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现状与困境突破——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调查

    伍红林余乐妍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现状,提炼出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的五大困境,如观念困境、实践困境、评价困境、效益困境和领导困境,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突破路径: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体系化;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创新跨学科合作形式,构建学习型共同体;加强家校社协同,形成教育支持合力;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域与学科差距.

    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认知长三角地区

    跨学科主题学习下教师焦虑的现实表征与消解路向

    万青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作为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主体,由于理念认知的"盲"、行动缺乏指导的"茫"、能力不足的"畏"而产生了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有三大现实表征:课前的准备焦虑、过程的实施焦虑、结果的不确定性焦虑.有效缓解教师的焦虑心理,根本出路在于理念进路上坚持理性认识、自觉学习相关理论,关键在于角色进路上转变角色定位、坚守核心定位,最终落脚点在于体系进路上构建培训体系、健全保障体系与完善评价体系.

    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焦虑理性认识坚守定位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跨界统整中奠基儿童完整的未来

    吴林飞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抓手,并迅速成为一线教师研究与实践的新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既有外部形势推动,也有内部问题驱动,具有多科性、研究性、实践性、生长性等特征.借助联合、组合、整合、融合等学科跨界统整方式加以推进,可以不断强化与放大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从而为学生完整的未来奠基.

    跨学科主题学习跨界统整核心素养课程协同育人

    高品质学校的核心: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

    沈茂德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是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核心.建设学校文化,要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整体思考校园环境打造、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处于核心地位,担当组织者的角色.校长引领和组织文化建设应该基于自身对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深刻理解,要有"纲举目张"的思想,要引导师生积极参与."高品质"的实质是学校文化的思维方式和集体性行为的标准.要以文化力量,不断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高品质学校学校文化校长引导文化力量

    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如何优化——兼及芬兰等四国的经验启示

    曹宗清纪晓彤花媛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后,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仍面临课后服务内容窄化,薄弱学校与处境不利家庭资源投入有限,利益相关者缺乏合力,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借鉴芬兰等四国的课后服务政策和实践经验,提出如下优化建议:关切学生发展,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数字化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重视家校社协同,合理引入社会资源;加强质量监管,建设系统评价体制.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数字化教育公平

    儿童校园生活的故事化表达

    刘昕秦波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有意识地将校园生活进行故事化表达,一所促进儿童成长的学校必定会更加可爱生动.具体措施有:故事化表达学校文化,寻找属于学校自己的句子,让儿童易感易懂;故事化表达课程实施,用生命在场的儿童叙事方式,使学习更具综合性、活动化和情境化;故事化表达课堂教学,用故事三要素结构课堂,实现有意义的教与学;故事化表达儿童评价,以叙事评语铺展教育与成长的日常,提供评价改革的个性化样本.

    校园生活故事化表达学校文化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儿童评价

    教育集团文化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钱爱芙汤华燕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集团,是由几所学校联合组成的办学共同体、教育发展共同体.要真正实现各成员校的合作互动、共同发展,就必须将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文化气质的文化共同体,充分发挥文化对各成员校的引领力、感召力、凝聚力.教育集团可以通过确立共同的精神文化、建设共享的文化资源、开展共生的文化活动、打造各自的特色文化等,来构建一体多元的文化共同体.

    教育集团文化共同体成员学校精神文化

    "1+N+1"名校长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实施

    高平华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校长的作用非常重要.常州市"奚亚英名校长工作室"以"发展自己、成就他人、服务学校"为目标,积极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工作室领衔人是"点亮心灯"的盗火者,团队成员要做"点亮彼此"的同行者、"点亮信仰"的传播者,相互影响,彼此成全.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和能力提升为抓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动成员共同成长,进而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1+N+1"培养模式校长发展课程建设儿童立场

    告别"静悄悄",让课间十分钟重现活力

    张彩勤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间十分钟重现活力需要做到:划清课上和课间分界线,确保课间十分钟足额供给;秉持减法思维和护导原则,做好课间十分钟科学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丰富课间十分钟活动内容;倡导家校联通、学生自治,形成课间十分钟管理合力.

    课间十分钟足额供给科学规划丰富内容管理合力

    影响教师活力的因素及激发策略研究——以广州市H区高中教师为例

    高秀丽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结合文献研究和调研组成员的实践经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高中教师的活力现状,从教师自身、学校环境、行政部门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激发教师活力的相应策略:践行教育家精神,唤醒教师活力之源;重塑学校文化内涵,引燃教师活力之火;建构多元支持系统,赋能教师活力之场.

    教师活力高中教师教育家精神学校文化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