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徐晓泉

双月刊

1005-3638

xuebao12345@vip.sina.com

0791-83812093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瑞香路889号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学术,与时俱进,主要刊登与成人高等师范教育所设各学科相关的学术性论文,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注重创新,以学术性、师范性、综合性为主要的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中的语象叙事

    毛芊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学界对《克拉拉与太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叙事、科技伦理、医学人文学等角度的文学阐释,而对小说的视觉元素和审美来源关注较少。本文将从语象叙事的视角出发,探讨绘画手段在该小说视觉图景建构中的运用,包括立体主义风格的"碎片化"构图、霍普式人物形象再现以及光影的隐喻性表达。视觉艺术形态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表现力,还承载了石黑一雄对科技时代人类生存境遇和精神生活的现实关切。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语象叙事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关系考察

    程慧王敏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 608 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 处,"本有其字"的通假513 处,假借字代替专用假借字16 处。该时期碑刻假借字中"本无其字"的假借呈衰落趋势,"本有其字"的通假增长且占比呈绝对优势,并且存在一批临时假借向古今假借过渡的假借字;此外,多承袭历史约定俗成假借字,包括一部分沿袭前代假借字形但假借义不同的字,完全新出假借字占比较小。该时期碑刻假借字成因多样,同时为字词关系、字际关系研究等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

    "行、知、言"三域与构式"不像话"的语义研究

    申佳丽曾传禄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像话"是以关键构件"像话"的否定形式组成的一种实体性负面情态构式。它在语义上涉及"行、知、言"三域。具体而言,当"不像话"表示某个客观事实或事理不符合常理、规律时,属于行域用法;当用于表示评价、表达说话人观点时,属于知域用法;当用于陈述客观事理并表示自我认知与评价时,属于"行域/知域"交叉用法;而当用于表达主观评价的同时表示某种言语行为时,属于"知域/言域"交叉用法。

    不像话构式负面情态三域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目标的双重建构

    苏兰何齐宗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应合乎现代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统一,其培育目标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突出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全面性,主要从内容维度和过程维度进行建构。内容维度的总体目标应包括秩序理性、社会关怀、社会担当、社会参与四个方面,即通过秩序理性强化社会责任认知,通过社会关怀培育社会责任情感,通过社会担当磨炼社会责任意志,通过社会参与引导社会责任行为。从过程维度考察,起步阶段的目标在于培育个体的是非品质,深化阶段的目标是培育个体的合群品质,成熟阶段的目标重在使个体养成利他主义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人学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目标建构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建构理路

    吴娜晁阿玲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坚持现实生活导向、社会实践导向和素养导向,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现场教学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现场教学能够延展教学场域,拓展教学目标,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主体,具有实践性强、互动性好、体验感优等显著优势。在当前"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开发,聚焦课程内容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主体协同能力,构建更加深入、立体和多层次的现场教学新模式。

    "大思政课"现场教学价值意蕴建构理路

    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

    卢凯南丹刘明明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近年来,在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课程总体获得感显著提升,但也有一些老问题和新情况亟须解决。面对学生、教师、问题、专题等影响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要从教学三要素、问题式设计、专题化构建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有益思考,为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强基、锚向、聚能、护航。

    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高职院校获得感

    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及提升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张旦丹雷鑫豪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国内音乐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重技能,轻教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收集部分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学习经历及其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结构的深度思考,对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结构进行理论构建,建立了在"双向"途径下,以"双愿促双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模式,从全过程培养音乐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实施音乐师范生社会性教学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多层面关注音乐师范生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等三方面对其加以提升。

    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扎根理论社会性实践活动学分评价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

    杨欣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新时代赋予大学英语教学的新使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有研究多侧重理论层面,缺乏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构建和实证研究,难以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6 个一级指标和20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熵值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探讨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可为检验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熵值法优化路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研究

    徐亮
    111-11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与建议,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挑战与机遇策略

    数智时代数据驱动的学习评价现状与发展研究

    王丽娜徐新爱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使数据驱动的学习评价成为现实。通过分析数据驱动的学习评价的价值内涵与现状,认为当前学习评价呈现出评价数据重课外而轻课堂、评价反馈多延迟而少实时、评价推荐重聚类而少定制的特点。数智时代,培养学习者数字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亟须探索学习评价的新发展。基于此,提出应从建立素养导向的评价标准、构建数据联动的学习大平台、强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统一的数据保护机制、优化技术突破当前评价瓶颈五个方面推动数据驱动的学习评价的新发展。

    学习评价数智时代数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