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月刊

1004-6763

cmezazhi@163.com

010-63265066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继续医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卫生部委托,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范燕琴袁军程荆刘红燕...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家的教育模式由大众化扩大规模逐渐向拔尖型、创新型模式发展.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可作为重要手段帮助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教育强国战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意义非凡.当前探索如何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迫在眉睫.文章总结了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包括: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思维;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整合,锻炼科学思维能力;开拓本科教学空间,注重医学教育国际化;改进考核评价方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文章内容为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开阔了新思路.

    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全面践行教师"传道"职责的探讨

    李向荣董丽倪天军潘楠...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道、授业、解惑"高度概括了教师的三个职责,三者缺一不可.文章以医用化学混合式教学为例,提出了"融入思政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其中"混合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授课理念,"思政教育的融入"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初衷.文章详细深入探讨了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如何全面践行教师的"传道"职责,包括教师应该传什么"道"、如何"传道"、"传道"和"授业"如何有机融合这些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促进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混合式教学"传道"职责医用化学思政教育教书育人教学改革

    大语言模型在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应用与挑战

    吕臻周东东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医学研究生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论文撰写中的应用价值与存在的挑战.大语言模型以其强大的文本生成、理解和推断能力,可以在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多种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文章提供了一系列建议与策略,旨在帮助研究生更高效地利用大语言模型,同时尽量规避其潜在的风险.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的大语言模型会更加强大,但也可能带来新的严峻挑战.总之,需要更加科学地使用大语言模型,确保大语言模型成为医学研究生开展研究、撰写论文的真正助力,而不是成为遏制其独立思考的障碍.

    大语言模型ChatGPT研究生教育医学论文论文撰写教育改革

    基于"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精神病学》课程思政创新研究

    付丹孙秀媛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精神病学》课程思政创新方法.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12 月徐州医科大学本科临床精神班的 2020 级和 2019 级学生共 103 名为研究对象,其中 2020 级 53 名学生为研究组,2019 级 50 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精神病学》课程教学,研究组采用融入思政元素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比较 2 组学生医学人文能力和教学效果.结果 开课后,研究组在医学人文素养[(48.1±8.7)分vs.(40.6±8.6)分]、沟通能力[(47.2±3.8)分vs.(39.6±2.2)分]、自我认知与发展[(45.1±8.7)分vs.(35.6±8.6)分]、社会责任感[(48.1±8.2)分vs.(35.6±5.7)分]各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教学效果评价得分[(9.1±2.3)分vs.(8.3±1.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精神病学》课程思政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精神病学临床课程思政医学人文能力创新研究

    来华留学生内科学"金课"建设模式研究

    樊瑛梁宵李雪张苗苗...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更是一流医学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依据留学生与我国医科学生趋同培养的原则,以"金课"的"两性一度"为质量标准,以素质、知识、能力 3 个维度明确课程目标,以经典病例、学科前沿、新兴技术等丰富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以基于教学平台的智慧教学、基于课堂翻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于留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结构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的改革与创新,以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完善与优化成绩评定方式,依据问卷调查、同行评议以及多届留学生成绩的纵向比较进行课程评价、以典型经验凸显改革成效,并以内科学课程为例,提出来华留学生内科学"金课"建设模式,供广大医科高校课程建设借鉴.

    来华留学生内科学金课课程质量标准课程建设模式一流医学院校

    课程思政理念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卢岩干明月孙洋白睿...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融合的必要性和意义,充分挖掘有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的思政元素,为实现课程思政理念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有机融合提供相关参考,在后续的实践与研究中发现难点并尝试解决,从而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及对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使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得到实质性优化,为我国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岗位胜任力的耳鼻喉科医生作出贡献.

    课程思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育理念思政元素教学应用本科教学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实结合实训模式的改革初探

    葛超任津瑶曹雅雯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就对相关专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今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广泛应用,但目前并没有达到"充分用、有效用、合理用"的教学效果,也没有真正解决虚拟、模拟和真机之间的结合问题.实训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如何满足医学、工程和理学等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要求的挑战,以及完成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及反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问题.旨在探讨"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发现"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典型特征.建立基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仿明流程、模拟练技能、真机强综合"的"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模式,是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

    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实训教学改革虚拟仿真虚实结合

    精准医学背景下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王炳晨刘瑞婷张慧英李美玲...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精准医学背景下内科学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选取 2023 年 2-6 月在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就读的 2021级 426 名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法,试验组实施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精准医学教学模式,并全面评估培养效果.结果试验组期末理论成绩平均分数为(70.33±16.57)分,高于对照组的(60.36±12.50)分;试验组实践技能(案例分析)成绩平均分数为(78.08±18.77)分,高于对照组的(61.50±2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与对照组相关,基于PBL-CBL教学法的精准医学教学模式,显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更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学习占用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增加学习负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同时,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精准医学了解程度方面,试验组学生对精准医学相关概念及技术的了解程度更高,对精准医学在临床中的作用和价值认同感更强,在未来的临床工作运用精准医学相关技术理念的意愿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PBL-CBL教学法的精准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精准医学思维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准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内科学高职高专

    混合式教学融入护理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

    温俊伊雪汪洁张丽媛...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任务的推进,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从"以线下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依照课程特点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能较好地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润物细无声地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文章从设计教学思路、修订课程目标、组建教学团队、挖掘思政素材、规划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多个方面层层递进、深化改革,旨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合理用药等意识的同时,引领学生体悟"家国情怀""医者精神""求真求实""开拓创新""文化自信"等精神和责任担当,并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

    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护理药理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邢秀伟叶珊珊耿慧霞王来...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思政教育与技能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方法 2022 年 2-7 月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 2 个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媒体联合思政案例教学模式授课,依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思政教育改革方案实施教学 16 周,对照组采取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授课.结果 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认可率高于对照组,认为德育素养明显提升和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的学生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为(76.57±8.59)分,对照组学生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为(75.73±8.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职业素养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劳动素养水平、社会责任意识、自主创新意识、感染防控意识和安全防控意识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深度融合.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思政教育技能教育课程思政社会责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