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把握关键环节,落实小学科学教育"加法"

    刘天宇伍红林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着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研究志趣和从事科学事业志向的重大使命,因此,要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答好小学科学教育加法题的关键在于明晰"加什么"与"怎么加".具体来说,在"加什么"方面,要做好目标、实践、教师、资源四个方面的"加法";在"怎么加"方面,需要学校科学教育"加法"的共识达成与顶层设计,不断丰富科学实践探究和创新课程设计,还需要协同各方主体力量,盘活多样资源.

    小学科学科学教育"加法"实践探究顶层设计

    贯彻落实新课标关于思维发展要求的思考

    金培雄王蓓伦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维发展是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理解并贯彻落实新课标关于思维发展的"共通性育人要求"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理解思维发展的价值意蕴,把握思维发展的要素与结构,探索思维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建立促进思维发展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联结一体,构成了新课标关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逻辑.

    新课标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做合一":劳动教育的燕小行动

    郑炜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深入研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探索现代劳动教育之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有:创建"少儿劳动工作坊"实践基地;建构基于"少儿劳动工作坊"的"友劳课程"体系;明确"专项+渗透+课外"三条实施路径;创新"实践+演绎+反思"的校园劳动节模式;形成"计划+清单+手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教学做合一"劳动教育"少儿劳动工作坊""友劳课程"校园劳动节

    "教学做合一"下的"友劳课程"建构与实施

    刘云燕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贯彻执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秉持陶行知先生综合育人的劳动教育观,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以"少儿劳动工作坊"为有效载体,建构并实施"友劳课程",创新劳动教育实践的校本新样态.

    劳动教育"友劳课程""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下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

    常骥超何俊玮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劳育人,五育融合,开好劳动课的同时还应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劳动教育,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具体措施有: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劳动教育要素;遵循学科属性,巧构渗透方式;跨界合作,主题引领,问题驱动,协同育人.

    劳动教育"教学做合一"劳动教育要素学科渗透

    "教学做合一"下校园劳动节的创新实践

    徐蓉梁倩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创设校园劳动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设计校园劳动节,从缤纷多彩的实践、丰富多彩的演绎和形式多样的反思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校园劳动节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亲近劳动的积极情感和良好态度.

    "教学做合一"劳动教育校园劳动节"实践+演绎+反思"

    立德树人:从"看见儿童"开始

    王兆正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提升教师"看见儿童"的能力.看见儿童,就是关注儿童的"现在".教师看见儿童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识儿童的能力,发现和关照儿童的生命状态;理解儿童的能力,认同和接纳儿童的阶段特性;支持儿童的能力,激活和引导儿童的生长发展.看见儿童,不仅需要教育者的爱与智慧,更需要教育者持久的努力行动.

    立德树人看见儿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

    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的行为结构模型建构

    常攀攀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把握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内容结构是测评和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的根本,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现在关于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内容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对品德结构的逻辑演绎或对学习责任感功能特性的归纳总结,二者在指导教师测评和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的现实针对性及可操作性方面存在欠缺.建构包括"学习活动始发行为、学习过程参与行为、学习过程管理行为、学习结果提升行为"四大核心范畴的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行为结构模型,能够提升教师在测评和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过程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学习责任感学习行为学习活动自主学习

    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中家庭教育的应有作为

    端木旖玲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样本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或缺位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心理上的疏离、放而无度的溺爱、高不可攀的教育期望、父母关系失调等不利于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从相关个案入手,阐述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应有作为:消融冷漠的冰霜,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告别父母的权威,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控制自身的情绪,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社会与情感能力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情绪劳动视角下的教师管理策略

    刘敏佳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已不仅是一种脑力劳动,更是一种情绪劳动.教师的情绪劳动是教师管理的关键视角.教师管理要理解教师情绪劳动的两面性,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为教师的情绪劳动赋能.具体策略包括三方面:一是心智赋能,帮助教师正确认识、理解及表达情绪;二是关系赋能,让教师的付出和荣誉被看见;三是时空赋能,优化教师工作时间和校园空间.

    情绪劳动教师管理情绪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