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胃窦横截面积指导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236例老年(年龄≥65岁)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设置研究对象序号,采用奇偶数方法进行分组,以奇数作为超声组(118例),以偶数作为常规组(118例).超声组通过胃窦横截面积来指导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当胃窦横截面积≥709.2 mm2时,停止肠内营养4 h,再进行胃窦横截面积测量,若<709.2 mm2,再进行肠内营养.常规组通过胃残余量来指导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当胃残量≥200 ml时,停止肠内营养4h,再进行胃残量测定,若明显减少,再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肠内营养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总费用、死亡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喂养中断率、返流、误吸、腹泻、肝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白蛋白、肠内营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高于本组第5天,第5天的血清白蛋白高于本组第3天,第3天的血清白蛋白高于本组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治疗第1、3、5、7天的血清白蛋白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的肠内营养量高于本组第5天,第5天的肠内营养量高于第3天,第3天的肠内营养量高于第2天,第2天的肠内营养量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治疗第1、2、3、5、7天的肠内营养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喂养中断率、肠梗阻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总费用低于常规组,肠内营养量达标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误吸、腹泻、肝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胃窦横截面积指导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更快达到喂养目标,更早改善低蛋白血症,减少喂养中断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总费用及病死率,为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