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标准化探析

    汪俊斐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最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标准化建设,指出标准化的手段有助于解决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谈心谈话工作分阶段的标准要义,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提供参考.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标准化思想政治教育

    面向学生成长与就业的高校劳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李文莲王粲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发展对高校劳动育人的使命提出新要求,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就业中呈现出的一些现实问题使得改革与创新劳动教育更加紧迫.文章基于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揭示了当代大学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认识、态度、偏好、评价及诉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想劳动(劳动观念和意识)、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不珍惜劳动(劳动价值观)等现实问题,论述重视劳动教育对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提升效果,提出高校加强和创新劳动教育的建议.

    劳动教育高校改革创新就业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

    张旭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加快了我国教育领域信息化的步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教育机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当地教育实践资源,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能促进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探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建设现状,并提出可行性路径,以期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新时代劳动教育视阈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策略

    周国兵孙国辉俞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有新时代的特点,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是劳动教育最理想的状态.在新时代视阈下针对劳动教育的特点、困境以及问题,如:年轻的家长也不会劳动、家校社劳动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操作不到位等,分析学校、家庭、社会不同劳动场域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站在区域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以学校为主导扎实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真实落实,以社会为支撑踏实推进,构建"1+1+1>3"的劳动教育体系.

    新时代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

    高校"劳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融合路径探索

    谢嘉吴媚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拥有着深厚的底蕴,涵养了丰富的劳动思想,在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中发挥了劳动育人功能,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文化底色,有助于劳动教育在民族发展、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动力和功能.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提升学生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自信,还利于端正大学生参与劳动的态度,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助力学生全面且自由地成长和发展.为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融合的价值,分享了几条可行性较高的融合育人路径,以期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游戏化的路径探索——基于儿童文化视角

    陈雨阳安燕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幼儿园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儿童文化以儿童为本位,其核心是游戏精神,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由此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游戏化适合幼儿学习.本文从儿童文化视角出发,通过游戏设计、情境教学、家园社协同共育、游戏化实施保障,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游戏化的实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游戏化儿童文化游戏精神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体育教学数据化应用研究

    周扬王大伟连莲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大数据、区域链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愈发重要,本文依托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立足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到学科实践中来,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规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本文利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数据化应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实践路径,为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和效率服务.

    数字化转型数据化体育教学

    小学整本书阅读:历程梳理、内涵辨析与困境纾解

    陈千千俞冰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大致经历了"位居核心—滑至边缘—回归课程"的历史变迁,且与单篇阅读、课外阅读存在交织.通过辨析三者内涵明晰整本书阅读在实践中的定位,突破现实中三者勾连不佳,形式趋同问题,破解教师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所遭遇的"读什么""怎么教""如何监控"以及"环境不佳"等困境.推进整本书阅读应根植课内单篇阅读和单元教学、贯通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成果、多方合作构建课外阅读环境.

    整本书阅读课程标准单篇阅读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育人价值

    李轶博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日益关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期望,不仅需要小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还需要对其进行传统民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小学体育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育人价值

    以思政课堂传承乡土文化的意义与路径

    孙茜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更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度不断降低,利用思政课堂浸润乡土文化,使文化自信更坚定,不仅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从现有教材资源入手,依据教学目标,充分发掘利用身边的乡土文化,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寻访、亲身实践等方式,真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在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这也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乡土文化传承思政课堂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