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信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

月刊

1671-3176

gddjzz@163.com

020-84409806

510245

广州市江南大道中233号

教育信息技术/Journal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教材主体行为风险的防范策略研究

    杜玉霞李正艳沈沁姜雨欣...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教材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数字教材更加开放化、智能化,也使其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要素不断增多,其中,"人因"要素日益成为引发数字教材风险的关键要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数字教材设计者、数字教材开发者、运营者、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人员,作为数字教材管理者、建设者、运营者和应用者等多种主体的行为风险表现更加复杂多样.在深入剖析这些风险表现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数字教材主体行为风险的系列策略.这些防范策略包括建立健全数字教材管理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数字教材风险教育、提升各主体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数字教材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支持服务机制等.期待这些防范策略的实施,能够有助于各类数字教材主体主动防范行为风险,从而保障数字教材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应用,促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教材风险主体行为风险风险防范

    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动机影响的元分析

    张红烨贺斌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然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4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动机的总效应量为0.701,有较高程度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发现调节变量如学科、学段、知识类型等对学习动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为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提出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动机元分析

    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的策略——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李伟斌蔡海辉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计算思维、编程能力以及智能化社会发展的理解,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创新素养与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响应社会发展要求,通过开展科创教育实践,形成区域、学校特色成果,培养优秀科创骨干教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持续建构相关学习资源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建设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了目前重要的推进策略.

    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策略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学生的必备品格培养与评价研究

    杨明欢钟柏昌刘晓凡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教育是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全学段、全过程.必备品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共识性观念,指向人的德性发展.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视"技"即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即中小学生的必备品格发展.为突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育人属性,文章从"必备品格"的本质出发,结合智能时代下人类的品格发展需求,提出"人工智能与人类""人工智能与社会"和"交流与合作"三类必备品格,并结合评价方法重新廓清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实践路径.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实践路径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黄鑫华黄小谨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CNKI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基于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图谱生成并分析,结果显示国外深度学习研究热点集中在内涵、实践和评价研究,国内则集中在促进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研究、学习科学视域中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技术教育化和教育技术化和深度学习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启示,为深度学习的理论及实践建设提供参考.

    深度学习知识图谱CiteSpace研究综述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教学策略

    刘世能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2017年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与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的先后发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全面推行.文章对义务教育课标内容与高中新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义务教育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调查中发现当前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不全、编程意识弱、数字化学习能力差,因此探讨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深度学习理念构建衔接教学模式,实践衔接教学策略:夯实义务教育基础、践行项目学习方式、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拓展信息科技知识,以帮助高一学生尽快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课标信息技术教学衔接教学策略

    高职SPOC深度学习的模式构建与影响因素实证

    尹琦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建构了一种高职SPOC深度学习新模式:包含学前分析、资源设计、线上浅学、线下深学、实践创新、反思评价六个过程,并实证分析了该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习动机、综合性任务、有效的面授学习、线上学习等,同时提出了实践此模式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SPOC混合学习深度学习学习模式影响因素

    中学物理课堂思维可视化活动模型研究

    余洋李贵安刘江艺陈虹尹...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诸如将思维可视化限于思维导图、以及不知如何使思维形象化等问题.文章从方法论层面构建了由分析知识类型、定义视觉图像、选择思维可视化方式、呈现可视化作品以及评估教学成果五个步骤组成的中学物理课堂思维可视化活动模型,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次应用,有效提高教师备课和授课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思维可视化中学物理教育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

    童慧王彦楠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VR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影响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VR教学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学科应用领域,我国高质量研究成果不足且与国外同时期相比研究进度较为落后;热点前沿方面,国外侧重VR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我国侧重理论教学模型设计.预测未来研究方向国外将围绕VR技术本身的突破深入教学研究,而国内将探索融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共同构建智能化的教育系统.

    虚拟现实教学应用可视化分析

    高校线上教学的实施对学习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欧阳润泉骆嘉慧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因具有跨时空限制的特点,将渐渐转化为常态化教学方式,线上教学的实施效果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线上教学对高校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文章对619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研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有助于高校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享受更多网络教育资源等,但仍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转变学习思维、小组合作互助、构建适宜的学习环境等建议以提升线上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质量.

    线上教学学习质量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