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教育写作塑造完整自我

    陆琴
    1页

    中学生新质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

    邓先议徐峰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学习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在教育界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中国式现代化下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更新迭代。新质学习力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式学习,侧重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发展,尤其看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获得感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当下,培养学生新质学习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从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思想境界的锤炼与升华两个方面用力,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担当的时代新人。

    新质学习力创新思维思想境界

    关停潮背景下乡镇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李晶鑫岳静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新生儿数量急剧下降引发了一连串问题,如幼儿园关停潮、托位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以及托育服务供应的严重短缺等。这场连锁危机对乡镇地区的幼儿园影响尤为严重。具体表现在乡镇托幼一体化存在幼儿园生源减少、供需矛盾突出、乡镇教育资源本土化研究不足、隶属关系混乱、托班教育边缘化等问题,幼儿问题关涉的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民生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社区多元主体协作共建,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加强幼儿园实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多元力量协同并举才能有效缓解矛盾。迫切需要对乡镇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改革,以帮助他们突破当前的困境并实现良性发展,托幼一体化事业的全面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低生育率关停潮托幼一体化乡镇幼儿园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钱华建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备受瞩目,各校积极投身于课程设计与开发之中。本文论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内容具有局限性、评价目标缺乏针对性、评价方式体现单一性、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的困境。提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设计,要从现在和未来角度为学生设计全面评价内容,依托发展把握针对性目标,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多维性,评价结果使用趋向科学化,尝试以此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从而助力该课程的良性发展。

    项目式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设计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功能定位与效果提升路径

    孙春梅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视域下,厘清新课程和"双减"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功能极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厘清小学语文作业的功能定位。基础性作业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学科基础知识的作业,适宜性作业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布置的"个性化""套餐式"作业,沉浸性作业是对学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作业,拓展性作业是有效拓展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依据这些功能定位设计、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以"熟能生巧""对号入座""投怀送抱""深化理解"为提升策略,对于内化课堂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双减"政策的控量提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视域小学语文功能定位实效提升

    思维可视化在学生真性表达力培养中的运用

    李艳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组织表达时常常会出现表达不清或思维混乱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将思维可视化教学法引入课堂。思维可视化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对比区分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拓展思路,寻找更多的表达素材;画出内容的逻辑顺序;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弄清条理,梳理出表达思路;紧扣主题标出详与略,让表达突出重点;补充调整,探究修改作品的方法;彰显他们的个性。

    思维可视法真性表达文章线索个性化观点

    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要茹娟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教师发展中的情感劳动议题,分析了高强度工作、复杂人际关系、社会期待落差等因素对部分教师情绪状态和职业倦怠产生的影响。面对思政教育对教师情感提出的更高要求,亟须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情绪管理的干预思路,包括提升教师的情绪觉察能力、优化情绪调节策略以及构建积极的学校支持系统。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建议构建校家社协同的情感支持网络,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以多维联动的支持体系,帮助教师有效应对情感挑战,科学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问题,强化职业幸福感。

    教师发展情感劳动情绪管理职业倦怠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职业倦怠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

    陈娟王永红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职业倦怠预防与干预中的应用。通过个性化教学辅助、自动化评估与反馈、工作负荷管理等方面,AI技术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AI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在线心理咨询为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心理健康支持。此外,AI还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提升,并智能推荐职业发展路径。然而,应用过程中也面临数据隐私、技术普及度等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融合与创新,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深入,会为预防和干预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人工智能教师职业倦怠个性化教学自动化评估

    教师发展中的情感劳动:情绪管理与对职业倦怠的干预

    焦德健刘晓萍母雁群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教师情感劳动对其情绪管理和职业倦怠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情感劳动是教师职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绪表达和管理。然而,情感劳动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研究提出了情绪管理策略,如情绪智力培养和情绪调节技巧,以减轻情感劳动的负面影响。此外,研究还提出了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干预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组织支持和增加职业发展机会。结论强调了情绪管理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师个人提供了具体建议。

    情感劳动情绪管理职业倦怠教师发展

    初中地理教师职业倦怠与专业发展的平衡

    刘志海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地理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这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策略角度出发,探讨了初中地理教师在应对职业倦怠时,通过专业发展达到平衡的有效路径。主要策略包括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打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推动名师工程建设等,以促进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职业倦怠专业发展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