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蔡金亭

双月刊

1002-722X

jfjw@chinajournal.net.cn

0379-69843520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性刊物。学报主要面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为中文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的主要特色是:一、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重,前者反映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前沿动态,后者报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二、兼顾纯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不仅有文论型的论文而且有可直接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文章。容纳各家之言,如有关语言学研究,对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兼收并蓄。四、涵盖外语语种多,除英、日、俄的文章以外,还刊登有关德、法、西、朝、越、蒙、泰、缅、印尼、印度、尼泊尔、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报每年分4次刊载《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该索引收集了全国所有最新发表的有关英、日、俄三语种的论文的信息,是做相关研究的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为全国独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英事物谜的认知拓扑解析

    王怿旦张雪梅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事物谜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它不仅是一种具有游戏性质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物理世界、心智和语言这三个空间之间和内部交互的拓扑关系,为事物谜的认知拓扑分析奠定了基础.在认知拓扑视域下,事物谜的认知包括从语言空间到认知空间提取拓扑性、建构拓扑同胚以及从认知空间到客观空间的拓扑匹配两个过程.建构基于谜面语言世界、认知主体心智世界、谜底客观世界三者间的拓扑同胚是完成事物谜认知的关键.对应隐喻类、转喻类与隐转喻类三种汉英事物谜认知类型,可分别建构跨域、同域与复合式三种拓扑同胚.此外,认知主体将根据个人百科知识和推理能力同时借助谜目提示进行匹配,最终完成对事物谜的认知加工.

    事物谜认知拓扑拓扑同胚三拓扑空间

    英语处所谓语构式浮现的认知语法解析

    韩淑俊
    11-1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处所谓语构式因处所概念编码于谓语动词中而具备特殊性,以往研究聚焦谓语动词,对其转类加以多维解读,但对构式整体语义及形成的认知动因尚未深入分析.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理论,从构式浮现观探索处所谓语构式的浮现过程、语义特征和认知理据.研究发现:处所谓语构式的浮现是原型单宾构式扩展范畴化的结果;处所谓语构式具备三个语义特征,即多重力动态关系并置的强状态性、构式成分间关系的复杂互动性、处所的定界及完形保障性;构式浮现的认知理据包括详略度调整、扫描路径转换和突显成分转移.该研究思路为统一处理非常规构式浮现现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处所谓语构式认知语法详略度心理扫描认知突显

    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与驳斥派论辩之辩

    李明明孙毅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刻意隐喻理论强调隐喻的交际功能,研究话语中隐喻被刻意使用为隐喻的情况.该理论争议重重,遭到诸多质疑.文章通过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和驳斥派的激辩,着眼反方的疑问和正方的辩驳,旨在厘清刻意隐喻是如何力排众议,挺立于认知隐喻研究之林的,力求发掘刻意隐喻理论的优势及其发展中的问题,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此外,文章从跨学科和学科发展视角阐明了对此次论战的立场,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启示.

    刻意隐喻理论隐喻三维模型认知语言学规约隐喻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发展的逻辑简式

    任东升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翻译实践"概念提出已有10年,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家翻译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性和跨学科特点.审视国家翻译研究发展历程有助于推动其学科化发展.本文剖析国家翻译研究发展的逻辑简式,将其作为国家翻译学的逻辑基础和学科范式,有助于推动建构结构合理、逻辑科学、转化有效的国家翻译学知识体系.

    国家翻译学国家翻译实践制度化翻译逻辑简式

    国家翻译实践中的译者主体意识建构

    刘莉庞秀成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翻译学科诞生以来,翻译研究依靠科学范式,排斥个体经验.因此,自我、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等问题在理论建设中未充分体现.唯有不断建构译者主体意识,才能避免主体性失落.这要求译者处理好与国家主体、翻译实践共同体、共同体他者及自我的共在关系.译者通过上位主体获得翻译权限和自决权,通过共同体场域与他者建立交互关系,并在反思、创造等活动中实现再社会化.译者在向共同体意向转化过程中保持差异性;在自我意识向主体意识转化时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我与客我、自我与他者的反思对话中建构主体意识.译者主体意识的建构有助于增强译力,完善翻译人格.

    国家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共同体译者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翻译人格

    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的事件路径探究

    高玉霞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与事件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不只翻译具有事件性,事件也具有翻译性.事件理论因而可以而且能够成为透视翻译的有效视点.国家翻译实践作为由国家发起并主导实施的翻译行为,不仅是一种国家话语和知识生产事件,更是政治和治理事件.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应将国家翻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视点,将其放入相关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外交等事件网络中,开展事件路径的翻译研究,从而透视国家翻译与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外交等复杂的多维关系,探究国家翻译在历史建构、社会结构变迁、政治秩序塑造、知识生产传播、文化交流融合、国家和国际治理中的作用.

    国家翻译实践事件理论翻译史书写

    术语外译的国家翻译与学者翻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例

    韩子满
    53-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术语的国家翻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学者翻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二者都同时存在多种译文,但由于前者倾向采用解释性翻译,后者倾向字面直译,二者最常用的译文完全不同.二者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都不高,翻译时都没有充分借鉴他人的译文,国际传播效果不够理想.而国际传播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性和术语性不够明显,导致译文在与国外译文的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甚至成为别人恶意污蔑我国的借口.国家翻译实践主体应充分发挥国家翻译的权威性,与学者合作,做好中国特色术语的外译工作.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翻译学者翻译术语外译

    中美企业微博与推特语域变异的多维对比研究

    孙亚王琼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了基于多重对应的分类多维分析法,对比了中企微博和美企推特语域.结果表明,二者语域变异维度主要体现为互动表达与信息叙事表达,即关怀式互动表达与企业运营叙事表达、社会责任叙事表达与建议式互动表达.中美企业博/推文呈现出互动表达与信息叙事表达混合型语域特征,中企偏重互动表达,美企偏重信息叙事表达.互动、叙事表达的杂糅性既体现出商务话语的信息性,又体现了数字时代网络语域的交互性.

    企业微博企业推特语域变异分类多维分析互动表达信息叙事表达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外来词构词语素"-フリー"研究

    张兴孟璐璐
    72-8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朝日新闻》数据库考察外来词构词语素"-フリー"之后发现:1)"-フリー"对于前项语素词语种类的包容性不断提升,造词能力在平成期显著增强并且走势良好,未来将持续创造新词;2)当"-フリー"表示否定意义时带有"向好转化"的语义特征,因此衍生词往往呈现积极主动的感情色彩,这一独特的语感也使其在实际使用时有别于近义构词语素"-レス".

    -フリー日语外来词构词语素朝日新闻语感语料库

    话题熟悉度对读后续写输入加工中注意分配的影响

    顾琦一丁莹烨陈方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读后续写中对输入材料的加工特点,本研究以话题熟悉度为任务变量,以注意为切入点,分写作前和写作中两个阶段考察学习者的输入加工;综合有声思维、笔记、回顾性访谈数据,从意义、形式、语篇结构3个维度对注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在写作前,意义相关的注意占比最高;写作中,形式相关的注意占比最高.2)话题熟悉度对写作前输入加工中的注意分配并未产生影响,但在写作中回读阶段,高熟悉度话题任务引发的意义相关注意占比更高,低熟悉度话题任务引发的形式相关注意占比更高.

    读后续写话题熟悉度输入加工注意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