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格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格理论与实践
价格理论与实践

王永治

月刊

1003-3971

010-68029447 68047375

100837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委交流物价工作经验、开展价格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国家价格政策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和国家发改委行业信息宣传的重要传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色农产品消费需求挖掘与交易路径创新——基于电商促进特色农产品营销视域下的分析

    王晴岚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交易的创新机制与路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数字电商赋能特色农产品交易这一核心议题,揭示数字电商在优化供应链、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指出数字电商在挖掘特色农产品消费需求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剖析数字电商支持下的特色农产品交易机制.基于此,应革新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营销策略,促进消费需求挖掘;推动特色农产品交易模式的变革,促进交易路径创新,以推动农产品交易的高效、透明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电商特色农产品交易机制

    电商集中度、物流效率对耐储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

    陈积志来逢波
    67-7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价格事关国计民生.本文基于2008-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电商产业集中度指数,评价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效率,并实证分析其对耐储型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电商产业发展能够抑制耐储农产品价格上涨;随着电商产业集中度提高,物流效率也将同步提高,从而抑制耐储农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电商产业集中度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基于此,应提高耐储农产品种植户积极性,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商体系建设,规范农村电商发展,以实现农产品保供稳价,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电商产业集中度物流效率耐储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流通

    技术赋能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冯燕芳陈永平
    72-7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链物流承担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商家到消费者的运输、配送等环节任务,满足消费者的生鲜农产品选购与冷链物流质量需求.结合冷链物流的技术类别与及其赋能分析,从技术投入与冷链物流效率要求、技术运用与冷链物流质量标准要求、技术管理与冷链物流成本管理要求、技术综合与冷链物流价格要求等方面系统分析技术赋能的冷链物流质量要求.研究表明:技术赋能冷链物流需要通过注重技术需求测算,精准分析技术投入;加强技术综合运用,优化冷链物流模式;加强冷链技术分析,系统管理冷链成本;注重技术实践管理,优化冷链物流线路;增强信息技术运用,高效管理冷链信息等途径提升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和运营管理效率.

    技术赋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质量

    数字技术融入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研究

    唐小平宁国芳蒋健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融入对农民非农创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考察数字融入通过信息渠道与社会网络影响农民非农创业的机制作用,对激发农民非农创业积极性、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6、2018、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微观数据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农民数字融入对其创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数字融入水平与其创业概率呈显著正向关系,该结论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后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揭示了数字融入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在地区、人力资本等方面存在差异.数字融入对农民创业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数字融入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信息获取、完善社会网络的拓展与维护,达到降低创业成本、激活创业潜力的目标.因此,应通过进一步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完善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农村地区的教育帮扶工作,从而提升农民数字融入水平、调动农民非农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民非农创业数字融入信息渠道社会网络

    百年变局下中国与拉美地区农业合作:发展态势与未来展望

    孙瑶馨
    83-87,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议题是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农业合作也日益成为中拉协同发展的新样板.当前中拉农业合作参与主体、产品种类、合作渠道日益多样化,在农业贸易、农业投资、科技合作等层面呈现新的趋势.面对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全球危机的交织演进,中拉农业合作在气候变化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外溢、域内政治因素影响等方面以及产业链、技术分工、企业国际化等环节面临多重风险隐患.因此,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同拉美国家一道,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地缘风险评估,以及多边规则运用等层面的合作,推进中拉农业合作不断加强.

    中拉农业合作粮食安全南南合作

    推进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国电价体系: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

    王蕾孙轶恺王琼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与经济运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电价体系对电力市场进行改革以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电价体系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从供给侧来看,在市场化与政府调控的共同作用下,"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构建的电力价格体系,有利于增加电力供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电力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平.从需求侧来看,工商业实施两部制电价、居民推行阶梯电价均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供给侧和需求侧电价改革相结合,为推动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研究结果对推进电力市场深化改革、加快共同富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电价体系市场化改革两部制电价阶梯电价

    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利益分配研究

    李金超肖雅朱烨
    95-10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为提升新能源消纳与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投资运营模式,充分考虑一体化项目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Shapley值利益分配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利益分配模式能够满足不同投资主体的基准收益率,且充分考虑了投资占比、风险大小、社会责任及管理等因素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利益分配中的影响,为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益参考.

    源网荷储一体化利益分配Shapley值

    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跨省资金平衡问题研究

    林诗媛朱雅芳杨里林红阳...
    101-10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一环,南方区域已建设统一平衡的集中式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并开展调电结算试运行,而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的计算和疏导方式的合理性关系省间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及后续区域市场运营的持续性.本文基于南方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研究跨省中长期合约主体在不承担与承担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两种模式下现货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计算、分摊方法,分析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为负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进而,构建算例验证本文所提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此,市场初期跨省中长期合约主体不应承担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后期应逐步回归跨省中长期交易的金融属性,并令其承担相关阻塞费用,同时设计金融输电权交易品种,完善金融风险对冲工具.

    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盈余不平衡资金

    欧洲新能源双向差价合约机制研究

    刘小溪
    107-11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向差价合约是支持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通过研究英国、德国、丹麦等国双向差价合约的机制设计与实施经验,揭示各国在双向差价合约实施中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合理设定固定履约价、设计长期合同期限以及灵活的支付机制,是确保双向差价合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此外,政策协调性与市场机制的整合对于避免市场扭曲、实现政策目标至关重要.结合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双向差价合约在中国实施的政策建议,包括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多元化资金来源以及完善法律监管框架等,以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双向差价合约固定履约价新能源政策市场机制电力市场

    发展数字贸易对我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成本影响研究

    王明荣齐泽康
    113-118,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平台为载体的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往来的新引擎,不仅创新了贸易方式,也对贸易成本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本文运用熵值测算了 2008-2021年RCEP伙伴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根据贸易成本测度模型测算我国与RCEP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基于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RCEP伙伴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国家间差距逐渐拉大;除马来西亚外,其余国家与我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波动下降趋势;(2)RCEP伙伴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与其双边贸易成本有显著降低效应,结论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建议依托RCEP伙伴国数字贸易发展,加强我国与其在数字贸易领域全方位合作,积极打造区域内数字流动安全规则.

    RCEP数字贸易贸易成本熵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