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学术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学术月刊
教育学术月刊

吴重涵

月刊

1674-2311

jyxsyk@126.com

0791-86765836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韶赣江南大道2888号

教育学术月刊/Journal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社科期刊。主要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逻辑理路

    桑晓鑫祁占勇
    3-1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是新时代走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新路的战略指引,不仅有助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优化教育体系整体效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深远意义.这一新提法具有鲜明的出场逻辑,它既是当今世界中学后教育的最新样态,也是"三教"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优化教育结构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巳初步实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融通,并且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社会共识和实践特色,但在实践层面统筹推进"三教"协同创新仍存在一定的观念壁垒、体制瓶颈和机制障碍,亟待消除"阻点"、疏通"堵点"和破解"难点".从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生成逻辑来看,应坚持活性协同、全息聚合、互补互促、协同发展等基本原理,以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为先导,以国家资历框架为依托,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驱动,以教育数字化为支撑,积极探索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实践推进路径与有效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统筹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与体系建构

    杨如安罗瑞志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奋力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形成极具特色的实践经验,亟需进行成果总结与理论升华.地方高校数量多、学生规模大,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更具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分析发现:中国高校已形成"以书院制为依托,小班化教学为重点,不同学段一体化贯通培养为核心,外部机构协同培养为补充"的"拔尖"人才培养典型经验.在问卷调查和经验总结基础上,建构以"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小班化、现代化、国际化"为代表的"三制三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型.模型以"天资发展范式"和"区分教学范式"为理论基础,以扎实专业能力、高阶思维能力、过硬原始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国内外"拔尖"人才培养典型经验为参考进行设计.模型前瞻性预判中国式现代化对"拔尖"人才的需求,具有普遍借鉴与推广价值.

    "拔尖"人才重庆探索三制三化新型人才

    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诠释、逻辑理路及实践路径

    李名梁康文哲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和战略导向,也是当前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旨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类型教育,具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增强滞后群体致富能力的社会价值和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价值.计划经济以来,职业教育在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充分发挥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理,厘清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在此基础上以职业教育为引领,建立城市战略、社会需求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机联系,抓好立德树人、管理体系建设和多元协同创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智力支持.

    职业教育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实践路径

    重构与赋能:高质量城市教育体系的乡土表达

    罗君艺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教育体系呼吁一体化的城乡教育质量提升,"乡土课程"是与"乡村教育"一体两面的解答方案.文章试图突破以往作为外部形式的乡土课程观念,将其作为变革与赋能城市教育体系的可能变量,探究其如何依托生产力更发达、教育资源更丰富的现代化城市教育体系开展乡土课程的教育实验,修复现代性进程中的教育生态.在乡土课程介入城市教育的过程中,乡土化的课程实践是一种科学前提下地方性、常识性的纠偏,课程化的乡土文化也为教育体系提供了严肃的知识话语生产和教育本位的支撑.

    高质量教育体系城市教育乡土课程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龚子方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与担当,既彰显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现实需要.全体人民是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各类学校是其基础,繁多刊物是其载体,多样活动则是重要途径.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苏维埃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社会治理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其历史经验对当下课程思政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课程思政建设应守正创新,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高度重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完善教材与教学材料,研究与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

    科技小院实践育人的价值蕴涵、现实境遇和行动路向

    曾红权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小院,巳发展成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最具活力、最有成效的一种组织模式.科技小院作为重要的实践育人平台,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适时契合教育的根本问题,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服务乡村振兴,但同时也面临着活动多元泛化实践育人目标、科研至上弱化实践育人动力、投入不足削弱实践育人保障、评价滞后淡化实践育人成效等现实困境.面向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动力机制、建立科技小院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小院标准化建设和完善科技小院实践育人保障机制.

    科技小院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标准化建设机制保障

    美澳两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桑芝芳陈思博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现性评价是当今职前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纳入到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中.通过对美澳两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比较研究发现,二者表现任务框架相同,虽都遵循循证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各有侧重,具体表现为表现目标、评分规则和具体任务要求的不同.研究结论为我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的建构和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职前教师职业能力表现性评价评价体系

    体教融合创新发展:美国高校运动员"侧门"招生舞弊案的审思

    杨占武张忠石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侧门"招生舞弊案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作弊、行贿和欺诈等手段,让富人家庭子女不正当地进入名牌大学,这起案件的规模之大令全球震惊.文章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对"侧门"招生问题背景与根源进行了批判与反思,为我国体教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提供建言.研究认为,美国高校激烈竞争的生态环境使大学体育享有独特的地位,业余主义的宽进严管,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以及这些因素共同组成的激励结构是"侧门"招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司法干预对此予以纠正并维护美国大学体育的正常运转,为美国竞技体育提供了人才基础.对国内体教融合创新发展之路而言,其激励结构可资借鉴.国内应发挥集中统一的体制优势,以做大做强大学体育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破解招生局限、深化资源整合,完善竞赛体系,开拓体教融合新局面.

    大学体育学生运动员招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激励结构体教融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凉山州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实证研究.

    任玉丹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是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科学教师是履行科学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影响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202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科学教师培养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深入了解和分析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情况,揭示科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现状及群体差异特征,以凉山州为例,选取质量较好、质量一般和质量有待提升的三个市县,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情境判断测验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测试卷和问卷各617份.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教学胜任力处于低分段的教师较多;41-50岁是科学教师的成熟期,50岁以后教师教学胜任力稍有降低;2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教学胜任力最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对教师教学胜任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能够正向调节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对教学胜任力的影响.同时,也发现了几个突出问题: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大量的教非所学的现象;教师队伍中存在大量的兼任科学教师;乡村教师教学胜任力显著低于城镇教师;特岗教师教学胜任力显著低于学校在编教师.这些问题反映出小学科学教师特别是乡村小学科学教师缺口量较大、教师结构不合理、整体胜任力水平较低、特岗教师教学胜任力亟待提升等现实困境.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学校治理为依托构建科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环境;以专项管理和培训为抓手,提升兼任教师和特岗教师的科学教学水平.

    乡村振兴科学教师教学胜任力困境对策

    如何"因科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一项大规模实证调查的多水平分析

    谢志勇刘坚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教学策略对高中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我国东部某省140所高中3859个班级的72585名高二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HLM、多水R平方的数学符号值Shapley分解模型、MLQR模型估计并分别比较了因材施教、互动合作、引导探究三种教学策略对高二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教学策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有学科领域特殊性;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学习兴趣越低影响越大.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中小学教师优化教学策略,精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借鉴.

    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学科差异多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