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

窦才

旬刊

1009-010X

jysjyyj@vip.163.com

0311-66005922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

教育实践与研究/Journal 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着眼于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势,全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做好三个服务,即: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服务。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新时代"大先生"

    任宾
    1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转型背景下教研体系现状及优化路径

    庞铮成丹李芸王双...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研系统也应置于新的制度环境中实现转型.分析H省教研体系现状调研数据,发现新时代教研工作转型中,显现教研方式变革明显,但教研理念更新较慢;五级教研体系完备,但部分教研机构归口不一;教研员队伍建设加强,但整体结构仍待优化;教研员专业发展欠缺岗位培养机制和评估机制等问题.提出应明确新时代教研工作职能定位,把握服务方向,促进教研工作转型;健全规范教研机构设置,明确各级职责定位,形成纵横贯通的工作制度;优化队伍结构,打造高质量教研队伍;促进教研员专业持续发展,建立培训、评估激励机制等教研体系优化路径建议.

    基础教育教研体系优化路径

    "双减"背景下初中作业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杨扬李红凝周凤敏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应有之义.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学生作业存在低质低效等问题.学校通过梳理"双减"政策对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具体要求,初步构建作业管理理论体系,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系统的作业设计理念,进而开发以"增质、增值"为导向的初中阶段学生作业设计框架,以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双减"初中作业管理研究与实施

    借助"六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文杰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是最能反映一所学校品质和本质的活动场景,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立足课改,邢台信都区马河中学提出"双主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导学、预学、研学、展学、评学、达学等,简称"六学"模式.该模式从贴近生活,文化导学;深入思考,自主预学;乐群乐友,高效研学;百花齐放,自信展学;溯本追源,深度评学;回归生活,魅力达学六个方面打造高效课堂,以期构建高效、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学"模式高效课堂优化策略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中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李艳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中国教育领域被不断强化和实践,对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立足于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下的五育并举教育理念,通过采取动态优化的方式,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将五育内容贯穿、融入其中.经过研究和探索,学校构建出"一三四五八"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通过德育部门、级部、班级三级架构,发挥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社团四类组织作用,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开展思政教育等八类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五育并举高中生自主管理模式

    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杨艳华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学形式,对促进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区域活动中,仍存在着教师重知识教育、轻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和方法缺乏趣味性、灵活性等问题.为此,应当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场所,提供多样化、层次化的材料,优化心理环境,促进区域间相互联系与交融,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和探索等策略,培养幼儿自信心、责任感、合作与分享意识、与人友好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区域活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策略

    儿童哲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情感学习实践研究

    郭学东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哲学是指通过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理心、道德判断及沟通能力,有效提升社会情感能力.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学校心理课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覆盖面与深度有待加强,学生心理问题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儿童哲学,可显著提升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力,同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儿童哲学小学心理健康社会情感实践研究

    京津冀义务教育校际合作探讨:类型、困境与策略

    吴洪成邓倩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义务教育校际合作,作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京津冀区域社会一体化战略中具有积极意义.三省市中小学校际合作主要有结对帮扶、开办分校、教育共同体及学校联盟四种类型.现阶段中小学校际合作存在校际合作持续性和规范性欠缺、优质教育资源保护壁垒森严、京津中心化倾向明显三方面共性问题.其背后成因错综复杂,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当转变固有思维,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标准与规范;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完善政策配套;发展智慧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推动京津冀地区义务教育校际合作不断深入发展,为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义务教育京津冀协同发展校际合作困境策略

    构建"四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郭春霞韩志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四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是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这一体系融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研创新和素质拓展四个关键维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促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实验装备、实验课程、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突出学科特色,有效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强化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师生科学素养.

    四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区域教育

    智能研修的演进及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卫文平马兴莉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研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深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有效推动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梳理智能研修技术的演进历程,探讨其对教育领域的具体影响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发现在智能研修技术出现之前,教育领域就已经开始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关注与探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研修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其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教师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提升自身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智能研修技术教师角色数字化转型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