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8/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间故事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推进

    范雨晴季玲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快乐读书吧》的民间故事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其中朴素的价值观,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并乐于与大家分享整本书阅读的成果.为达成目标,可以通过导读、推进、展示等不同课型进行指导,达成互动,有效落实阅读要素,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民间故事《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阅读价值阅读策略

    由"面"及"点":读写结合新策略

    季建峰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读写内容编排是对以往教材编写体例的"反思性调整",更加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能清晰、准确地把握其编排特点,由"面"及"点",精准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整体架构,"面"上把握;单元推进,"面""点"结合;单篇落实,"点""点"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由"面"及"点"

    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实践探索

    马华平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项目化学习理念融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开展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的主要特征有:形式丰富,凸显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强调自主,彰显知识建构的个体性;主题引领,聚焦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的主题来源于教材、生活,指向实践.对于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的评价,要实现从单一评价目标到多维评价目标、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元评价主体、从单学科评价到多学科融合评价的转变.

    项目化作业主题评价小学数学

    以数学实验深化数学理解

    黄芬张建国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实验将"做""学""思"合一,有效丰富与改进了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身心合一的具身认知,从而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积极开发与实施不同形式的数学实验,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为了聚焦知识理解,在结论验证、规律探索时嵌入单项实验;为了促进方法理解,开展串联式与并联式的组块实验;为了丰富经验理解,实施多角度、多内容、多学科的融合实验.

    数学实验数学理解单项实验组块实验融合实验

    以"3+1"重身份对话小学英语阅读文本

    王丽华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阅读文本高效对话,是通向高效英语阅读教学的桥梁.尝试以"3+1"重身份,即"读者/学生/编者+教师"身份对话小学英语阅读文本:学着"忘却",以"读者+教师"身份触摸文本;转换"立场",以"学生+教师"身份体悟文本;跳出"桎梏",以"编者+教师"身份洞见文本,从而使文本解读更灵活、更精准、更深入,有效落实学科育人.

    对话文本"读者+教师"身份"学生+教师"身份"编者+教师"身份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主题意义的Cartoon time板块教学策略

    汤玲霞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篇教学需要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为导向.在小学英语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明暗双线并进,帮助学生明晰主题内容;通过图文双维滋养,帮助学生感悟主题内涵;通过扶放双管齐下,帮助学生探索主题内蕴;通过点面立体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意义.

    英语教学主题意义Cartoontime板块

    从图形入手——低年段美术造型教学例谈

    朱高峰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形是低年段学生进行美术造型活动的核心要素,可以从图形入手,从"发现""探究""运用"三个维度,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借助生物体表的图形,学生可以感知图形排列;依托日常装饰中的图形,学生可以尝试图形组合.除了探究图形,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提升造型技能外,还可以运用在已有基础上联想、化抽象为具象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造型灵感.

    图形美术教学造型

    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

    鹿建桂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学实践,从改进实验设计、自制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过程、适时引入其他学科知识四个方面阐述,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具体举措.

    小学科学实验实验设计自制器材实验过程学科融合

    从"浅尝辄止"到"寻根究底"——《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学改进

    柏德华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数学思维带来的挑战和愉悦,感受到理性思辨的力量.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不停留于"浅尝辄止",仅关注知识的表象,而着力于"寻根究底",追问知识背后的"为什么",注意思维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的学习深入知识的堂奥.由此得到几点思考: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研究"寻根究底";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习"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思考"逻辑自洽".

    数学知识数学思维《2、5的倍数的特征》

    小学低年段HPM拓展课一例——《认识古罗马数字》教学及启示

    章颖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古罗马数字1—20为素材,挖掘其思维内涵,在学生学完一年级的《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后,上一节拓展课,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这节课的基本环节是:认识基本数字1、5、10;用"组合加"的方法创编2、3、4、6、7、8、9;用"换位减"的方法创编4、9;运用规则创编11—20;比较感受阿拉伯数字的简洁性.相关的教学启示有:数学史料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投入探究;认知冲突的创设要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数学史数学思维拓展课古罗马数字