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农业学报

严少华

双月刊

1000-4440

jsnyxb@163.com

025-8439028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省农科院内

江苏农业学报/Journal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牧业学术刊物,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文献源的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农业各学科在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科研成果的专题报告,各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和综合评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蒜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促进蒜氨酸积累

    田孟凡戴威威周佳慧薛妍...
    2283-2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生菌与植物之间存在着互利共生关系,它可以促进宿主植物中活性物质的积累.为探究大蒜内生菌能否促进大蒜活性物质蒜氨酸的积累,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KLBMP108 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KLBMP81 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对 3 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大蒜叶片中蒜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第6d,菌株KLBMP108 能使其宿主改良大蒜的蒜氨酸含量提高至1.68 mg/mL,蒜氨酸裂解酶表达量显著提高;而对非宿主品种河南紫蒜以及云南苔蒜的蒜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分离自红豆杉的菌株KLBMP81 处理的 3 种大蒜蒜氨酸含量均较低.本研究证实菌株KLBMP108 能够提高其宿主改良大蒜叶片中蒜氨酸含量,是大蒜品种改良的宝贵微生物资源.

    大蒜大蒜素蒜氨酸蒜氨酸裂解酶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

    基于改进YOLOv7模型的朝天椒果实识别方法

    李名博卫勇穆志民NASIR Mubarak Aliyu...
    2292-2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天椒果实的准确识别是实现智能采摘的关键步骤,针对其生长环境复杂、果实大小不一、遮挡重叠等造成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朝天椒果实识别方法.以YOLOv7为基础模型,设计了一种含有残差结构的AM_F模块,将其融合在YOLOv7主干网络中;基于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的结构改进得到SAM_F、SE_ECA模块,分别将其融合在主干网络和颈部网络中,并进行结构简化,同时将SPP_CSP结构中的SPP替换为SPPF,实现参数计算量的精简,最终得到改进型YOLOv7模型——YOLOv7-F.采用对比试验对YOLOv7-F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YOLOv7-F模型对朝天椒果实的识别平均精度均值为80.07%,与YOLOv7模型相比,YOLOv7-F模型在识别时间加快23.4 ms的前提下,平均精度均值提升了1.06个百分点,而且模型大小也减少77.94 MB.YOLOv7-F模型实现了朝天椒果实识别精度和速度同步提升,为朝天椒果实智能采摘提供技术支撑.

    朝天椒果实识别YOLOv7模型

    G1期纤毛细胞器对宿主细胞PEDV敏感性的调控

    庄腾寒杨鹏马心宇徐悦...
    2302-2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宿主细胞周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增殖能力的调控效果.使用PEDV[感染复数(MOI)=1]分别感染猪睾丸(ST)细胞、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免疫印迹(WB)技术鉴定细胞周期,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毛组装效果,通过测定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鉴定病毒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PEDV感染ST细胞、IPEC-J2细胞7h后,会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合成期(S期),感染31h后则会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合成前期(G1期);FACS、WB检测结果证实,通过双胸苷(Thy)释放协同诺考达唑(Noc)能够将细胞周期分别阻滞于G1-S转换期、S期和细胞分裂期(M期);PEDV(MOI=1)感染处于各细胞周期的ST、IPEC-J2 细胞,同步化于G1-S转换期的细胞感染PEDV后的TCID50最高,诱导纤毛去组装的细胞对PEDV的敏感性下降.由研究结果可知,PEDV感染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G1-S转换期,G1期细胞因具有纤毛细胞器而最有利于PEDV增殖.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细胞周期细胞同步化ST细胞IPEC-J2细胞纤毛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抗原ApxⅡ在谷氨酸棒杆菌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程世前康竞艺陈萌轩刘秀霞...
    2310-2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疾病,已造成养猪业严重损失.细胞毒素ApxⅡ是猪胸膜肺炎PCP(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的主要抗原之一,可以作为猪胸膜肺炎疫苗的有效成分.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具有无内毒素和较发达分泌系统的优点,是非常有潜力的重组细菌疫苗蛋白质表达系统.利用C.glutamicum表达系统生产ApxⅡ,实现其高效稳定表达,可为疫苗生产提供技术基础.前期研究已构建ApxⅡ分泌表达菌株,为进一步提高ApxⅡ的表达产量,通过在 24 孔板发酵优化,得到最优的培养基为CGXⅡ-YT,最优的表达温度为30℃,IPTG浓度为1.0 mmol/L,加入IPTG前培养 6h,发酵培养时间为 24 h.进一步在摇瓶中放大发酵培养结果与24孔板发酵培养结果相同.最后在容积为5L发酵罐中对ApxⅡ进行表达,与使用基础发酵培养基发酵相比,使用CGXⅡ-YT发酵培养基,且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ApxⅡ表达量明显提高,达到了 114.60 mg/L.本研究实现了ApxⅡ在谷氨酸棒杆菌中的分泌表达,为其进一步扩大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细胞毒素ApxⅡ谷氨酸棒杆菌表达

    双靶向融合蛋白用于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对鸭的免疫效率的提高作用

    李玲祝博森朱婷商璐...
    2317-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双靶向融合蛋白用于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毒株对鸭的免疫效率的提高作用,为提升鸭新城疫免疫防控能力做有益探索.将特异性结合囊膜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红藻凝集素(GRFT)与靶向结合禽树突状细胞的纳米抗体分子(VHH)的编码基因进行串联表达,经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双靶向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His)标签纯化GRFT-VHH融合蛋白,采用有限稀释法定量评价融合蛋白与La Sota病毒的结合能力.用饱和结合融合蛋白的La Sota病毒制备疫苗,分组免疫无特定病原体(SPF)雏鸭,监测免疫后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以及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能够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Ni柱纯化回收的GRFT-VHH54、GRFT-VHH74 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 230 μg/mL、1 350 μg/mL,仅需 100 ng融合蛋白即可完全结合1×108半数感染量(EID50)病毒;NDV+GRFT-VHH54 组免疫后 21dHI抗体效价达到7 log22 以上,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分别为 80.0 pg/mL、8.8 pg/mL,显著高于NDV单独免疫组(P<0.05).双靶向融合蛋白GRFT-VHH54 能够提高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对鸭的免疫效率,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做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靶向免疫效率

    丝瓜果实品质性状因子分析与评价体系建立

    邱文敬许云飞柴亚倩董文其...
    2324-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丝瓜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利用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 203 份丝瓜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相关的 28 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据此建立丝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根据综合得分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获得高品质丝瓜种质资源.结果表明,203 份丝瓜种质资源的 28 项果实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2.80%~63.12%,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氨气含量,其次为精氨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果实致密度,其次为粗蛋白含量.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从 28 个品质性状中综合筛选出 7 个公因子,第 1 和第 2 公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 31.20%和 13.55%,7 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7.56%.综合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品质指标简化为瓜长、瓜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纤维素含量、精氨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这 6 项代表性指标,据此对丝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估打分.本研究建立了丝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为高品质丝瓜新品种或新组合筛选提供技术支撑,为丝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丝瓜品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4种葡萄SOD家族基因鉴定与表达分析

    梁靖王调叶刘雅诗孙莹莹...
    2334-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植物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 4 种葡萄SOD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鉴定结果显示,4 种葡萄共有 45 个SOD基因,其中黑比诺葡萄 12 个、山葡萄 8 个、河岸葡萄 15 个、圆叶葡萄 10 个,SOD基因随机分布在染色体上;葡萄SOD基因启动子中有多个激素、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响应顺式作用元件;种内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黑比诺葡萄、山葡萄和河岸葡萄SOD基因中仅含有 1 对共线性关系,而圆叶葡萄SOD基因中含有 6 对共线性关系;qRT-PCR结果表明 VaSOD基因对氯化钠(NaCl)、水杨酸(SA)、脱落酸(ABA)、低温(4℃)等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明显.4 种葡萄SOD基因之间碱基序列相对保守,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葡萄SOD家族基因在其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葡萄SOD基因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基于KASP标记的厚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孙国胜张昌伟山溪许丁帆...
    2349-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标记对厚皮甜瓜核心种质资源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筛选厚皮甜瓜种质资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应用于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及品种的纯度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从公布的 297 份甜瓜重测序数据中挑选 95 份厚皮甜瓜重测序数据进行SNP标记开发,对课题组的 20 份核心厚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共计开发 50 个SNP标记,分布在甜瓜 12 条染色体中.50 个SNP标记中,有 23 个SNP标记能够将本研究中的 19 份核心厚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分型,其中 Marker33、Marker38、Marker23、Marker36、Marker47、Marker42 6 个标记能够完全区分 19 份甜瓜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后期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和品种纯度鉴定提供有利的支撑.

    厚皮甜瓜单核苷酸多态性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

    狭叶薰衣草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组织培养及其代谢物差异

    周笑如周昱成刘学刘春环...
    2356-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叶片产生活性代谢物的能力,本研究以狭叶薰衣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无菌苗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HPLC-Q-TOF-MS)对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代谢物进行表征,并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比较代谢物对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种子在培养 30d后即可得到无菌苗,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在培养8d后,生长量可提升7倍以上.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中共检测出1 403种代谢物,包括迷迭香酸、齐墩果酸、咖啡酸甲酯等薰衣草特色活性物质和未报道过的人参皂苷F3、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酸、刺囊酸等活性物质.从1 403种代谢物中筛选得到218种差异显著性代谢物,包括 49 种生物活性物质.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表现出不同的代谢物合成能力,愈伤组织偏向于酚酸类化合物的合成而悬浮细胞偏向于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差异代谢通路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和核苷酸代谢(Nucleotide metabolism)通路.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清除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50 mg/mL和0.49 mg/mL.因此,利用狭叶薰衣草无菌苗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不同的组织培养方式,可以得到多样化的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结果为狭叶薰衣草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组织培养及其代谢物提取提供了依据.

    狭叶薰衣草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代谢组学

    杉木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孟磊林晗丁新兰谢安强...
    2367-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杉木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和特点,挖掘杉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并为筛选杉木中特色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年生杉木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 16S rDNA V3~V4 高变区序列进行检测,分析杉木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差异.扩增子序列变体(ASV)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根、茎、叶中的ASV数量分别为7 108个、2 017个和1 911个.对杉木根、茎、叶中内生细菌进行分析,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 67.930%、13.800%和 6.250%;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纲,相对丰度分别为 41.180%、19.710%和 11.180%;1174-901-12、P3OB-42 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为主要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为 14.430%、5.890%和 5.300%.物种组成热图与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杉木根中的内生细菌菌群组成与茎、叶中的内生细菌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茎与叶中的内生细菌菌群组成相似.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多年生杉木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代谢途径主要为生物合成.多年生杉木根、茎、叶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细菌,根中的内生细菌多样性、丰富度高于茎和叶.本研究揭示了杉木内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可以为今后筛选、利用杉木内生细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杉木内生细菌高通量测序多样性相对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