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导刊
教育导刊

熊少严

月刊

1005-3476

JYDK@21CN.COM

020-84354059

510055

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北路80号

教育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教育理论,推介教改经验;反映广州特色,展现南粤风格;推动教育改革,繁荣教育科学”的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基层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科学研究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儿童形象理解转场: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方法的转变研究

    孙晓轲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儿童形象的理解和诠释是当代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有效教育体系的基础.传统教育主要强调理性和义务伦理,侧重规范遵循与成人权威,关系伦理学则视儿童为情感丰富且具责任感的个体.现代教育逐渐转向多元化策略,赋予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利,将其视为社群中的有权成员,强调儿童在互动中发展认知和社交能力,并逐步完善自我.由此生成综合归纳式价值观教育方法,强调理论整合与儿童自然发展的结合,重视艺术体验的独特作用.基于儿童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演变,未来应聚焦综合归纳方法的有效实施,通过角色扮演、群体讨论等策略,促进文化价值传递,提升儿童的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儿童形象多学科视角

    数字劳动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指向、现实、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

    周立波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形式,其地位日益提高.劳动教育须与变化发展了的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充分反映劳动变化发展的情况,响应数字劳动对人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需对数字劳动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指向形成清晰认识,认识到数字劳动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指向的是在劳动的数字化背景下开展的劳动教育与数字化的劳动教育;需廓清数字劳动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的基本现实图景,认识到数字劳动已经在推动劳动教育的革新,同时数字劳动也带来了劳动与劳动教育新的异化;需主动探索在数字劳动背景下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

    数字劳动劳动教育教育数字化数字经济五育并举

    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适配性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曾汶婷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是政府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的主要工具.自2017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对中小学课后服务作出规定.基于"施策对象—政策议题—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央地共246份政策进行适配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总体适配实践需求,但存在个别施策对象行动规则模糊、部分政策议题制度缺位和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完善政策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明确相关主体行动规则;第二,加强服务制度顶层设计;第三,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

    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适配性分析

    中国式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内涵要义、现实图景与推进方略

    景琛琛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应有之义,而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则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式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基于乡村教育发展需求以及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依法有序地通过协商、参与以及善治,保障乡村教育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当前,中国式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城市标准"治理价值取向、分散式治理过程、静态治理措施的现实困境.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并运行"政府主导作为+社会有效参与+学校主体能动"三位一体机制,促成乡村教育发展的"善治""共建""共享"格局.

    中国式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强国价值取向均衡发展资源配置

    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问题与对策

    张倩苇吴洁崔旭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下,如何在教育中有意义地使用数字技术是一个迫切而有必要关注的问题.2023年第七届教育信息化国际峰会(EDUsummIT)讨论了数字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包括数字技术带来教育的公平与包容性问题、技术融合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与环境重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教与学的影响、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育、混合环境对教师教学推理与反思实践的影响、数字技术新学习模式中的社会情感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应数字时代教育变革的应对策略,如多方协同促进教育公平与包容、倡导人机互动与整合数字和物理学习空间的未来学习环境、加强教育中人工智能的研究与伦理考量等,并就教育中如何有意义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未来展望.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变革

    凸显情境学习的S-STEAM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张会庆张爱红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学习与STEAM教育在学理逻辑上有所契合,在实践路径上有着重叠,共同围绕如何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提升其核心素养而展开,有着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必然性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价值.凸显情境学习的STEAM教育成为促进学习者跨学科学习的主流趋势,亟需构建情境取向的STEAM教学模式.基于此,采用DBR、DBIR和参与式设计方法设计了融入情境学习的S-STEAM教学模式,并采用准实验的方法进行了两轮迭代应用及改进研究.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者STEAM素养和情境学习能力的培养.

    STEAM教育情境学习S-STEAM教学模式情境取向

    大学生家教:普惠型家教服务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

    余晖吴若乔吴晓薇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重要效应之一是推动家教服务普惠转型,普惠型家教服务的核心特征包括可及性、实惠性和品质性.对广东省四地的1196份问卷调查和72次访谈调研显示:大学生家教具有不出家门就可接受辅导、服务收费相对较低、服务质量具有保障等特征,是普惠型家教服务的典型模式."双减"后大学生家教体量增长,辅导科目集中于语数英、内容集中于作业辅导,家教对接渠道多样,辅导效果及满意度较好.当前制约其普惠性发展的因素包括家教资源分布不均、费用标准及中介机构缺乏规范、部分从业者专业素养不足及内容功利应试等,未来应从完善监管体系、建立指导价制度、完善资质要求和完善高校家教指导服务等方面入手进行普惠性保障.

    "双减"校外培训家教服务大学生家教普惠性

    领导授权赋能对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郝以谱聂艳红黄旭中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也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教师创新关涉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以教师创新行为作为出发点,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究本土情境中领导授权赋能对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重点分析教师合作的中介作用和学校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1)领导授权赋能直接正向预测教师创新行为.(2)领导授权赋能通过推动教师合作,进而间接促进教师创新行为的发生,教师合作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3)学校创新氛围正向调节领导授权赋能与教师创新行为之间的直接效应;教师合作在领导授权赋能与教师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同样受到学校创新氛围的正向调节,即学校创新氛围越好,教师合作的中介作用愈强.鉴于此,为促进教师创新,需在合理授权过程中提升教师创新自觉,在群策群力中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在创新氛围改善中构筑教师教学创新保障.

    领导授权赋能教师合作学校创新氛围教师创新行为

    日本小学课后服务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及启示研究

    高松贾晨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小学课后服务经历了从二战前的初步探索到如今形成完整体系的发展阶段.当前日本课后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以放学后需要额外照料或监督的学生为主,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分为学业辅导、素质拓展和身心健康三大类.课后服务团队由专职或兼职的支援员和辅助员组成,他们承担不同的职责,并且有严格的资格准入和完善的培养培训体系.日本小学课后服务的发展呈现出权责愈加明确、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渐多样化、人员培训走向制度化、参与群体更加广泛的趋势.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明晰权责、设计多元化服务内容、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的经验,以推动我国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课后服务日本小学启示"双减"政策

    "弘扬教育家精神,探索强师新方略"学术研讨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