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小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小学版)
教学月刊(小学版)

陈永华

月刊

1671-704X

xiaoxuebanyw@jxyk.com

0571-88210809;88213169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教学月刊(小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XIAOXUE BAN)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课改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宗旨,面向小学各科教学。注重理论指导,突出实践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博物馆资源,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以五年级上册"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单元为例

    张燕玲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博物馆资源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拓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边界.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统整场馆资源;搭建学习支架,助力知识建构;多方协同育人,拓宽教学路径",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博物馆资源道德与法治教学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英语学科选题征稿启事

    40页

    新课标视域下的信息科技单元整体教学——以第三学段"过程与控制"模块为例

    陈钦侃沈晨佳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单元整体教学旨在打破单元各节课之间的壁垒,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逻辑的整合、重组和设计开发,建立各节课之间有意义、有价值的联系.在"过程与控制"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构建教学体系;依据逆向设计,明确单元计划;注重学科融合,提升核心素养",深化和拓展学生对学科知识与学科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单元整体过程与控制

    小学生劳动素养分项等级评价实践样态——以嘉兴市为例

    林雅珍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劳动素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党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标志.劳动素养评价是培养劳动素养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中存在的"评价目标零碎、内容匮乏、方式单一、呈现随意"等问题,可以引入劳动素养分项等级评价.劳动素养分项等级评价可"以知行合一为价值取向,建构立体式评价目标体系;以点面结合为建构原则,规划全景式评价内容结构;以资源融通为实践路径,创新表现性评价方式方法;以激励引导为育人旨归,呈现多样化综合评价结果".

    小学生劳动素养分项等级评价实践

    基于微项目学习的低年级科学表现性评价

    金蕾红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真实或者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创造某种成果,以此展现当下的学习水平.它被认为是一种真实性评价,能将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和内在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并记录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为了进一步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价值,更好地了解学生科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尝试将微项目学习与表现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小学低年级科学为例,教师可尝试"构建微项目群,助推进阶学习;分解素养表现,确定评价证据;共建评价量规,融入微项目学习;巧用评价量规,引领自主学习;引入多元主体,促进自我反思".实践证明,这样能够进一步优化评价方式,提升评价效果.

    表现性评价微项目学习低年级小学科学

    活用游考,赋能小学体育沉浸式评价

    胡丹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的体育素养测评更具实效性、趣味性、科学性是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游考指的是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此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教师依据一、二年级的体育教材,梳理考点,设计了"游艺宋韵文化"情境下的"玩转垫子"游考项目,探索体育测评新样式.具体实践中,教师"精选考评点,激活赋能点,融通生长点",使评价重点从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养.

    游考沉浸式评价情境小学体育

    从各自为营走向内在一致——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的评价为例

    陆勤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推动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的理念,正逐步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实践中,教师通过"研制评价要求,创设评价任务,研发评价量规,运用评价结果"等策略,不断强化教、学、评之间的协同作用,推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有效落实课程育人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评价要求评价任务评估结果

    倡导真实学习,培养计算思维——以"垃圾分类"主题单元设计为例

    高岚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教师以人教信息科技学习平台五年级上册"垃圾分类"主题单元的教学为例,通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在真实学习中提升计算思维.

    信息科技计算思维真实学习垃圾分类

    指向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闻燕楠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采取适切的策略,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增强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体现语言学习与课程育人的统一.具体而言,教师应"在文本解读中促进文化理解,在整体推进中深化文化体验,在对比鉴赏中增强文化自信,在语言实践中强化文化认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教学策略

    指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一课为例

    张文婷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思维是人们在解决真实工程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前瞻性、统筹性的思维习惯,指导人们共性地解决工程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引领学生"像工程师一样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生活情境,引出工程问题;设计探究活动,渗透科学原理;提供结构化支架,助力问题解决;反思改进不足,优化产品迭代;拓展延伸课堂,实现创新运用"等策略,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工程思维的发展.

    小学科学工程思维核心素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