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2275134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双减"落地若干问题研究

    赵可丽吴晓红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落实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新理念的重要抓手,是全面优化教育生态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首先探析"双减"落地对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价值意蕴,并分别从宏观、外部、中间和微观层面探寻"双减"落地存在的潜在困境。基于理论分析,结合生态系统理论结构模型,构建出包含宏、外、中、微四大系统层层镶嵌的"双减"落地困境的破解路径体系,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打通彼此功能边界,为"双减"的实践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双减"生态系统理论教育生态协同育人课后服务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的理念、任务及实践保障

    龚郑勇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大背景下出台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其核心理念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出完整的人,并且以制度形式保障日常教学实践的落实和闲暇时间的获得,最终确保日常教学活动回归教育科学。课标理念能否得以真正落实还需要外在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障:考试导向要体现出新课标精神、教学目标必须切合实际、一线教师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尤其是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来破解诸多教育以外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标"双减"政策顶层设计课标理念教育现代化考试导向

    我国学校教育目的历史演进与特色

    谭文娟谭细龙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目的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总要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梳理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特色,有助于学校把握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教育副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从"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从关注政治斗争到关注经济建设再到关注人的发展;从培养"革命者"到培养"劳动者"再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三育"到"四育"再到"五育",凸显出由鲜明的政治本位、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兼顾的特色。

    学校教育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五育并举

    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意旨、困囿与澄清

    秦梦琦张永飞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坚持育人导向,着力破解长期以来劳动意旨被曲解、劳动场域被支解、劳动特色被误解的问题。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视域,劳动教育应重树"多旨意"回归,重整"多场域"耦合,重塑"多特色"通浃。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需求高度,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整体和长远谋划劳动教育,彰显劳动教育的时代化、整合化、特色化,以找寻有教育价值的劳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劳动教育劳动育人生态系统理论立德树人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走向

    董慧欧阳小宇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理应遵循共生和共荣逻辑,以达到逻辑平衡与相融。然而,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时代困境,即系统规划不足、目标定位不明、开发实效不强、评价体系不全。"十四五"期间,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应遵循如下实践走向:统筹规划、系统认识,为劳动教育课程发展奠定基础;细化目标、凸显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关注发展、注重质量,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共生逻辑共荣逻辑劳动素养

    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难题及其应对

    潘振宇童文胜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流动人口的增加,受户籍、基础教育水平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异地高考政策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针对特殊群体、影响众多利益主体的特殊教育政策。基于当下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现状,运用萨巴蒂尔政策执行综合模型,从异地高考政策的特性、政策本身因素、政策外部环境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因素四个角度对我国异地高考政策执行情况的核心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得出现行的国内户籍制度和不同省市高考招生政策的差异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多方利益冲突是表现形式,政策门槛是助推因素等基本结论。为使极具中国治理特色的异地高考政策产生切实有效的政策效应,更多地满足各方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可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网络、逐步放宽户籍门槛、改革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搭建大数据平台等方面采取措施。

    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综合模型高考制度改革高考移民户籍门槛

    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政策分析与实践策略

    杨平沈月娣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凸显教育服务能力、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我国17个省(自治区)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着重从费用收取、服务内容、师资来源等方面剖析文本内容。探知政策规定上存在如下情况:服务费用方面收取标准不一、管理不规范;服务内容太过宽泛、缺少考核;参加服务人员聘用标准不明、激励不足。为确保课后服务政策的顺利实施,各地需在确立规范的费用收取标准、建立稳固的资金管理体系;科学设计服务的内容、开拓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明确参与服务人员的聘用条件,鼓励多主体参与等方面下功夫。

    课后服务"双减"政策政策文本经费管理校外资源

    乡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现状及优化

    雷雅雯姜元涛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班化教学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小规模班级具有开展小班化教学的相对优势,但是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云南省各地州研究发现,乡村小规模班级小班化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乡村教师专业素养不够全面、课堂氛围难以调动、外界支持强度不足以及时间紧张限制教学研究等问题。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提供相关支持、助力教师实践,开展主题培训、补足实施短板,重视时间管理、保障研究自主等路径,可以不断优化乡村小规模班级小班化教学现状。

    乡村学校小规模班级小班化教学教师素养

    《标准2022》与《标准201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致性研究

    吴文斌李海王莉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内容结构化是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下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都有调整。从课程内容一致性的视角,考察《标准2022》和《标准201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一致性和具体内容的变化,可以发现:两版标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并且在领域内容与认知水平两个维度上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同时在领域内容重点分布和认知水平重点分布上均有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体现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减负担当及素养本位的内容结构化改革意图。

    小学数学《标准2022》《标准2011》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一致性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

    冉清连周骏宏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引出与探讨是在化学实验的协助下完成的。新课标提出在中学化学学科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解中学的实验教学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的状况,特别是实验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选择3所初中和1所高中学生以及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实习、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但当前学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不足,需提高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化学实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