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陈永华

月刊

1671-704X

xiaoxueban@jxyk.com

0571-88213169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Journal JIAOXUE YUEKAN(XIAOXUE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迷失地走在追求无痕的路上

    陈永华
    1页

    借助HPM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迁安实践

    王志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省迁安市的"双主体、双养成"教育理念与HPM(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理论高度契合.因此,该市在整体提升县域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大背景下,以关注"人、课堂、课程"为基础,通过"专家引领、整体推动、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资源建设、课例打磨"等方式,在区域内落实HPM理念,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迁安实践"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区域探索提供了一条可借鉴之路.

    HPM教师发展区域推进实施路径

    采用"双师教学"法,促进英语教育公平发展——四川民族地区英语启蒙阶段的教学尝试

    董洪丹覃文胜李兴勇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民族地区英语专业师资缺乏、无适用教材、绝大多数小学未开设英语课等问题,研究者以"高兴趣、低难度、活动化"为核心理念,通过研制多元立体的启蒙教材,借助"双互双导、双生双长"的新型双师教学形态,采用活动式的启蒙教学方法,探索国家课程的公平化实施路径,创造性地实现了四川省民族地区小学全面开设英语课的目标.

    民族地区双师教学启蒙英语教学体系

    借助"阅读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绘本Alf Saves the Day的教学为例

    王睿林红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阅读圈"能够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丽声妙想英文绘本"分级阅读中的Alf Saves the Day这一绘本为例,教师运用阅读圈中的提问者、总结概括者、单词大师、实际生活联结者、创新者等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互动讨论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阅读圈阅读能力小学英语绘本

    打造区域"C-SFA"阅读生态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姚达文林小漫吴少芹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英语阅读对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越加凸显.以阅读课程建设为出发点打造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小学英语"C-SFA"阅读生态圈模型,对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该阅读生态圈包括学校驱动层、家庭联结层、区域联动层三个层面.研究团队基于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理论以及艾普斯坦的"重叠影响阈"理论,提出了建设各圈层的具体策略,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立足学校或区域开展英语阅读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小学英语阅读生态圈C-SFA阅读素养

    指向"ACER"教学模式开发与运用的"U-G-S"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索

    庞晖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教育者、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三方持续深度合作,形成了"U-G-S学习共同体".该学习共同体针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和教研需求,协同创新,理实相生,创设了"ACER"教学模式,帮助英语教师找到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促进英语教学深度变革.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U-G-S学习共同体ACER教学模式

    从研究学生到与学生一起研究——三年级"蚕宝宝饲养"项目的教学推进策略

    黎作民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蚕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教师在教材把握、教学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在饲养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饲养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从"设置驱动性问题,借助支持性活动,创建过程性评价量规"等方面入手,激励学生持续观察,带领学生共同探究,为长周期的饲养项目的推进保驾护航.

    小学科学养蚕项目生命教育评价

    实施"场景评价"培育科学素养

    蔡庆龙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场景评价"是指教师在校内外精选微场景,创设真实评价情境,开发多元评价工具,带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互动,开展科学、真实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具体可以从"精选评价场景,开发评价工具,夯实评价过程"等方面入手.实践证明,该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促使家长、教师和社会提高对科学学科的关注度.

    小学科学场景评价科学素养评价工具

    略谈科学史教育的几点意义

    费伟娟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历史,是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将科学史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强化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增加科学课的人文情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

    科学史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意义

    德法兼修: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李月凤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把道德和法治两者的教育要求统一起来,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社会主义公民.针对部分课堂中出现的"拼盘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活用教材案例,思辨情境问题,巧用生活事件"等方式,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完美融合,进一步培养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

    道德与法治德法兼修道德教育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