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
教师

古华

旬刊

1674-120X

Teacher1910@126.com

0731-84880481

410005

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开发区建设三横路2号

教师/Journal Teache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庄明哲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的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关键所在。历史这门学科,相关的课程改革更是致力于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其中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工具,更是学生历史素养中必备的关键品质与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与未来发展。文章从"史料"与"史料实证"素养简要介绍出发,分析在高中阶段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和方法。

    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策略研究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高雄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大概念视域下开展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为例,从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原则,并从《新课标》研读、教学情境创设、学习活动设计、学业评价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概念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研究——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

    朱旭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多个跨学科学习主题,各个主题涉及的内容都来源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六个板块。在组织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用好跨学科学习主题,才能做到既在时段上"纵通",又在领域上"横通"历史知识,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从明确跨学科学习主题、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设置驱动性学习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评价四方面入手,探讨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切实提高跨学科学习质量。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王现恩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教师展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文章分析情境教学的相关概念及特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意义展开论述,并通过分析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情境教学策略,以期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情境教学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桂敬美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作为整合性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章节教学的局限,将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让学生形成更为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不仅应注重知识的传递,更应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掌握物理方法和技能,进而发展其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提出通过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将高中物理中相关联的知识点、原理和实验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具有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单元。

    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田中三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学习法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其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文章深入分析了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探究式学习法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中职地理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策略探析

    李宛蔓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究如何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中职地理教学紧密结合,发挥工匠精神在地理教育中的价值。文章作者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中职地理教学的实际特点,力求构建既能传授地理知识,又能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所学,实现自我价值。

    工匠精神培育中职地理教学

    A-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林嘉炜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关键举措,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发挥学科融合的教学优势,有利于拓宽科学教育路径、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高科学课程的趣味性,切实推动小学阶段教育成效的全面提升。文章依托A-STEM教育理念,对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探究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以期优化现有的学科教育资源,提高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并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时代小学科学劳动教育A-STEM教育理念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究

    林莉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契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动力。文章简要阐述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内涵,在明确"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后,提出了该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应在课前、课中与课后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和求同存异的教学思想,为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小学美术"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生态课堂视域下聋校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

    闫海燕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在聋校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贯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文章面向一线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对数据汇总分析后,得出当前该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理解教材内容设计的要义;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学评价方法不够多元,效度有限。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文章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总结出在生态课堂视域下,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以促进个性发展、培养数学思维、调动主体参与、重视情感体验、创设多元活动、唤醒课堂活力为抓手,使"综合与实践"真正成为活动育人的有效载体的策略。

    生态课堂聋校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