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赵全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在校本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设计实施

    素养本位下美术"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实践研究

    赵丽静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的课程理念,分析美术"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的内涵.通过文献研究、模型应用、案例分析,准确定义了素养本位下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的基本特征,为美术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素养本位艺术感知情感体验

    新高考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唐丽艳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制度出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向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迈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力不从心,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新方法,其在物理教育领域内的探索与实践正逐步深化,成为教育界热议与瞩目的焦点.该模式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革新,更是信息技术时代教育现代化、个性化的产物.如何深刻理解新高考,实施混合式教学,教育的重心落在学生发展上,是每一个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所在.

    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能力

    以生物课堂提问培养高阶思维的策略

    陈紫琦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考试题从知识考查逐渐向科学思维考查转变的背景下,本文以生物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采用查阅文献资料、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授课等研究方法,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探讨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的情境性、连续性、多样性和延续性四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生物教学课堂提问高阶思维

    基于有过程归纳发展学生模型意识的探究——以"等量关系"为例

    修影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量关系"的学习需要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直观到抽象的归纳过程,包括:学生借助天平游戏初步认识等量关系;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尝试抽象出等量关系;结合具体情境归纳找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逐步体会等量关系事实上是同一件事情,方程两边的东西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刻画和写照.学生在抽象等量关系、归纳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模型意识,理解等量关系的本质,为后续方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过程归纳等量关系模型意识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杨穆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小学语文学科积极推进教育方式的革新,致力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本研究基于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入探索实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阶五维"作业设计体系.该体系注重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成长,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语言表达、实践操作和跨学科融合五个维度,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习能力.本文旨在提炼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语文作业模式,该模式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杠杆,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三阶五维"

    促进2~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策略

    张玉芙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3岁婴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动作发展不仅关乎其身体健康,更对其未来感知觉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本研究在深入探讨2∼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活动实施策略.

    2∼3岁婴幼儿婴幼儿动作发展实施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解读——基于心理营养理念

    吕爽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学、心理学和人本学领域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天性是更多遵从自己的身体感受,而艺术教育的体验式特点能直接满足学前儿童的心理需求.本文试从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需求的独特视角,全面解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相关理念精神.依据心理学视域下学前儿童发展阶段的独特性特点,审视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灵均衡全面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为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育人功能摸索更大的可能性.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心理营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家庭环境质量对0~3岁婴幼儿发展影响研究

    李万芳乔晓萍刘小林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0∼3岁婴幼儿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场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环境影响婴幼儿发展质量.运用观察法和问卷法对179个婴幼儿家庭开展家庭环境质量以及婴幼儿发展水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质量显著影响婴幼儿发展水平.基于研究结论,建议从家长情感回应回应、接纳、环境的组成、学习材料、家长参与程度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针对性提高家庭环境质量,从而促进婴幼儿发展水平.

    0∼3岁婴幼儿家庭环境婴幼儿发展

    基于CIPP模式的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

    谭洪益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CIPP评价模式,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评价的特征和框架;然后根据相关政策文本和文献资料,运用调查研究法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本文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展开全景评价,不断优化和推进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而提高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民办高校CIPP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