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双月刊

1673-6192

heandhp_sh@126.com

021-52282486

上海市胶州路358弄6号楼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查看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之一。自2006年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以来,在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下,在我国健康教育前辈的指点和辛勤栽培中,逐渐发展,受到了我国健康教育界的领导、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各地同行的关注、鼓励与赞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外健康素养的提出与健康素养促进实践

    李英华
    331-334,357页

    居民对艾滋病防控服务认知情况与防控行为的关系研究

    陈阳杨心玫周庆誉李程跃...
    335-338,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居民对艾滋病防控服务的接受情况、知晓度和认可度,并探讨其与防控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 93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8.85%的被调查者仅接受过 1种甚至没有接受过艾滋病防控服务.在防控服务方面,居民满意度最高的是健康教育的内容.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度较高,但对艾滋病及其患者的接受度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防控服务满意度、艾滋病知识知晓度和对艾滋病及其患者的接受度是居民艾滋病防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民的艾滋病预防控制行为与其态度和意识关系密切,应当强化艾滋病防控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内容,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控专业人员和专项资金的配备,引导大众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并选择正确的防控行为,促进形成良好的艾滋病防控氛围.

    艾滋病防控服务知晓度认可度防控行为

    四川甘孜州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彭玮程刚李志新张燕燕...
    339-34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四川甘孜州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甘孜州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进行入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甘孜州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6.77%.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的为基本知识和理念(11.95%),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最高的为安全与急救(2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甘孜州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为该州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丰富传播手段,定期向农村居民推送健康知识;针对低学历、低收入等重点人群,以健康基本技能及慢性病防治为重点工作,多渠道地传播健康知识.

    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清远市居民2022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龙志坚黄沛娃黎智怡
    34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清远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现状,为制订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PPS抽样、整群分层、KISH表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市抽取5 116 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清远市居民 2022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7.33%;基本理念、文化常识、信息理解能力、健康生活方式和公众适宜方式的素养水平分别为 42.22%、25.62%、25.01%、23.90%和7.86%.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和年收入是影响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清远市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水平较低,应进一步推广中医药健康保健方法,加强针对低收入家庭、文化程度低、高龄、体力劳动群体的中医药健康知识和技能普及.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影响因素

    昆明市某区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永慈李成刚张丽娜郑仲萍...
    347-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昆明市呈贡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全区8个街道的 1 611 名15~69 岁常住居民开展调查.结果 昆明市呈贡区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1%;三方面健康素养中水平较高的是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38.9%);六类问题健康素养中水平较高的为安全与急救(53.6%).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家庭年收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呈贡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好,但在人群间的分布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持续、深入且有差异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安徽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符院生许德谢建嵘王志敏...
    35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于老年人的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安徽省 2 255 名 60~69 岁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2 年安徽省 60~69 岁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为 9.61%.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17.7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1.95%)、基本技能(12.5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36.01%)、科学健康观素养(35.12%)、健康信息素养(24.47%).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健康自评状况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安徽省 60~69 岁老年人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安徽省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传染病防治素养明显不足,文化程度是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健康素养老年人影响因素

    大学生传染病知识获取途径与健康素养相关性分析

    谢杨韩伟张明敏
    35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接受传染病知识的途径,并分析其与传染病健康素养的相关性,为制定高校传染病健康干预措施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625 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84.3%.大学生的传染病素养水平与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网络传染病信息服务、社会传染病健康教育服务和社交圈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网络传染病信息服务、社会传染病健康教育服务、社交圈对大学生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有正向影响作用.结论 社会传染病健康教育服务、网络传染病信息服务与大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密切相关.今后采取干预措施时应侧重于这些方面,扩大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提升其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教育传染病健康素养大学生

    医防融合模式下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杨飞娟袁勇吴娟马进...
    358-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上海市两个社区在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干预组实行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 经过2年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底事件率比校正法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行为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原先血糖控制不良者,干预组患者经干预后血糖控制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善.结论 医防融合健康管理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故医防融合管理模式值得在社区推广使用.

    医防融合健康管理糖尿病

    青岛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调查

    方秀青刘晓燕刘婷唐梦妮...
    36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电子健康素养生态模型,通过问卷对青岛市某社区居民进行个人行为态度、情景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青岛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网络健康信息行为、感知网络健康信息易用性、家庭支持、老龄化态度、感知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是否患有慢性病是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促进老年人接触使用网络、提升自我效能感、强化家庭代际支持等多方面举措提升老年人的电子健康素养,进而提升其健康管理能力.

    电子健康素养健康信息生态模型社区老年人互联网

    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调查

    袁明王娟黄萍董亚慧...
    367-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对1 502名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总平均分为3.49±1.06,工作压力水平较高.不同性别、学历、专业、工作单位、工作部门、职务、工作岗位、职称、工作年限、用工方式的院前急救人员工作压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分析显示,工作压力与工作单位呈正相关,与工作部门和工作年限呈负相关.结论 上海市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压力水平较高,建议通过加强培训、开展针对性压力疏导以及优化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抗压能力.

    院前急救人才队伍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