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与装备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与装备研究
教育与装备研究

王富

月刊

2096-1766

bjb4749@sina.com

010-62514749

100080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5号

教育与装备研究/Journal Education & Equipment Research
查看更多>>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司和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理化生教师、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和教仪企业以及大学理科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践探析

    马瑞莹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队".该文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九大应用场景中的教师备课、双师课堂、课后服务和教师研修四个场景应用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的应用成效,以期为数字教育变革提供有益经验,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成效实践探析

    以智慧教育平台为媒实现小学音乐混合式教学

    田惠雄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小学音乐混合式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这一时代浪潮,教师应敏锐捕捉并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丰富资源和功能,深入挖掘混合式教学的精神内核与策略.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桥梁,巧妙融合平台资源,大胆创新教学形式,深度互动评教,推进混合式学习真实发生,从而推动小学音乐混合式教学实现质的飞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慧教育平台小学音乐混合式教学

    智慧平台赋能"双师教学"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

    韩旭高翔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实现教育资源公平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应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双师教学"因与教育政策有效衔接,迎来发展高潮.目前"双师教学"正面临区域内持续性优质教学资源匮乏、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不足、评价机制和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双师教学"现实难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双师教学"的现实可能,促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的可为路径[1],以期"双师教学"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我国教育强国目标的尽早实现.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双师教学乡村教育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冉柔胡银秀季红连张元衡...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成为数字化教学的热点问题.文中试图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阐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向,并结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实践三《翻过那座山》一课,设计了一堂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作文教学课,以期为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字化时代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统建共享研究

    张宏勋王亚利李国平万东锦...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走向"统建共享"的新阶段是大势所趋.通过归纳梳理我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统建共享的经验做法与现实困难,从指导思想、管理体制、标准规范、平台搭建、合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建立多层级、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构筑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统建共享平台,设计长效共赢合作机制,以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实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统建共管开放共享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应然要义、实然状态与必然路径

    吴晓英庞媛王芷凡宋依婷...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提升不仅是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更是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培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在创新教育教学体验、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生数字能力、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弥合城乡教育鸿沟、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存在主观提升意愿薄弱、配套政策不到位、教学共同体建设缓慢、教师研修培训问题频发、教育资源联动不足等现实困境,应通过破除观念桎梏,深化数字教学实践;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制度保障;加快教学共同体建设,营造乐教氛围;优化培训模式,增强服务供给;融通区校数字学习资源,大力开发文化数字资源来实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提升.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应然要义实然状态必然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逻辑审视、现实藩篱与突破进路

    黄陈辉张亚珍石秋香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智化转型作为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助推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课堂教学场景的应用落地.《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开篇提到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其中关键技术和实践的趋势预测致力于打造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融合生态,催生出"教育+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范式阶段.因而聚焦教育人工智能的育人本质,使得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呈现出新常态.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厘清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逻辑关系基础上,为纾解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现实藩篱,通过"教育+人工智能"的视域分别从创新理念、创新空间、创新途径、创新反馈等举措针对性的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突破进路,以期为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明确未来理路.

    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干预——基于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的案例研究

    贺璇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数据驱动教学能否提高小学生在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效果,能否促进学生在学习方法、策略以及态度上的积极转变,对广州某小学三年级37名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干预能够提高学生在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并且在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课程精准干预人脸识别

    逆向教学设计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为例

    覃丽娟李丽莎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逆向教学设计为理论模型,构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以任务链为主线的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可操作的,并使教学设计整体化和连续化.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方面的参考.

    逆向设计大单元教学可能性

    基于问题解决式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滑动变阻器"教学为例

    庄中木沈玉冰江迎明刘信生...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新课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物理学中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变阻器"教学为例,基于创设物理实验教学情境,以实验探究为平台,以创新实验教具为载体,展开问题解决式实验教学,在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与质疑创新中实现物理模型的改进与完善,在创新实验教学中形成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式教学创新实验科学思维滑动变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