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缓释除磷材料在低污染负荷湖库水体中长效控磷效果

    吴沈乾吴郑清杨宁蔡光胜...
    288-293,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湖库主要污染因子是总磷。当前多种除磷材料被研发,但实际应用易受复杂环境干扰,效果有异于实验室数据。因此,选择适应性强、净化效果好的除磷材料至关重要。研究在嘉兴南湖北岸1 000 m2围隔水体中,投加了高效缓释除磷材料,并跟踪检测了研究区域1年的总磷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原研究水体中水草老化以及外河水体交换,导致总磷质量浓度在0。05 mg/L左右,水质不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投加高效缓释除磷材料后,除降雨期间引发围隔内外水量交换及底质扰动导致总磷波动外,试验区域内总磷质量浓度1年内稳定在0。02~0。05 mg/L;非试验区域总磷质量浓度为0。03~0。10 mg/L和0。04~0。14 mg/L。此外,高效缓释除磷材料的投加对溶解氧、pH、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无影响。通过实地应用高效缓释除磷材料并持续跟踪监测,研究验证了该材料在降低湖库水体总磷浓度方面的长期有效性,为湖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湖库低污染负荷富营养化总磷除磷材料

    海涂水库水源水厂全流程工程设计

    李猛张继昌奚浩钱壮...
    294-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沿海某地水资源匮乏,在沿海滩涂建设了海涂水库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海涂水库水具有pH和碱度较高、氯化物高、有机物超标、冬季水温低等特点。文章就以海涂水库为水源的城市工业水厂工程设计进行了阐述。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10万m3/d,采用管道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超滤+反渗透+后矿化的处理工艺,滤池及超滤反冲洗水经沉淀后回用,反渗透浓水排海处置,污泥经机械浓缩脱水至80%后外运处置。工程已竣工运行3年,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标,总体达到了预期的工程效果。

    海涂水库双膜工艺超滤反渗透后矿化泥水回用

    超大型取水工程取水头部及引水管线设计

    叶霖郑刚于阳李洁...
    300-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水源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同时降低钱塘江盐水入侵对取水安全的威胁,杭州市启动了取水口上移工程。结合杭州市主城区水厂布局调整及千岛湖引水工程事故工况等因素,新建取水工程土建规模按远景300万m3/d考虑,近期设备安装规模为170万m3/d。根据本工程取水口涉水专题研究,取水口上移位置位于富春江石门沙南岸,现状萧山江东取水口上游约250 m处。通过综合比选,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可有效保证取水安全,降低工程投资。根据取水头部和取水泵站两者位置,对引水管线路进行布置,通过水力计算确定采用2根DN3400钢管,全线采用顶管施工。为保障运行安全,设计考虑了引水管防淤积措施和取水头部防护警示设施。

    取水口上移超大规模取水头部引水管跨江顶管防淤积措施防护警示设施

    山地滨河居住小区海绵化"微改造"设计实践——以南平市瑞玺苑为例

    陈杰
    309-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力实现"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的总体目标,研究针对山地滨河已建成居住小区提出了一种海绵化"微改造"的设计实践,以南平市瑞玺苑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源头+过程+末端"的技术路径,配合一系列简约适用的技术措施,实现了15。31 mm降雨不外排。其中,源头部分通过雨落管断接及雨水花园等技术措施消纳屋面雨水径流;过程和末端部分充分利用"山地滨河"的特点,通过管网改造,在排河口建设阶梯湿地管控场地雨水径流。海绵改造方案结合对场地部分低品质绿地进行改造,避免了大拆大改和路面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为同类型的海绵化改造项目提供了参考。

    山地滨河居住小区海绵化"微改造"简约适用雨落管断接

    综合开发地埋式污水厂特殊消防设计

    徐文征罗加腾李小强
    315-320,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结合地面上盖产业综合开发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模式,具有土地资源集约化、水资源就近利用等优势,但新的综合开发模式消防设计缺乏相关设计规范依据,国内外尚无相关案例,以浙江地区综合开发地埋式污水厂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特殊消防设计分析,总结设计要点,以供类似项目参考。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国外建筑消防设计标准,结合自身特点,从防火分区、防火分隔、火灾荷载控制、人员疏散设计、防排烟设计、灭火系统等方面提出消防设计策略,并采用人员疏散软件STEPS和烟气模拟软件FDS,通过定量计算方式对其整体方案进行消防安全性分析,论证其消防安全性。结果表明,项目采用较大防火分区、地上地下防火完全分隔且分隔楼板防火等级加强的防火分隔方式,以及上下疏散体系完全相互独立等措施策略,项目消防正常运行下可以保障人员安全。

    综合开发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消防防火分区

    市政污水处理厂MBR新型精细膜法原位提标扩能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郑涵白海龙周传庭仝蒙...
    3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厂拟进行提标扩能改造,处理规模由现状5万m3/d扩建至10万m3/d,出水标准由现状一级B标准提升至"地表准Ⅳ类水"标准。为探索节能经济的改造方案,案例针对提标扩能改造中的传统解决方案和新型精细膜法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得出:新型精细膜法解决方案较传统方案施工周期短、施工难度小,在用地紧张的改造项目中有较大优势;新型精细膜法方案在工程总投资节约32。3%的同时,每吨水处理利润可提升30%。由此,新型精细膜法解决方案在国内污水厂提标扩能改造项目中的占比具备较大提升潜力,案例为今后国内污水厂改造工艺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污水处理提标扩能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新型精细膜法深度处理

    江苏省某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安全设计措施总结

    张晶瑶
    327-335,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污水处理厂的邻避效应,以及充分利用地上空间进行协同开发,江苏省某规模为2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全地下、集约式的布置形式。文章总结了此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在设计中采取的安全设计措施,先从地下箱体的消防、防淹排涝、厂区停电、药品泄漏4个方面分析了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安全风险;针对各方面风险从设计原则、思路到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箱体消防从总图运输、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箱体照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防淹排涝从汛期应对措施及箱体内排出不及时溢水进行设计;厂区停电从进出水环节、应急电源及自控仪表等方面进行考虑;药品泄漏同时兼顾了地下加药间的药品安全措施,以及事故时排水系统如何处理不达标出水的方案。该项目也结合了已建成地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思路及运营经验,对设计细节进行了优化,总结工程特点,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安全设计措施消防防淹排涝停电应急药品泄漏

    甘肃省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通风除臭设计

    曾靖雅陆朴荣李建王国斌...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加节能合理地改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环境又有助于精简管道及空间占位,甘肃省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采用通风系统与除臭系统相结合的新设计方式。根据臭气来源主次之分,设计送风及臭气吸收点,实现区域不同负压等级,防止臭气外溢,其中包括对除臭风量的计算、送排风量的确定、换气次数的合理取值、气流组织形式的设计等,实现通风与除臭两套系统的相互配合,以保证地下各空间的环境舒适。通风系统还考虑特殊房间例如加药间等根据工艺反应过程产生特殊气体的气体特性,设置不同的高低位送排风,并选取相应的换气次数确定风量。配电室等设计气体灭火的房间,设置平时通风以及事故后通风。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除臭收集系统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气流组织形式

    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地下式扩建设计案例

    杨墨史航标程瑞丰刘佳...
    341-347,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市S污水处理厂已建规模为35万m3/d,规划规模为60万m3/d,扩建规模为10万m3/d,出水标准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厂内有多套处理工艺、多处进水入口和排放出口,改造难度较大。经论证,扩建工程选用地下式构筑物,最大限度节约现有用地,并为远期扩建预留条件。工艺流程采用"多级预处理+改良AAO生化池+膜生物反应器(MBR)池+次氯酸钠接触消毒",运行至今出水稳定达标。S污水处理厂是武汉市唯一一座兼有地上式及地下式处理构筑物的污水厂,文章总结了污水厂地下式扩建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和设计经验,作为同类污水厂改造的参考。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艺设计膜生物反应器(MBR)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竖向设计要点及工程案例

    蒋雪朱建树
    348-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污水处理厂建设造成周边土地贬值问题愈发突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用地邻避效应,有效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然而,水淹问题一直是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最大风险点,做好竖向设计是解决水淹的关键途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竖向设计包含箱体高度确定、厂区竖向设计和进出水管线、箱体管线及排水设计,目前已经有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对其进行相关规定。文中结合四川省两座正在实施的地下式污水厂的竖向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其在箱体及厂区竖向设计、进水控流井设计和箱体管线及排水设计共3个方面的设计思路和采取的设计方案,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竖向设计要点进行针对性地论述,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竖向设计提供工程案例借鉴。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竖向设计进水控流井排水设计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