

110031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15号

基础教育论坛/Journal Ji Chu Jiao Yu Lun T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心素养统领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张世花石萍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此,学校要从加强专业研修、拓宽阅读途径、挖掘阅读素材、传授阅读技巧方面入手,大胆探索与实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助力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冉灵丹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案例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指出教师可以在课前展开调研,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学情,搭建有助于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支架,并在课上通过补充资源提升学生语篇分析深度,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系统整合阅读成果,通过信息技术巧妙组织练习活动,课后基于因材施教理念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

    "互联网+"背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

    黄军韩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设疑启思、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素养培养策略

    "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吴俊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提倡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保障学生休息权利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文章概述"双减"政策内容,反思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革新育人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期望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双减"政策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郭晓彪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对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还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其创新点和着力点,整合课内外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全面保障体育教学成效,充分落实体育育人目标.文章以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为切入点,说明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而立足课程标准要求,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初中体育课程的有效实践路径.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落实路径探究

    王渊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是"素养本位"视域下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进而提高生物学教学效果.尽管如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如实验观念滞后、实验缺乏探究性、脱离日常生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生成.对此,文章先梳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再阐述如何借助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实验教学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课程、课堂、课案、教研实践为例

    吴丽军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在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以课程、课堂、课案、教研为抓手,以丰富性、适切性、创新性和针对性为基本原则,深度推进学校教学的系统化变革与创新,以满足学生多元、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课程升级课堂增效课案创新教研突破

    探索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区域实践模式——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

    倪志刚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浙江省乐清市根据政策导向、区域特点和现实需求,系统建构"5+2+N"共育生态圈,积极探索区域"三时空、三主体、三情境"下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多彩校园课程主导,锤炼关键能力;通过家庭元素跟进,涵养必备品格;通过多元社会力量支持,推进"五育"融合.三方协作共育的实践探索,有效促进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5+2+N"共育生态圈家校社协同育人县域模式

    学前特需儿童"家—园—社—康—医"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山东省沂南县为例

    孙百琪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构建学前特需儿童的育人模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山东省沂南县以特殊教育发展政策为指导,着眼县域学前融合教育实施的现实需求,从搭建闭合式工作网络、建立多主体支持体系、营造社会接纳氛围等方面形成县域学前特需儿童的"家—园—社—康—医"协同育人模式,并通过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完善配套保障机制、优化评估机制等方式保障"家—园—社—康—医"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县域学前特需儿童"家—园—社—康—医"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优化是一个全方位、有深度的工程,能为学前特需儿童创造更加温馨、专业的学习环境,助力学前特需儿童的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学前教育特需儿童协同育人

    由幼儿提问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以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

    朱玲浩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提问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育资源.教师准确分析幼儿提出问题的价值并在活动中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有助于幼儿主动积累经验,实现自我发展.文章以幼儿园大班测量活动"大树有多高"为例,提出相关的教师支持策略.

    幼儿提问科学探究深度学习支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