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

汪润珊

月刊

1002-0845

info@exploreedu.com

0451-8630527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

教育探索/Journal Education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突出理论性、学术性、管理性和探索性。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的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选文价值取向争论的评析

    吕婷婷陈滔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选文的真实问题、古今问题及育人问题成为争论的主要焦点,这具体体现在选文的历史真实性与选文的文学真实性、选文的经典性与选文的时代性、选文的德育性与选文的美育性等三对冲突上.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选文价值取向的争论,有必要进行学理性的探讨,从而理性对待.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选文争论

    教育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浙江、安徽、青海三省的田野调查

    张曦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城镇化是城镇化实现的路径之一,受家庭教育理念、家庭发展能力、城乡教育差距等因素影响,教育城镇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基于浙江、安徽、青海三省的田野调查,分析教育城镇化与家庭再生产"动力—能力"机制的内在关系,可知教育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浙江省较高、安徽省其次、青海省较低的东中西区域差异,家庭发展意识、家庭发展能力等差异性特点影响着家庭教育投入程度,表现出进城购房、城区租房或学校寄宿等教育城镇化行为,形成社会资源竞争、家庭教育吸引与政府主导推动三种不同的教育城镇化类型.通过区域差异分析,理解家庭与社会关系、家庭与市场关系对教育城镇化影响的共性特征,可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区域建设提供路径选择和改革意见.

    教育城镇化区域差异家庭

    罗素品性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高腾方亚军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活力、勇敢、敏锐和理智四种品性共同构成理想人格的基础",这一论断是罗素品性观的核心.罗素认为,人的品性是指人身上普遍可取的品质,人的品性关注可以促成个人好习惯和考虑教育的细节,并由此形成了罗素关于人的品性通过游戏与想象、技能学习与科学解释、知识习得与精确培养等三条路径得以培育的见解.罗素的见解启示人们,教育应发扬儿童的表现精神,培养儿童的应对品质和指引儿童的深度思考.

    罗素品性儿童教育

    支架式教学视角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探究

    夏倩倩肖菊梅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在判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建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并建构合理、具体且适宜的支架,帮助幼儿逐步理解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使幼儿的能力随着搭建好的支架逐渐提升的教学策略.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支架搭建水平较低,游戏把握能力不足""支.架搭建方式不科学,师幼互动不融洽""支架搭建资源单一,游戏环境缺乏自然性"等问题.为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更好地搭建支架,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支架理论,提升支架搭建水平,增强游戏把握能力,改善支架搭建方式,实现有效师幼互动;整合游戏支架资源,营造自然化、生活化的游戏环境.

    支架式视角课程游戏化支架教学游戏活动幼儿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彭荣徐小希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依然在农村地区,主要存在四重困境:政府整体投入逐年增长,但配置结构失衡;教师继续教育机会增多,但流动意向明显;园所管理政策制度日趋完善,但儿童本位缺失;家长对教育期待有所提升,但需求导向偏离.基于这些困境,政府应优化投入结构,促进效率发展;园所应提升管理效能,聚焦儿童发展;教师应坚定幼教信念,驱动专业发展;家长应突破陈旧观念,实现动力发展.

    高质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结构教育理念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资助的价值意蕴、时代转向与实践进路

    孙毅刘志坚李睿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2013年建立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在我国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目标,新时代高校研究生资助需结合时代需要、应对时代转向,不断建设和发展.针对现存的资助对象认定不精准、资助育人尚且薄弱、资助渠道单一等问题,高校可以从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充分发挥资助育人效能、聚焦精准型动态化资助等方面为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筑牢基础.

    研究生资助育人奖助体系精准资助

    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形成路径研究

    魏佳妤叶忠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专业硕士作为未来基础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注重科研素养的养成,培养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本研究以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为研究对象,将"学习收获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形成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总体一般;不同背景特征的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存在显著差异;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投入和导师支持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提出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重视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的提高;为跨专业的教育专业硕士提供帮助;完善教育专业硕士学制和培养方案;教育专业硕士应加强学习投入;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为教育专业硕士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教育专业硕士科研素养路径分析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美育的价值、困境及实现路径

    梁艳华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发挥高校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美育落实"高高举起"、美育师资"内存不足"、美育活动"供不应求"、美育对象"审美受限"的现实困境,提出落地落实美育、增量提质美育师资、常展常现美育活动、内外兼修美的行为的高校大学生美育策略,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的美育体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校美育价值困境实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遵循和实践方略

    闫咏梅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思政课教师应自觉树立"融入"意识,遵循时代性、全面性、创新性和取近性原则,确保"融入"的正确文化方向.教学实践过程中,明确"肯定—纠偏""自觉—铺陈""用典—审美""内嵌—支撑""借鉴—适用"的逻辑理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成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文化建设

    以质量文化新样态推动应用型大学新发展

    于越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大学要以高等教育转型与变革为契机,从质量文化是推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样态建设是落实应用型大学质量文化的有力抓手出发,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融合发展之路.应用型大学要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为契机创新质量,以知识应用转化为根本夯实质量,以特色人才为根基发展质量,以工匠精神为标杆引领质量,以制度建设为前提落实质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追求质量,以协同育人为基础提升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体系,创新以质量文化为引领的应用型大学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实践范式,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新发展.

    质量文化应用型大学新样态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