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2275134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师依规行使教育惩戒权的理论与实践视野

    李静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惩戒问题是一个小切口,却关系到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战略,关系到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大问题。在教育惩戒视域下,通过教育原理反思教师教育与管理的育人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师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及对教育规律的运用,在教育惩戒过程中贯穿育人思想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教育惩戒的意义,实现教、育、管一体化的实践结果,以此创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教育惩戒学生成长规律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共同体意识

    教与学自由的限度、博弈与实现

    李嘉梅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需要实现自由:教学自由使教师职业使命的尊严归真,学习自由促进学生内在生命的个性解放。而这样的自由是在一定限度内的相对自由:教学自由受制于教学规律等条件,学习自由受制于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观等因素。但教与学的自由都出现了博弈的困境:教师囿于教的"镣铐",学生困于学的"牢笼"。因此,提出得以实现教与学自由的发展路径,应从教育的全过程进行贯彻的实现理路:教师应成为一名回归初心的教学者,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贯彻全过程下放学生学习的自由权,从而培育学生成为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教与学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终身学习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逻辑与路径

    董慧邱小健欧阳小宇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体系建构应遵循共生、共荣和共享逻辑,以达到逻辑平衡与相融。然而,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仍面临着课程建构共同体未建立、开发时效不强、育人价值缺失等困境。今后,中小学应从建立课程体系、建构共生共同体,扩展课程内容、明确内容选择,明确建构目的、把握育人导向等方面入手,达到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目的。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劳动教育中学生生命成长和自觉的培育

    秦苗立杨宝忠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问题。学生生命的整全发展、人格的养成、生命意义的确证呼唤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丰富学生体验,生成个人知识;提供角色扮演,塑造个体人格;唤醒自我意识,确证自我价值;最终,促进学生的整全发展,培育学生的生命自觉。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通过凸显培养生命自觉的劳动教育理念,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强化劳动教育中的自我反思,提升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教育个人知识个体人格生命自觉

    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对脱贫留守儿童教育的挑战研究

    尹浩宇赵丹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载体,对脱贫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优质教育、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州的实地调查发现,小规模学校在脱贫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发挥的功能仍然不足,具体表现在:小规模学校布局过于分散,脱贫留守儿童上学远上学难问题仍然存在;办学条件不达标,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有待改善;课程教学过程未能满足脱贫留守儿童学习需求;家校合作亟待加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明显落后。这对脱贫留守儿童学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加剧了其脆弱性问题。因此,建议继续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条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家校合作,并引入增值性评价,切实改进其学业质量,确保"三区三州"脱贫地区的留守儿童获得优质教育,助力教育脱贫与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留守儿童儿童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值性评价乡村教育

    小学生科学学习态度的研究与启示

    朱家华李秀菊巴鹤臻崔鸿...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是怎样看待科学的?这指向学生的科学观和对科学学习过程的理解。研究使用YCVS国际问卷,对我国东部S省和西部W省的250余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科学探究认知整体水平偏低,而学生对科学的实践属性有相对较强的认识等。研究还发现,小学生学习科学具有群体特点,如对科学史具有求知欲、对科学实践充满好奇和热情、对实物拥有充沛的探索乐趣等。

    科学课程科学教育学习态度科学探究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李惠张淑清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开展德育教学、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和法治素养的主要途径。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西、河北、新疆、海南、福建五省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有效教学内容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思考余地不足、难以关注全体学生等问题。结合实际,针对性提出提高认识与站位、充实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活动、激发叙事的思维、促进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改进对策。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道德教育法治教育

    中小学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刘卫明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校园已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和趋势,但由于缺乏精准科学的指导建设标准,加上人工智能技术门槛较高,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建设首先应该依据质量功能展开原理和需求对智慧校园人工智能的质量功能进行分析,针对智慧校园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各项性能指标。注重提前积累相关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特征提取,积累相关数据分析和验证经验,为智慧校园以后配套硬件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达到为系统筹备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建设服务的目的。

    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质量功能展开SWOT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家校合作内涵演变与提升策略

    张雪松高杰英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中的主要教育场域,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学生成才至关重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家校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文章通过研究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特征,分析家校合作的内涵演变,针对传统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不足,探析2。0时代下家校合作的提升策略:拓宽沟通渠道,更新协作观念,开放学习资源,完善信息建设等,建立高质量的家校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也要看到教育信息化2。0时代家校关系中要注意的问题,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智慧教育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2.0家校合作内涵演变提升策略

    AGIL模型下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张勤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社会学家帕森斯的AGIL模型分析目前学校体育非遗的教育传承现状,指出目前学校体育非遗的教育传承系统在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四大功能上都遭遇了困境,而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建构起该传承系统内预设活性的适应功能、定向制导的目标功能、动力耦合的整合功能以及效能持续的维模功能,并使这四大功能子系统互相耦合,协调一致,共同建立与维护学校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系统优良的活性品质。

    AGIL模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