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遗项目文化传承与小学"五育"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对非遗项目(妆糕人)的传承

    陈松信黄永泉洪纯纯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对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和担当,近年来,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通过对非遗项目(妆糕人)文化传承,点燃学生内心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崇拜之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并且,学校以非遗项目(妆糕人)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五育'融合育人"的育人途径,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非遗文化妆糕人"五育"融合实践与探索

    双重关怀:人文关怀用于学校管理的价值分析

    李明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的需求。双重关怀——既关心师生的物质需求,又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正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更能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探讨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学校管理价值分析

    县域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

    胡光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中学教育领域改革,分析县域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原则,讨论中学生人才培养连贯性作用的重要意义,探究县域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县域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改革

    家校社协同视角下的小学德育创新

    朱敏彦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校社协同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模式,能够聚合不同主体的资源,在小学德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家校社协同视角下,教师要通过家教指导促进家长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应基于家校合作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并利用社区资源创建实践体验活动,让德育活动向社会生活领域延伸。教师要注意厘清主体角色、完善组织保障并运用多元评价策略,让家校社协同发挥实效。

    家校社协同小学德育

    基于"双驱动+二二六"模式的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周弋林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近十年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支撑,以"亮剑精神"为指引,探索符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社团选修+学科竞赛"的驱动模式,构建了"课程体系+培养体系"的发展平台,打造了"导师制度+走班制度"双交互模式,以"制度保障+资源互动"为导向,提出了六条基本保障措施,最终形成了基于"双驱动+二二六"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双驱动+二二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多维度 全资源 小学红色教育实践——以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为例

    王悦秀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以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国情怀,在小学阶段开展多维度、全资源的红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成为强化学生红色基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方法路径。文章以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在红色教育工作中的系列举措为研究范本,从课堂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研学三方面总结成功经验做法,进而提出充分利用好三方面有利因素,做好小学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研学

    "育人似荷,树人达己"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程国胜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之间的矛盾,潜山市潘铺中心小学采用"和荷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象征,并基于此开展了系列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探讨了如何通过"荷韵"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独特地成长,同时着重分析了该理念在提升教师素养、优化教育环境及拓展学生体验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研究表明,借助"荷"主题的教育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情感与人文修养的发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手段和学校的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育人似荷树人达己建设

    从认识到体验:高中生生命教育方法举隅

    刘志伟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让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存技能,让生命绽放精彩。本文就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设计主题活动、阅读活动,打造现代化教育模式等方法,旨在落实生命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生命教育高中主题活动科技创新

    以"五为"理念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路径选择

    王丽佳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则意识是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必要准备。深入分析小学低学段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到教师未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规则、没有为学生提供知晓规则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缺乏对规则的深入理解、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制定班级规则、缺乏规则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小学教师应以"五为"理念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即以生活为学生发现规则的源泉,以课程为学生知晓规则的依托,以体验为学生理解规则的途径,以参与为学生制定规则的契机,以评价为学生践行规则的导向,引导小学生树立与强化规则意识,增强践行、遵守规则的能力,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小学低学段德育与法治德法教育

    体验式教学与乡村教育优质化

    李霞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文章基于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这一背景,深入研究了体验式教学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应用。通过阐述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强调了实践与体验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并对体验式教学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三条体验式教学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乡村教育的优质化。

    体验式教学乡村教育优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